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O 的全称是什么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7 分钟 ILO:国际劳工组织ILO 的全称是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IL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旨在通过制定全球劳工标准来促进社会和经济正义。该组织在 107 个国家拥有 3,381 名员工,其中 1,698 人从事技术合作项目和方案。ILO 的劳工标准确保了全世界所有人民都能获得公平、安全和体面的就业机会。 ![]() 共有 189 项公约和条约对其进行了阐述。ILO 对全球劳工法产生了重大影响。该框架在联合国系统内是独一无二的。ILO 的三个主要机构维持着这一框架
秘书处的总干事、英国人 Guy Ryder 于 2012 年由理事会选出并负责。该组织于 2019 年成立的全球未来工作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普遍劳工保障、从出生到老年均可享受的社会保障以及终身学习权的十项建议。 管理机构国际劳工组织的理事会是其执行机构。它负责任命总干事、向成员国征求有关劳工问题的资料、设立调查委员会、制定国际劳工大会的议程、批准本组织供提交大会审议的计划草案和预算,并决定 ILO 的政策。 ![]() 代表雇主和工人的成员是单独选出的。2020 年,印度将担任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主席。总干事 Gilbert Fossoun Houngbo 于 2022 年 3 月 25 日被选为 ILO 的领导人,他将成为本组织的第一位总干事。 世界劳工大会ILO 每年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劳工大会,包括公约和建议书,旨在制定本组织的总体政策。 该大会有时被称为“国际劳工议会”,负责选举理事会并就 ILO 的总体战略、工作计划和财务计划做出决定。 每个成员国的代表团由两名政府代表、一名雇主代表、一名劳工代表及其各自的顾问组成。无论其成员国人口多少,每个人都享有一次个人投票权,每张选票都同等对待。 通常,雇主和雇员的代表会一起投票。每位代表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投票并非强制性按集团进行。代表们享有与公民相同的言论自由和自由投票权。尽管意见多样,但仍可以通过绝大多数或一致的方式做出决定。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参加了本次大会。政府和非政府国际组织也出席了会议,但仅作为观察员。投票机构已在 2021 年 5 月 20 日于日内瓦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选出了官员。其他会议定于 6 月、11 月和 12 月举行。 历史\起源核心小组成员通过早期私人专业和意识形态网络彼此熟悉,他们在这些网络中分享信息、故事和社会政策理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乐观情绪中,“可塑社会”的概念是 ILO 建筑师社会工程的关键驱动力。国际劳工法成为一个新兴领域,并迅速成为实施社会改革的有效工具。 1919 年的巴黎和会上,ILO 通过在创始成员的社会正义和体面就业权利的理想主义抱负之间取得平衡,展现了其平衡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能力。国际劳工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张对工人阶级实行全面保护政策,以换取劳工的支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不久,许多国家专注于战后重建和劳工工会的辩护。 作为重建委员会分支的惠特利委员会在其 1918 年 7 月的最终报告中主张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产业委员会”。在《劳工与新社会秩序》一书中,英国工党发布了其重建计划。第三次协约国劳工和社会主义会议,包括来自英国、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的代表,在 1918 年 2 月发布了一份报告,呼吁建立一个保护劳工权利的国际组织,结束秘密外交,并实现其他目标。 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的其他详细信息有 187 个国家是 ILO 的成员。ILO 拥有 186 个联合国成员国。193 个成员国加上库克群岛为成员。朝鲜、密克罗尼西亚、摩纳哥、不丹、列支敦士登、安道尔和列支敦士登都是联合国成员国,但不是 ILO 成员。根据 ILO 的宪章,任何联合国成员都可以加入本组织。 ![]() 一个国家在加入本组织之前,必须告知总干事其承认 ILO 宪章的所有义务。非成员国库克群岛于 2015 年 6 月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 ILO 新宪章生效时,国联下的 ILO 成员国自动获得接纳。 在联合国内的地位ILO 是联合国(UN)的专门机构之一。具有规范职能的公约属于国际劳工组织。截至 2018 年 7 月,ILO 已批准了 189 项公约。这些公约在获得足够数量的国家政府批准后生效。 无论是否批准,ILO 的条约都被视为全球劳工标准。当它对批准国施加实施其条款的义务时,就会产生影响。每年,国际劳工大会的规则适用委员会都会审查许多据称违反国际劳工标准的事件。各国政府必须提交报告,说明它们如何遵守已批准条约的要求。成员国尚未批准的公约在法律效力方面等同于建议。 该宣言包含以下四项核心原则
![]() 根据 ILO 的说法,其成员国负责促进充分遵守 ILO 公约所表达的这些原则。大多数成员国已批准代表核心原则的 ILO 公约。通过修改或增加有关不同主题的规定,议定书用于使例程更加灵活或增加义务。尽管议定书是国际条约,但它们总是回溯到公约,而不是独立存在。可以像批准公约一样批准议定书。 建议书不能被批准,其法律地位与公约不同。公约和建议书可以同时颁布,以增加或扩展后者的规定。其他时候,建议书可以单独实施,并讨论与特定公约无关的主题。 工作场所的未来ILO 启动了“未来工作倡议”,以更好地理解工作场所发生的变革,并因此找到应对这些挑战的解决方案。该倡议始于 2016 年,通过收集来自政府代表、雇员、雇主、学术界和其他重要人士的观点。约有 110 个国家参与了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对话。 他们将这些主题分为“四场百年对话:工作与社会、人人享有体面工作、工作组织与生产以及工作治理”。 2017 年成立了未来工作全球委员会,并作为第二阶段的一部分,专注于相同的“四场百年对话”。 ![]() 一份关于 2019 年百年国际劳工大会的报告已经发布。ILO 还审查了技术颠覆对全球就业的影响。该机构对工业和流程自动化、人工智能 (AI)、机器人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技术对人类劳动力的全球经济和健康影响表示担忧。因此,批评者对此越来越激烈地讨论,尽管方式截然不同。主要观点之一是技术将减少工作、使工人过时,或通过取代人力来终结就业。另一面是技术创新和丰富的经济增长机会。 如今,技术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思考、构建和部署系统解决方案的方式,但仍然存在对人类的风险。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教育与信息司主任兼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经理 Paul Schulte,以及国际信息技术顾问兼科学家 D. P. Sharma,清晰地解释了这些颠覆,并警告说,如果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行动,情况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糟。 他们声称,为了有效竞争,人类一代必须在能力、速度、精度和诚实方面重新定义自己。机器似乎对这个时代构成了威胁,并且比人类劳动者更诚实。唯一的生存之道是迎接“人类与机器”的挑战,因为科学技术没有回头路。 结论ILO 还研究了向绿色经济转型对就业的影响。它得出结论,如果实施了正确的政策,到 2030 年,向绿色经济转型可能在全球创造 2400 万个新工作岗位。此外,如果过渡到绿色经济不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到 2030 年,热应力可能导致我们失去 7200 万个全职工作岗位,而气温上升将导致工作时间减少,特别是在农业领域。 下一个主题全称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