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0、1 和 2 的链表进行排序2025年2月6日 | 阅读6分钟 链表是计算机科学和编程面试中使用的基本数据结构。它们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式来存储和访问顺序数据。链表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有效地对其元素进行排序。 与数组不同,链表只提供对节点的顺序访问。我们不能直接访问特定索引或交换元素,这使得某些排序算法(如快速排序或堆排序)难以在链表上实现。 一个常见的面试问题涉及对只包含节点值0、1和2的链表进行排序。目标是重新排列列表,使所有0首先出现,然后是1,最后是2。这依赖于在不使用任何额外存储的情况下,局部修改节点之间的链接以就地重新排序列表。 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一种最优的O(n)算法,该算法在第一次遍历时计算0、1和2的数量。这使我们能够确定每个节点值的最终索引位置。在第二次遍历中,我们再次遍历列表并修改链接,根据计数将节点重新排列到正确的位置。 这展示了一种使用节点就地重新排序的有效链表排序技术。掌握此类算法是成功通过编码面试并展示对链表等数据结构的扎实掌握的关键。 什么是0、1和2的链表?包含值为0、1和2的节点的链表表示排序链表的一种变体。具体来说,列表只包含3个可能的节点值,而不是整数、字符串等数据类型范围。 目标是重新排列列表,使得:
例如,一个链表 2 -> 1 -> 0 -> 2 -> 1 -> 0 它将按以下方式排序 0 -> 0 -> 1 -> 1 -> 2 -> 2 主要限制是
这使得像合并排序或快速排序这样的通用排序算法难以实现,因为它们依赖于对元素的随机访问。 核心思想是遍历列表一次,以统计0、1和2的频率。这使我们能够确定每个节点值的最终位置。在第二次遍历中,我们重新排列节点之间的链接,根据计数将它们按正确的排序顺序放置。 这个问题展示了在给定固定可能值的情况下,就地排序链表的一些核心挑战和技术。它依赖于根据链表的特定结构和约束进行优化。 它的用途是什么?仅包含0、1和2的链表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一些例子包括:
总的来说,任何数据可以分为3种不同类型或级别的地方,0、1和2的链表都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存储机制。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排序是各种算法和应用的关键。 算法及其 Python 实现![]() ![]() ![]() ![]() ![]() ![]() ![]() ![]() ![]() ![]() 算法
该算法遍历链表两次。 第一次遍历统计频率。第二次遍历根据最终索引设置节点值并递减计数。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 O(1) 这种就地排序算法在不额外存储的情况下,最优地对包含0、1和2的链表进行排序。 输出 ![]() 说明
结论总而言之,对值限制为0、1和2的链表进行高效排列可以通过线性时间复杂度O(n)和常数空间复杂度O(1)来实现。此方法依赖于计数排序算法,该算法对于此场景中的整数范围排序非常有效。通过统计频率并将值与位置关联,我们可以直接将元素放置在其位置。 由于链表不允许随机访问元素,计数有助于我们在初始遍历中确定每个值的最终位置。随后,我们可以再次遍历列表。顺序调整链接以将节点重新排序到它们所属的位置。这展示了一种为链表量身定制的排序技术,它利用了问题约束。在处理链式数据结构时,重新排列节点之间的链接以进行就地排序是一项技能。 此处演示的计数排序策略可以适用于涉及具有有限离散值集的链表或数组的排序任务。 下一主题排序大整数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