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中的恒等函数17 Mar 2025 | 6 分钟阅读 恒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线性函数,用于返回与输入相同的输出。也就是说,在恒等函数中,输出和输入是相同的。我们也可以将恒等函数称为恒等关系或恒等映射。对于恒等函数,值域和定义域是相等的。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说,如果一个函数返回与我们用作输入的相同的值作为输出,那么这种函数就称为恒等函数。在本节中,我们将学习恒等函数的定义、性质和示例。 数学中恒等函数的定义如果集合 B 中的每个元素都给出自身的像,则该函数称为恒等函数,即 g(b) = b ∀ b ∈ B。恒等函数用符号“I”表示。假设有一个函数 g。自变量 x 的恒等函数表示为 g(x) = x。在定义域中,元素的像与值域中的输出相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将此函数称为恒等函数。在恒等函数中,每个实数都与自身对应。在此函数中,输入和输出是相似的。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地判断给定的函数是否是恒等函数,因为在恒等函数中,像和原像相同。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将考虑一个函数示例,其中我们必须将集合 A 的元素映射到自身。这里 A = {1, 2, 3, 4, 5},并且 g: A → A。我们必须像这样映射 g:g = {(1, 1), (2, 2), (3, 3), (4, 4), (5, 5)} ![]() 在上图中,集合 A 的每个元素都映射到自身。因此函数 f 是恒等函数。这就是为什么函数 f 也是满射和单射函数。 恒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反函数恒等函数可以描述为实值函数,表示为 g: R → R,其中对于每个 x ∈ R,g(x) = x。这里 R 用于表示实数集,它是函数 g 的定义域。对于恒等函数,值域和定义域是相同的。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输入 90,则结果/输出也将是 90。如果我们的输入是 0,则恒等函数的将结果/输出也将是 0。下面描述了一些与恒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反函数相关的重要点:
恒等函数的图当我们想绘制恒等函数的图时,我们需要使用 x 轴和 y 轴。x 轴将用于绘制 x 坐标的值,y 轴将用于绘制 y 坐标的值。恒等函数的图将始终是一条穿过原点的直线。在此函数中,值域和定义域是相等的。 ![]() 在上图中,我们得到一条直线,它在两个轴(x 轴和 y 轴)上形成 45° 角。在恒等函数的图中,斜率始终保持为 1。 恒等函数的性质在一个函数中,如果我们想返回参数的确切值,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用恒等函数。我们不应该混淆零函数、空函数或恒等函数,因为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在恒等函数中,描述了一些重要的性质如下:
重要说明研究恒等函数时,需要牢记一些要点,如下所示:
恒等函数的例子有很多恒等函数的例子。其中一些如下: 示例 1:在此示例中,如果 g(y) = (2y + 3) / (3y - 2),则必须证明 g ◦ g 是恒等函数。 解答:这里 g(y) = (2y + 3) / (3y - 2) g ◦ g(y) = g(g(y)) = g((2y + 3) / (3y - 2)) ![]() = (4y + 6 + 9y - 6) / (6y + 9 - 6y + 4) = 13y / 13 = y 因此 g ◦ g(y) = y。所以我们可以说 g ◦ g(y) 是恒等函数。 示例 2:在此示例中,必须证明 f(2x) = 2x 是恒等函数。 解答:这里,f(2x) = 2x 现在我们将像这样将 x 的值代入上述函数: 如果 x = 1,则函数为: f(2(1)) = 2(1) f(2) = 2 如果 x = 2,则函数为: f(2(2)) = 2(2) f(4) = 4 如果 x = 3,则函数为: f(2(3)) = 2(3) f(6) = 6 现在我们将像这样尝试一些负数 x 的值并代入函数: 如果 x = -1,则函数为: f(2(-1)) = 2(-1) f(-2) = -2 如果 x = -2,则函数为: f(2(-2)) = 2(-2) f(-4) = -4 如果 x = -3,则函数为: f(2(-3)) = 2(-3) f(-6) = -6 现在我们将为上述所有 x 值创建一个表格:
现在我们将像这样为所有这些值绘制一个图: ![]() 在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函数 f(2x) = 2x 绘制了一条直线。因此,该函数是恒等函数。 示例 3:在此示例中,我们将考虑一个恒等函数的值域,其中一个集合的元素总数为 9 个。现在我们必须从以下选项中选择该范围:
解答:在所有选项中,第一个选项 (32) 是正确的选项。我们知道,如果给定的元素与其自身相关,则它将被称为恒等函数,即 g(x) = x。因此,如果一个集合中有 9 个元素,那么该函数的值域也将是 9,而 32 = 9。因此,范围 32 包含总共 9 个元素。 下一主题离散数学中的单射函数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