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中的重复试验28 Aug 2024 | 5 分钟阅读 重复试验是指事件发生一次或多次的试验。成功(p)和失败(q)的概率用于确定试验中 n 次成功的总概率。 例如: 抛掷硬币三次的概率 我们知道硬币有两种可能的结局:正面(H)和反面(T)。出现正面的概率 P(H) = 1/2。出现反面的概率 P(T) = 1/2。正面(H)和反面(T)结局的概率相等,因为它们发生的几率相同。 抛掷硬币三次的结局有 (H, H, H)、(H, H, T)、(H, T, H)、(T, H, H)、(T, T, H)、(T, H, T)、(H, T, T) 和 (T, T, T)。 获得两次正面和一次反面的结局是 (H, H, T)、(H, T, H)、(T, H, H) 每次结局的概率将是 (1/2 x 1/2 x 1/2) = (1/2)3 获得两次正面和一次反面的总概率 = 3 x (1/2)3 抛掷硬币两次的结局是 (H, H)、(H, T)、(T, H)、(T, T)。类似地,我们可以找到各种结局的概率。 如果一个试验重复 n 次,则“r”次成功和“n - r”次失败的概率将是 pr qn - r 其中, p = 成功的概率 q = 失败的概率 在概率中,重复进行相同试验的实验称为重复试验。在概率中,重复试验可以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项分布它涉及重复试验,其中使用成功、失败、发生或不发生的概念。我们知道,在一系列 n 次试验中,“r”次成功的概率由下式给出: nCr pr qn - r 其中, p = 成功的概率 q = 失败的概率 n 是试验的总次数 r 表示在一系列 n 次试验中的成功次数。r 的值在 0 和 n 之间。 0 次成功的概率表示为:nC0 p0 qn - 0 = qn 1 次成功的概率表示为:nC1 p1 qn - 1 2 次成功的概率表示为:nC2 p2 qn - 2 n 次成功的概率表示为:nCn pn qn - n = pn (nC0 = 1, nCn = 1, p0 = 1, q0 = 1) 概率之和始终为 1 nC0 p0 qn - 0 + nC1 p1 qn - 1 + nC2 p2 qn - 2 + nCn pn qn - n = qn + nC1 p1 qn - 1 + nC2 p2 qn - 2 + pn = (qn + pn) = 1 示例让我们根据重复试验讨论一些数值示例。 示例 1:一家公司生产的铅笔有 2/10 的概率是次品。如果生产了 10 支这样的笔,请找到以下概率:(a)恰好有三支是次品(b)至少有两支是次品(c)没有一支是次品。 解决方案 铅笔是次品的概率 = 2/10 = 0.2 铅笔不是次品的概率 = (1 - 0.2) = 0.8 此处, p = 0.2 q = 0.8 n = 10 a) 恰好有三支是次品的概率是 = nC3 p3qn - 3 = 10C3 (0.2)3 (0.8)7 b) 至少有两支是次品的概率是 = 1 - [(没有一支是次品的概率) + (有一支是次品的概率)] = 1 - (10C0 (0.2)0 (0.8)10 + 10C1 (0.2)1 (0.8)9) = 1 - ( (0.8)10 + 10C1 (0.2)1 (0.8)9) c) 没有一支是次品的概率是 = nC0 p0qn - 0 = 10C0 (0.2)0 (0.8)10 = (0.8)10 示例 2:当我们抛掷硬币 15 次时,获得 5 次正面的概率是多少? 解答:在抛掷硬币的实验中,有两种结局:正面和反面。两者发生的概率相等,为 1/2 或 0.5。 已知:重复试验次数 = 15 获得正面的成功试验次数 = 5 成功概率 = ½ = 0.5 失败概率 = (1 - 0.5) = 0.5 使用二项分布,在一系列 n 次试验中,“r”次成功的概率由下式给出 nCr pr qn - r 其中, n = 15 r = 6 p = 0.5 q = 0.5 代入数值,我们得到 15C6 (0.5)6 (0.5)9 求解后,我们得到 = 0.0139 (近似值) 示例 3:在一枚硬币抛掷 16 次的 256 组中,可以预期出现 10 次正面和 6 次反面的情况有哪些? 解答:单次抛掷硬币会产生两种结局:正面和反面,它们发生的几率相等。 P (正面) = 1/2 P (反面) = 1/2 根据二项分布,在一枚硬币抛掷 16 次的总次数中,出现 10 次正面和 6 次反面的概率将是 P (X = 10) = 16C10 (1/2)10 (1/2)6 P (X = 10) = 16C10 (1/2)16 P (X = 10) = 16C10 (0.5)16 P (X = 10) = 16C10 (0.5)16 P (X = 10) = 0.122 256 组中的预期情况数是 256 x P (X = 10) = 256 x 0.122 = 31.28 因此,在一枚硬币抛掷 16 次的 256 组中,可以预期出现 10 次正面和 6 次反面的情况是31.28。 示例 4:在一枚硬币抛掷 6 次的 16 组中,可以预期出现 4 次正面和 2 次反面的情况有哪些? 解答:单次抛掷硬币会产生两种结局:正面和反面,它们发生的几率相等。 P (正面) = 1/2 P (反面) =1/2 根据二项分布,在一枚硬币抛掷 6 次的总次数中,出现 4 次正面和 2 次反面的概率将是 P (X = 4) = 6C4 (1/2)4 (1/2)2 P (X = 4) = 6C4 (1/2)6 P = 0.234 16 组中的预期情况数是 16 x P (X = 4) = 16 x 0.234 = 3.75 因此,在一枚硬币抛掷 6 次的 16 组中,可以预期出现 4 次正面和 2 次反面的情况是3.75。 示例 5:在对一台机器制造的多个零件进行抽样时,20 个样本中次品零件的平均数量为 2。在 2000 个样本中,有多少个预期至少包含 2 个次品零件? 解答:次品平均数 = 2 平均值 = np 其中, n 是零件的数量 p 是样本是次品的概率 np = 2 20p = 2 P = 2/20 = 0.1 样本是次品的概率 = 0.1 样本不是次品的概率 = (1 - 0.1) = 0.9 20 个样本中至少有两个次品的概率是 1 - (没有次品的概率 + 有一个次品的概率) = 1 - (20C0 (0.9)20 + 20C1 (0.1) (0.9)19) = 1 - ((0.9)20 + 20 (0.1) (0.9)19) = 1 - (0.3917) = 0.608 因此,在 2000 个样本中,包含至少两个次品的样本数量是 2000 x 0.608 = 1216.5 下一主题介数中心性 (中心性度量)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