印度的金融普惠

2025年7月8日 | 阅读 9 分钟

“金融普惠”一词描述了确保弱势群体,如经济困难和低收入阶层,能够获得可负担的信贷和金融服务的过程。对于像印度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国家而言,金融普惠对发展至关重要。自独立以来,通过各届政府、监管机构和民间社会的共同努力,印度的金融普惠水平有所提高。

Financial Inclusion in India

尽管多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金融普惠仍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在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中。仍然存在许多障碍和阻碍,阻碍了未获得银行服务的人口完全融入正规金融体系。

因此,迫切需要并且存在一个重大的机会来触达并纳入未获得银行服务的人口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这项工作不仅将促进他们的经济赋权,还将带来更大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推出金融普惠政策的影响

通过为人们提供基本金融服务的机会,金融普惠降低了他们对经济衰退的脆弱性。通过使正规金融机构更容易获得,它促进了投资活动和就业创造。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增加金融普惠对于促进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在国家层面,它有助于提高经济产出,降低收入不平等,并减少贫困。

女性的金融普惠对于性别平等和经济赋权至关重要。通过更好地掌控自己的财务资源,女性可以积极为改善自身和家人的生活做出贡献,降低贫困风险,并避免在非正规部门被剥削。

包容性的金融体系有助于稳定、诚信和公平发展。它通过保护小额储蓄并促进小家庭将储蓄转向有利可图的投资,从而为资本形成做出贡献。

印度政府在推出新的金融普惠政策方面面临的挑战

  • 有限的获取渠道: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大量人口无法实际获得金融服务。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印度约有1.9亿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这使得印度成为继中国之后世界上第二大未获得银行服务的国家。
  • 低金融素养:不了解金融基础知识的人很难做出明智的决定。一项调查显示,印度超过80%的女性缺乏金融素养,而超过75%的印度成年人未能完全理解基本的经济概念。
  • 高昂的成本:对于许多低收入人群来说,传统的银行服务过于昂贵。

根据这项调查,印度人每年因往返银行所需的时间损失超过20亿美元的收入。身份证明要求也阻碍了金融普惠。文件不齐全可能使获得官方金融服务更加困难。另一个障碍是信贷的有限供应。抵押品不足和不良信用记录阻碍了人们获得贷款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那些资金较少的人。

Financial Inclusion in India

技术壁垒进一步阻碍了金融普惠。缺乏数字素养或技术获取能力的人可能难以利用数字金融服务,而这些服务对于金融普惠而言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印度委员会(2019-2024)

为了促进金融普惠,印度储备银行(RBI)、中央政府以及金融部门的关键监管机构——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印度保险监管和发展局以及印度养老基金监管和发展局——联手成立了印度委员会2019-2024。该委员会设定了一系列战略目标。

这些目标涵盖以下主要领域:

  • 为所有人提供基本金融服务,并使关键金融产品易于获取。
  • 通过扩大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增加能够轻松获得金融服务的人数。
  • 促进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协调,以提高效率并简化程序。
  • 提高人们的金融素养和知识,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金融决策。
  • 提供服务和金融支持,以获取谋生机会。
  • 实施政策以保护客户的权利和利益,从而维护客户保护。

委员会还设定了若干实现这些目标的基准,包括:

  1. 为公众提供银行服务,并使银行设施广泛可及。
  2. 建立强大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以支持数字交易,减少对实物货币的依赖,并实现无现金社会。
  3. 通过确保到2024年中期能够接触到金融服务提供商,使国家的金融服务更加普及。

委员会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展现出的坚定承诺,体现了其致力于赋能人民和促进一个金融包容性社会的决心。

政府已启动的金融举措

JAM 三位一体(JAM Trinity)

JAM 三位一体,即 Jan Dhan(普惠金融)、Aadhaar(生物识别身份)和 Mobile(手机),极大地改变了公民获取政府服务的方式。截至2020年3月,Jan Dhan 项目已拥有惊人的3.8亿受益人。Aadhaar 通过彻底改变个人身份的概念,建立了一个安全、易于验证和可访问的系统,从而实现了金融普惠。政府积极推出了多项旗舰项目,旨在通过促进金融普惠和提供财务安全来赋能该国贫困和未获得银行服务的人口。这些项目包括 Pradhan Mantri Mudra Yojana(总理穆德拉计划)、Atal Pension Yojana(阿塔尔养老金计划)、Pradhan Mantri Jeevan Jyoti Bima Yojana(总理人寿保险计划)、Pradhan Mantri Jeevan Jyoti Bima Yojana(总理人寿保险计划)以及 Stand-Up India Scheme(站起来印度计划)。

最初的金融普惠倡议侧重于为以前被排除在金融服务之外的群体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

该计划预计将覆盖全国城乡的每个家庭。提供的服务包括基本信贷、储蓄银行账户、保险、养老金、汇款服务和其他相关金融服务。该计划还提供意外保险、银行透支便利以及 RuPay 借记卡发行。

主导银行计划(Lead Bank Scheme)

印度储备银行启动了主导银行计划以促进金融普惠。该计划要求各银行——包括公共银行和私人银行——在指定的地区承担主导角色。这些主导银行的主要职责是促进信贷流向小型企业、农业和其他重要经济服务。

农村和半城市地区的普惠

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金融普惠,印度储备银行(RBI)和印度农业农村发展银行(NABARD)采取了积极措施。这些计划包括在偏远地区开设银行分支机构,发行 Kisan Credit Cards(KCC)(农民信用证),将银行与自愿互助小组(SHGs)联系起来,增加自动取款机(ATM)的数量,以及实施银行代理(business correspondent banking)模式。

加强数字支付系统

与之前的支付系统相比,在印度国家支付公司(NPCI)支持的统一支付接口(UPI)的推出下,数字支付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通过使用微型 ATM,基于 Aadhaar 的支付系统 (AEPS) 能够随时随地使用基于 Aadhaar 的银行账户 (AEBA)。

由于离线交易支持平台,如非结构化补充服务数据 (USSD),这使得即使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低端手机上也可以更轻松地使用手机银行服务,支付系统现在更加普及。

金融素养项目

印度储备银行启动了一个名为“金融素养项目”的项目。该倡议的主要目标是向广泛的目标受众提供关于中央银行和基本银行概念的全面信息。这些目标群体包括妇女、在校或在读的儿童、农村和城市地区的贫困人口、国防人员和老年公民。

零花钱计划(Pocket Money Program)

印度国家证券市场学院(NISM)和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合作启动了“零花钱”一项旗舰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提高学龄儿童的金融素养。通过这项计划,主要目标是通过强调投资、储蓄和明智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让学龄儿童对金钱的价值有全面的理解。

选择性土地贷款

一项金融普惠计划,名为优先部门贷款(PSL),旨在向对国家经济至关重要但经常难以获得足够资金的行业提供信贷。优先部门的名单由印度储备银行(RBI)定期更新。目前,农业、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MSMEs)、社会基础设施和其他被认为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业都包含在优先部门内。

政府在促进金融普惠方面的成就

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的全球金融普惠指数(Global Findex)报告,成年印度人拥有的银行账户数量已大幅增加。报告显示,约80%的印度成年人现在拥有银行账户,与2014年预期的53%相比有了显著增长。印度女性也从这次金融普惠浪潮中受益匪浅;2017年,77%的女性拥有银行账户,高于2014年的43%。

这些计划在改善金融服务对贫困和弱势群体可及性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获得金融资源,金融普惠有潜力减轻贫困,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经济增长。

过去,私营企业对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作为主要客户的兴趣不大。然而,这一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私营参与者,如 Paytm、Airtel Money 和 Jio Money 等支付银行,已经积极地将经济困难人群纳入其金融网络。认识到将贫困人口纳入金融体系提供了有利可图的商机,是推动这一变化的原因。

直接福利转移(DBT)计划与 JAM 三位一体(Jan Dhan Yojana、Aadhaar 和 Mobile)的融合取得了显著成功。这种整合极大地提高了支付的精确性和针对性。此外,它还成功地消除了冗余条目,并减少了对现金交易的需求。

在推广印度金融普惠时面临的挑战

阻碍数字技术普及的最常见障碍——而数字技术有潜力促进金融普惠——包括缺乏合适金融产品、利益相关者缺乏使用数字服务的专业知识、基础设施不足,以及低收入消费者面临的经济限制,他们负担不起访问数字服务所需的技术。

Financial Inclusion in India

无意中,Jan Dhan 计划导致了休眠账户的增长,这些账户从未用于实际的银行交易。金融机构因这些休眠账户而产生运营成本,导致巨额支出,最终使该计划的目的落空。为了防止此类适得其反的结果,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必须以真诚的意愿参与这些计划,而不仅仅是为了合规。

现金在印度经济中的普遍存在对数字支付方式的普及构成了重大挑战。此外,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印度81%的劳动人口在非正规部门工作。

根据2017年全球金融普惠指数数据库,印度的金融普惠存在性别差距。具体来说,2017年,15岁以上的男性成年人中有83%在金融机构设有账户,而同年龄段的女性成年人中有77%。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因素,例如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拥有手机和互联网连接。

正规信贷机构可获得的信息不足,使得他们难以准确评估信用worthiness,这是阻止向低收入家庭和非正规企业提供信贷的主要障碍之一。这种信息缺乏导致借贷成本增加。因此,2016年,印度每千名成年人有154个贷款账户,与BRICS国家中处于类似地位的经济体相比,这是一个不足的数字。

促进金融普惠的解决方案

  • 随着数字化格局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国家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框架。
  • 支付银行和小型金融银行是差异化银行机构的例子,它们有潜力大幅扩大贫困地区的支付网络规模。因此,必须推广这些银行解决方案。
  • 通过 USSD 渠道进行的支付应获得相关成本的报销。它们比在线支付更有利,因为绝大多数不拥有智能手机的人都可以使用它们。在印度,USSD 在农村地区尤其有用,因为一些人口仍然面临互联网接入的可用性问题。
  • 虽然不可能在该国每个偏远地区都开设银行分支机构,但银行代理是与潜在客户互动中宝贵的资源。然而,这些代理目前获得的薪酬待遇不足,使得担任银行代理的工作吸引力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为银行代理提供更好的财务激励。同时,为这些人提供更好的培训同样必要。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提高银行代理模式的有效性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