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中的超参数2025年6月18日 | 阅读 5 分钟 机器学习中的超参数是用户显式定义的,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参数。 这些超参数用于改进模型的学习,并且在模型开始学习过程之前设置其值。 ![]() 在本主题中,我们将讨论机器学习中最重要概念之一,即超参数,它们的示例、超参数调优、超参数的类别,以及机器学习中的超参数与参数有何不同?但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理解超参数。 什么是超参数?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中,模型由其参数表示。相比之下,训练过程涉及选择由学习算法使用的最佳/最优超参数,以提供最佳结果。那么,这些超参数是什么呢?答案是:“超参数定义为用户显式定义的,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参数。” 这里的“超”前缀表示这些参数是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顶层参数。超参数的值由机器学习工程师在学习算法开始训练模型之前选择和设置。因此,它们是模型外部的,并且其值在训练过程中不能更改。 机器学习中超参数的一些示例
参数和超参数的区别?参数和超参数或模型超参数之间一直存在很大的混淆。因此,为了消除这种混淆,让我们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模型参数模型参数是模型内部的配置变量,模型会自行学习它们。例如,线性回归模型中自变量的 W 权重或系数。或者SVM 中自变量的权重或系数、神经网络的权重和偏置、聚类中的簇中心。模型参数的一些要点如下:
模型超参数超参数是用户显式定义的,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参数。模型参数的一些要点如下:
超参数的类别超参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如下所示:
优化超参数选择最佳超参数的过程称为超参数调优,调优过程也称为超参数优化。优化参数用于优化模型。 ![]() 以下是一些流行的优化参数:
注意:学习率是优化模型的关键超参数,因此如果只需要调整一个超参数,建议调整学习率。
特定模型的超参数涉及模型结构的超参数称为特定模型的超参数。如下所示:
指定神经网络的隐藏单元数量超参数很重要。它应该介于输入层的大小和输出层的大小之间。更具体地说,隐藏单元的数量应该是输入层大小的 2/3,加上输出层的大小。 对于复杂函数,需要指定隐藏单元的数量,但它不应该导致模型过拟合。
结论超参数是在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数据集之前,显式定义的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参数。它们用于指定模型的学习能力和复杂性。一些超参数用于模型优化,例如批次大小、学习率等,一些则特定于模型,例如隐藏层数量等。 下一主题机器学习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