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

2025 年 7 月 1 日 | 阅读 7 分钟

引言

“印度制造”是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标志性项目,于2014年9月25日推出,旨在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促进创新、改善技能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并创建世界一流的制造基础设施。该倡议的目标是通过营造有利的投资环境来增强制造业,传统上,制造业在增长和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方面一直落后于其他行业。

“零缺陷、零影响”的口号概括了制造高质量、无缺陷且不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产品的理念。“印度制造”专注于25个重要经济部门,例如汽车、纺织品、医药和信息技术。通过专注于这些行业,该计划旨在到2025年将制造业对GDP的贡献从15-16%提高到25%,并到2022年创造1亿个新的就业机会。

Make In India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实施了多项政策改革,旨在简化在印度的营商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技能。这些举措包括放宽外国直接投资(FDI)规定、简化监管程序以及投资工业走廊和智慧城市。

“印度制造”不仅仅是一项经济计划,它是一项旨在加强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全面计划。该倡议的目标是通过支持强大的制造业来提高生活水平、减少贫困并创造长期增长。它标志着印度经济政策的战略性转变,重点是创造有利的商业环境、加强工业基础,并将印度定位为全球首选的投资目的地。

历史背景

在“印度制造”启动之前,印度制造业已停滞多年,仅占该国GDP的15-16%。认识到振兴和发展该行业的必要性,政府推出了这项计划,其灵感来自中国和德国类似政策的成功。时机至关重要,因为它恰逢全球经济下滑,印度希望将自己定位为国际投资的一个可行且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1947年独立前,印度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工业部门规模小且正在萎缩。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印度经历了系统的去工业化,成为英国制造品的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地。曾经繁荣的纺织业遭受了重创,国家缺乏庞大的工业基础。

独立后的工业政策

独立后,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踏上了有计划的经济发展之路,强调独立和由公共部门主导的工业化。政府成立了钢铁、重型机械和电力等关键行业的国有大型企业(PSE)。1956年的《工业政策决议》设想公共部门是经济的主导部门,该决议高度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Make In India

然而,保护主义政策、进口替代战略和“许可证制度”(商业运营所需的复杂许可证和许可系统)导致了效率低下、腐败和工业增长缓慢。尽管公共部门不断扩张,但私营部门仍然受到严格监管和有限的资源获取的制约。

削减需要许可的行业,减少官僚主义繁文缛节,以简化监管环境。其目标是使环境更有利于商业。加强知识产权(IPR)以保护创新并吸引外国投资。这包括建立一个更透明有效的专利注册系统。

“印度制造”计划启动

鉴于这些挑战和增加制造业的必要性,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于2014年9月25日宣布了“印度制造”计划。该日期经过计算,旨在利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因为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地缘政治问题,企业正在寻找其他地点来建立其制造业。

该计划旨在利用印度的优势并消除历史障碍,通过

  • 放宽FDI法规,使外国企业在印度运营和投资更加容易。
  • 简化监管程序:减少繁文缛节,提高政府运营的透明度和效率。例如,投资智慧城市、工业走廊和物流以支持工业是改善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Make In India
  • 改善技能发展:通过“技能印度”等计划提供与行业相关的培训,以弥补技能差距。鼓励研发和培养创新创业文化是通过促进创新实现的两种方式。
    “印度制造”运动旨在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业中心,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这标志着印度经济政策的根本性转变。 “印度制造”的目标是通过解决过去的障碍并利用当前全球的机会,将印度定位为全球制造业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印度制造”条款

1. 经济发展

到2025年,将制造业对GDP的贡献从目前的15-16%提高到25%,这是印度GDP的主要目标之一。

Make In India

这一目标旨在减少印度对农业和服务业的依赖,实现国家经济多元化。通过发展强大的制造业,该举措旨在提高印度的经济稳定性和国际地位,进而促进更广泛的经济增长。

2. 就业创造

到2022年,该举措有望为劳动力创造1亿个新的制造业就业机会。这对于减少失业和就业不足,以及吸收印度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尤其是年轻人)至关重要。

Make In India

“印度制造”旨在鼓励包容性经济增长,通过在不同行业和地理区域创造就业机会来减少贫困和地区差距。

3. 鼓励职业培训

该计划旨在通过“技能印度”等计划提供学徒制和职业培训,以确保为制造业提供充足的合格人员。

Make In India

4. 技术创新

“印度制造”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这包括通过“印度初创企业”等计划鼓励创业、支持企业以及刺激研发。

Make In India

该计划旨在让国际企业更容易将技术转移到印度企业,从而鼓励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流程。

5. 基础设施发展

创建先进的基础设施以支持生产是一个关键目标。这包括建设港口、物流网络、智慧城市和工业走廊。

Make In India

改善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供应链效率,从而提高印度工业的竞争力。

6. 交易便利化

为了创造更有利于商业的环境,“印度制造”旨在简化和便利化监管程序。这包括减少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确保更快的审批,并提高透明度。

Make In India

该计划旨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其目标是为国际企业在印度投资和开展业务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7. 生态发展

“印度制造”计划高度重视生态负责任和可持续的制造技术。目标是确保环境恶化不会以经济进步为代价。

Make In India

这个口号强调了生产无故障且不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产品的重要性,鼓励高质量和对环境负责的生产。

8. 出口促进

通过发展制造业来促进印度出口,这将减少贸易逆差并改善国家的国际地位。

Make In India

通过鼓励质量和创新,我们可以确保印度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力。

挑战

尽管“印度制造”计划取得了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 基础设施瓶颈:基础设施不足仍然严重阻碍了制造业的发展。
  • 熟练劳动力短缺:尽管进行了多项技能发展方面的努力,但找到熟练劳动力仍然具有挑战性。
    Make In India
  • 监管障碍:尽管实施了改革,但官僚障碍和监管繁文缛节仍然存在。
  • 全球竞争:与中国等成熟的制造中心以及越南等新兴制造中心竞争非常困难。
  • 技术进步:跟上技术发展的快节奏并将其融入制造过程至关重要,但也颇具挑战性。

“印度制造”倡议的关键条款

“印度制造”运动包含几项精心设计的条款,旨在实现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强国的目标。这些条款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技能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改革和促进创新。

1. 交易便利化

单一窗口清关:应建立单一窗口清关机制,以加快业务审批速度,缩短启动和运营时间。在线流程:为了提高速度和透明度,正在通过在线系统实施各种公司流程,包括公司注册、税务支付和法规申报。 Make In India

税收改革:应实施商品和服务税(GST)等改革,以建立单一的全国市场,降低税负,并简化税法。

2. 特定行业方法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建立产业集群,推广电动汽车,吸引外国投资。

纺织品和服装:推广功能性纺织品,振兴传统产业,提高出口竞争力。

Make In India

制药:加强该行业,使印度成为生物制药和仿制药制造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食品加工:发展该行业以增加增值,减少农业浪费,并促进出口。

可再生能源:鼓励太阳能和风能装置的开发,并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结论

因此,“印度制造”运动体现了国家一项革命性的愿景,旨在将印度定位为全球工业经济中的主要参与者。尽管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在基础设施、技能开发、监管和技术方面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挑战。

通过拥抱工业4.0、推广可持续发展实践和加强国际合作,印度有潜力实现“印度制造”的宏伟目标,并促进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除了增加制造业,该举措还旨在建立一个支持中小微企业、鼓励创新并符合国际环境标准、为印度的未来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的强大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