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和双条件连通性

2025年3月17日 | 阅读11分钟

要理解条件和双条件连接,我们应该回顾上一节,即离散数学中的逻辑连接词。

逻辑连接

逻辑连接可以描述为用于连接一个或多个命题或谓词逻辑的运算符。命题逻辑包含 5 个基本连接词,如下所述:

  1. 取反
  2. 连词
  3. 析取
  4. 条件
  5. 双条件
Conditional and Bi-conditional connectivity

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有关蕴含和双蕴含的一些重要公式、性质、结果和证明。我们还将学习如何将英语句子转换为命题逻辑。

条件命题

条件命题也称为蕴含命题。假设有两个命题 x 和 y。条件命题的形式为“如果 x 则 y”。条件命题具有一些属性,如下所示:

  • 如果两个命题 x 和 y 都为真,或者 x 为假,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命题都为真。
  • 如果 x 为真且 y 为假,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命题为假。

真值表

条件命题具有以下真值表:

xyx → y
TTT
TFF
FTT
FFT

x → y 的意义

我们可以按以下方式解释 x → y:

  • 如果 x 则 y
  • X 蕴含 y
  • X 仅当 y
  • X 当且仅当 y
  • X 是 y 的充分条件
  • X 无 y 是可能的,并且可以存在
  • y 是 x 的必要条件。
  • y 从 x 推导出来
  • X 无 y 是不可能的,也不能存在。
  • y 总是 x

公式

当遇到有关条件命题的问题时,我们应该记住一些要点,如下所示:

  • 可以将 x → y 替换为 ∼x ∨ y。
  • x → y 等价于 ∼y → ∼x。

条件命题的证明

x → y 与 ∼x ∨ y 的逻辑等价性可以通过以下表格显示:

xyx → y∼x ∨ y
TTTT
TFFF
FTTT
FFTT

另外,

x → y 与 ∼x ∨ y 的逻辑等价性也可以通过以下推导显示:

双条件命题

双条件也称为双蕴含命题。假设有两个命题 x 和 y。双条件命题的形式为“x 当且仅当 y”。双条件命题具有一些属性,如下所示:

  • 如果两个命题 x 和 y 都为真,或者 x 和 y 都为假,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的命题都为真。
  • 在所有其他情况下,x 和 y 的命题都为假。

真值表

双条件命题具有以下真值表:

xYx ↔ y
TTT
TFF
FTF
FFT

x ↔ y 的意义

我们可以按以下方式解释 x ↔ y:

  • (如果 x 则 q) 且 (如果 y 则 x)
  • x 当且仅当 y
  • x 和 y 等价
  • (x 当 y) 且 (y 当 x)
  • ∼x 和 ∼y 等价
  • y 当且仅当 x
  • X 和 Y 不能互相存在
  • X 是 Y 的必要且充分条件
  • 要么 x 和 y 都存在,要么都不存在
  • Y 是 X 的必要且充分条件
  • X 和 Y 互为必要且充分条件

公式

当遇到有关条件命题的问题时,我们应该记住一些要点,如下所示:

  • 可以将 x ↔ y 替换为 (x ∧ y) ∨ (∼x ∧ ∼y)。
  • x ↔ y 等价于 EX-NOR 门。

条件命题的证明

x ↔y 和 (x ∧ y) ∨ (∼x ∧ ∼y) 的逻辑等价性可以通过以下表格显示:

Xyx → y(x ∧ y) ∨ (∼x ∧ ∼y)
TTTT
TFFF
FTFF
FFTT

将英语句子转换为命题逻辑

当我们尝试解决问题时,需要进行一些替换,如下所示:

Word更换
But
何时If
合取 (∧)
析取 (∨)
既不 x 也不 y非 x 且非 y
X 是 y 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y → x) 且 ∼(x → y)
要么 x 要么 yX 或 y
P 除非 y∼y → x
总是If

现在,我们将通过解决下面的一些问题来理解如何转换英语句子。

转换英语句子的问题示例

在这里,我们将用符号形式写出英语句子。这些句子如下所示:

1. 如果外面阳光明媚,我就去上学。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如果外面阳光明媚,我就去上学。”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如果 x 则 y”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外面阳光明媚

Y:我去上学

2. 如果我努力学习,我考试就会取得好成绩。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如果我努力学习,我考试就会取得好成绩。”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如果 x 则 y”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我努力学习

Y:我考试会取得好成绩

3. 他很勤奋,但没有取得好成绩。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他很勤奋,但没有取得好成绩。”

在这个陈述中,“但”可以替换为“和”。

替换后,句子将变为:“他很勤奋,并且没有取得好成绩。”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他很勤奋

Y:他没有取得好成绩

4. 如果 x = y 且 y = z,则 x = z。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如果 x = y 且 y = z,则 x = z。”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如果 x 则 y”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 → z,其中:

x:x = y

y:y = z

z:x = z

5. 哈里和杰克都不对此错误负责。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哈里和杰克都不对此错误负责。”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既不 x 也不 y”的形式。

我们可以将“既不 x 也不 y”改写为另一种方式,即“非 x 且非 y”。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哈里对此错误负责

Y:杰克对此错误负责

6. 只有当出太阳时,我才会去海滩。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只有当出太阳时,我才会去海滩。”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x 当且仅当 y”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我去海滩

Y:出太阳

7. 只有当杰克来的时候,我才会去办公室。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只有当杰克来的时候,我才会去办公室。”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x 当且仅当 y”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我去办公室

Y:杰克来的时候

8. 只有下雨我才待在家里。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只有下雨我才待在家里。”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x 仅当 y”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我待在家里

Y:外面正在下雨

9. 如果外面下雨,我就会待在家里。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如果外面下雨,我就会待在家里。”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y 当 x”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外面正在下雨

Y:我待在家里

10. 他勤奋但没有取得好成绩,这是错误的。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他勤奋但没有取得好成绩,这是错误的。”

在这个陈述中,“但”可以替换为“和”。

替换后,句子将变为:“他勤奋并且没有取得好成绩,这是错误的。”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他很勤奋

Y:他取得好成绩

11. 他勤奋或聪明但没有取得好成绩,这是错误的。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他勤奋或聪明但没有取得好成绩,这是错误的。”

在这个陈述中,“但”可以替换为“和”。

替换后,句子将变为:“他勤奋并且没有取得好成绩,这是错误的。”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 ∧ ∼z),其中:

X:他很勤奋

Y:他聪明

Z:他取得好成绩

12. 除非我的朋友们来,否则我不会信守诺言。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除非我的朋友们来,否则我不会信守诺言。”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x 除非 y”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y → x,其中:

X:我会信守诺言

Y:我的朋友们来了

13. 只要我的朋友来,我就会去上学。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只要我的朋友来,我就会去上学。”

在这个陈述中,“只要”可以替换为“如果”。

替换后,句子将变为:“如果我的朋友来了,我就会去上学。”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y 当 x”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我的朋友们来了

Y:我去上学

14. 要么你离开,要么我会告诉我父母。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要么你离开,要么我会告诉我父母。”

我们可以将此陈述改写为:“你离开,或者我会告诉我父母”。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你离开

Y:我会告诉我父母

15. 只有当你努力学习时,你才能获得 A 级。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只有当你努力学习时,你才能获得 A 级。”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x 仅当 y”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你将获得 A 级

Y:你努力学习

16. 空气是人类生命的必要且充分条件。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空气是人类生命的必要且充分条件。”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x 是 y 的必要且充分条件”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空气

Y:人类生命

17. 四边形桌子是其成为正方形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四边形桌子是其成为正方形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x 是 y 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y → x) ∧ ∼(x → y),其中:

X:有四边的桌子

Y:其成为正方形

18. 只有当外面下雨时,我才会带伞。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只有当外面下雨时,我才会带伞。”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x 仅当 y”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我会带伞

Y:外面正在下雨

19. 杰克和他的女朋友都不谈论他的婚礼。

解决方案

我们有以下详细信息:

给出的陈述是:“杰克和他的女朋友都不谈论他的婚礼。”

这个陈述必须采用“既不 x 也不 y”的形式。

我们可以将此陈述改写为:“非 x 且非 y”的形式。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X:杰克谈论他的婚礼

Y:他的女朋友谈论他的婚礼

逻辑连接示例

示例 1:在此示例中,我们有两个陈述 S1 和 S2,其中:

陈述 1 (S1):90% 的分数足以通过分数线。

陈述 2 (S2):90% 的分数是通​​过分数线的必要条件。

现在我们需要确定哪些陈述在逻辑上是正确的?

  1. S1 正确,S2 错误
  2. S1 错误,S2 正确
  3. 两者都正确
  4. 两者都错误

解决方案

S1:90% 的分数足以通过分数线。

上述陈述包含“x 是 y 的充分条件”的形式,其中:

X:你获得 90% 的分数

Y:你可以通过分数线。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如果 x → y 包含以下真值表,则成立:

x(门票)y(进入)x → y(门票是进入的充分条件)
TTT
TFF
FTT
FFT

此处,

  • 根据第 2 行,你可能获得了 90% 的分数并且可以通过分数线。
  • 然而,在没有获得 90% 的分数的情况下通过分数线是不可能的。
  • 根据第 3 行,你获得 90% 的分数但未通过分数线是不可能的。
  • 然而,有可能你获得 90% 的分数但未通过分数线。
  • 所以,上述真值表不适用。

因此,陈述 S1 - “90% 的分数足以通过分数线”在逻辑上是不正确的。

S2:90% 的分数是通​​过分数线的必要条件。

上述陈述包含“x 是 y 的必要条件”的形式,其中:

X:你可以通过分数线

Y:你获得 90% 的分数

所以,这个陈述包含一个符号形式,即 x → y,其中:

如果 x → y 包含以下真值表,则成立:

x(进入)y(门票)x → y(门票是进入的必要条件)
TTT
TFF
FTT
FFT

在上面的真值表中,所有行都有正确的含义。

因此,陈述 S2 - “90% 的分数是通​​过分数线的必要条件”在逻辑上是正确的。

因此,选项 (B) 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