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FCCC 的全称是什么?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14 分钟 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代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一项全球环境协议,于 1992 年在里约地球峰会上谈判达成,并于 1994 年 3 月 21 日生效。它通过限制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及其后续影响,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奠定了全球合作的基础。 ![]() 《公约》的主要目标是“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使其达到防止对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公约》拥有几乎普遍的成员,包括欧洲联盟在内的 197 个国家已批准了《公约》。《公约》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采取行动减少排放,促进气候适应能力,并迈向更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概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一项全球环境条约,于 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地球峰会上获得通过和签署。它于 1994 年生效,目前有 197 个缔约方(196 个国家和欧洲联盟)。 《公约》的长期目标是防止对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人为干预。稳定温室气体浓度,使其达到可防止对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人为干预的水平,是 UNFCCC 的最终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公约》为发达国家设定了目标和承诺,例如减少温室气体(GHGs)排放,并提供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并适应气候变化不可避免的影响。《公约》还有两个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为工业化国家设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巴黎协定》是一项全球气候行动协议,几乎所有国家都已同意限制其温室气体排放。《巴黎协定》还为适应、融资和技术方面的全球努力提供了指导原则。 《公约》是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该协议为减少人为活动排放设定了全球标准,使各国能够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它为缔约方制定国家战略以减少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提供了框架。它还鼓励缔约方分享专业知识、技术和财政资源。 自获得通过以来,《公约》一直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驱动力。它为国际合作提供了主要的法律框架,其执行持续影响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背景 历史UNFCCC 是处理气候变化的主要国际环境条约,也是唯一获得所有国家充分参与的条约。其 197 个缔约方(196 个国家和欧洲联盟)致力于减少全球变暖及其影响,并制定和实施国家或区域战略来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于 1988 年,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创立,比 UNFCCC 出现得更早。 IPCC 负责评估气候变化的科学依据及其对环境和经济的潜在负面影响。作为 IPCC 工作的结果,UNFCCC 被创建,为各国合作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框架。UNFCCC 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协议和议定书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其中包括《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对《京都议定书》的《多哈修正案》以及《巴黎协定》的《规则手册》。《京都议定书》于 2005 年生效,是这些协议中最重要的,它为发达国家设定了具有约束力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 《巴黎协定》于 2016年生效,是一项全球协议,旨在减少排放并将全球温度升高限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 2°C 的范围内,同时努力将温度升高限制在 1.5°C。《巴黎协定》还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分享最佳实践的平台,并制定了技术和财政支持,以帮助它们减少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此外,UNFCCC 还设立了多个倡议,例如清洁发展机制、国际碳行动伙伴关系和全球环境基金,以支持各国履行其承诺并制定和实施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 UNFCCC 的作用和意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一项独特的国际条约,旨在应对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挑战。UNFCCC 由世界领导人在二十多年前谈判达成,它设定了一个共同目标,即稳定和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以防止危险的人为(人类引起的)干扰气候系统。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已获得 194 个国家的批准,使其成为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已批准该协议的国家有义务合作“防止对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人为变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被认为是全球气候治理未来的一项重要里程碑,它为采取迅速、协调一致的全球行动应对日益增长的气候变化威胁提供了明确的授权。 它正式确认了国际社会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并鼓励各国积极参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 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各国可以合作制定气候计划。 它还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制定了规则和程序,并提出了管理气候变化预期影响的方法。通过其各种国际论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分享最佳实践、讨论政策选择和制定集体解决方案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平台。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巴黎协定》得以生效的关键催化剂,《巴黎协定》于 2016年生效。该协议规定了大多数国家之间的协议,即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 《巴黎协定》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几项职责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各国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所做的承诺,在今天与其在条约制定之初时一样具有现实意义。已批准《公约》的国家有法律义务履行其承诺,任何希望未来加入《公约》的国家也必须如此。 这确保了解决气候变化的必要性始终处于全球努力和持续进展的最前沿。本质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一项国家间的协议,它确认了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以保护我们的全球环境和保障我们未来的紧迫性。其影响力体现在旨在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各种全球和国家政策举措中。它是激励世界承担起对地球未来的共同责任的重要第一步。 目标和宗旨 建立框架UNFCCC 的文本规定如下: “本公约缔约方,考虑到根据《联合国宪章》,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一项主要议题,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意识到所有人享有免于恐惧和贫困的基本权利,认识到所有国家根据其环境政策利用其资源的国家主权权利, 期望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世代保护气候系统,基于公平原则,并根据其各自相似但不同的作用和能力。 已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目标 大会及其可能通过的任何相关法律文书的最终目标是,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将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至少能够防止对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应在足够的时间范围内实现这一水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 自 1994 年批准以来,UNFCCC 一直是处理全球气候危机的指导框架。它已成为发起全面谈判以减少发达国家排放并支持发展中国家走低排放发展道路的平台。 例如,《巴黎协定》于 2015 年在 UNFCCC 下获得通过,旨在通过将全球变暖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两摄氏度以下来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UNFCCC 仍然是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中的重要工具。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希望 UNFCCC 的目标能够实现,从而可以降低气候变化的潜在风险。 设定目标 自成立以来,UNFCCC 设定了一些目标,截至 2016 年,这些目标仍未实现。这些目标旨在帮助各国制定长期计划,以减少其排放并应对气候变化对其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尽管 UNFCCC 有宏伟的目标,但许多目标仍未实现。这表明了应对气候危机的巨大挑战,并凸显了各国必须尽一切努力实现其排放目标,并确保子孙后代拥有安全可靠的未来。 应对人类影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一项重要的国际协议,于 1992 年通过,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相关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虽然《公约》主要侧重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但也侧重于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本节将讨论 UNFCCC 如何致力于解决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批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斗争中的重要一步,因为它为所有参与国建立了共同的原则。该《公约》于 1992 年 5 月 9 日由联合国通过,并于 1994 年 3 月 21 日生效。截至 2020 年 12 月,已有 196 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93.2%。 UNFCCC 规定了全球减排目标,鼓励国际合作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国家行动提供框架,包括制定国家减排计划。它设定了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以防止对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人为干扰的长期目标。 《公约》不规定具体政策,也不要求各国达到具有约束力的目标。相反,它为各国合作限制气候变化影响提供了框架。 作为《公约》缔约方的国家必须每年向 UNFCCC 秘书处报告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通过国家自主行动努力减少排放。 在美国,批准需要众议院和参议院提交并投票通过批准决议,然后由总统签署。 2015 年 12 月,美国成为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批准了 UNFCCC。于 2015 年 12 月签署的《巴黎协定》以 UNFCCC 确立的框架为基础,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议。截至 2021 年 12 月,已有 181 个国家批准了该协议,占全球排放量的 85% 以上。 批准 UNFCCC 和《巴黎协定》的国家迅速增长,这表明人们对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有了更高的认识。然而,虽然 UNFCCC 和《巴黎协定》为全球行动提供了框架,但它们能否实现必要的减排以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危险水平以下仍有待观察。 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是 1997 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达成的国际协议。它要求签约国减少某些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二氧化碳,这些气体被认为导致了气候变化。 该议定书是第一个为发达国家设定具有约束力气体排放限制的国际协议,最初于 1997 年 12 月在日本京都签署。该议定书的目标是减少签约国排放的六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总体排放量。这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 根据该议定书,协议的签约国(称为“附件一缔约方”)同意在 2008 年至 2012 年期间将其六种气体排放量比 1990 年水平平均减少 5.2%。 这些减排必须通过国内减排措施实现,包括使用排放交易系统、技术转让和其他商定的国际措施。 截至 2006 年 12 月,已有 167 个国家批准了该议定书,其中包括所有 20 个最大排放国。一旦完全实施,《京都议定书》有可能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5% 以上。 该议定书一直存在争议,但其执行严重延迟。尽管《议定书》于 2005 年 2 月 16 日生效,但美国和澳大利亚均拒绝批准《议定书》。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对《京都议定书》的经济和国际竞争力影响表示担忧。 此外,俄罗斯作为使《议定书》完全生效所需的最后一个国家,于 2004 年 11 月批准了该协议。 尽管《议定书》是一项自愿协议且缺乏执行机制,但气候变化问题继续引起国际关注。议定书缔约方正着眼于未来采取行动实现更显著的减排。 巴黎协定2016 年 4 月 22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通过了《巴黎协定》,这是一项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议。 该协议是有史以来最全面、最雄心勃勃的协议,也是第一个承诺采取多种非约束性战略来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巴黎协定》得益于近 200 个国家的共同努力,已获得 180 多个国家的批准,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全球环境协议之一。 《巴黎协定》基于“国家自主贡献(INDCs)”的理念。每个国家自行确定、规划和报告其对减排和其他相关活动的贡献。鼓励各国每五年审查并提高其国家自主贡献的雄心。这确保了全球温度保持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 2-3°C 的一定目标范围内。 该协议基于以下认识: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各国必须共同努力以减少这些活动的影响。该协议还制定了一个灵活而雄心勃勃的计划,以减缓排放并降低全球温度,即各国承诺减少其排放。它们同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转让技术和资金,以帮助它们实现减排目标。 《巴黎协定》还制定了减少发展中国家(主要是能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排放的条款。例如,该协议鼓励各国转向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并通过减少碳排放的运输来加强可持续性。 《巴黎协定》体现了大多数国家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而其 2013 年的前身《京都议定书》是全球环境治理的一个突破。该协议证明了通过国际方法应对气候挑战是可能的,并且是国家间合作对于确保我们地球未来的重要标志。 结论UNFCCC 的最终目标是防止对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人为(人类引起)干扰。为此,UNFCCC 设定了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以防止对气候系统造成危险的人为干扰的长期目标。2015 年 12 月,各国批准了《巴黎气候协定》,该协定建立在 UNFCCC 框架公约的基础上,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计划。 《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 2°C 的范围内,并努力将升温幅度限制在 1.5°C。《巴黎协定》还有一些短期目标,包括提高各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增强其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并使资金流与低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适应型发展的道路相一致。 下一主题完整形式列表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