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D的全称是什么?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8 分钟
QUAD:四方安全对话(QSD)QUAD通常被称为“四方安全对话(QSD)”。 它是一种战略安全论坛,涉及四个国家:印度、美利坚合众国(USA)、澳大利亚和日本。这种安全对话通过成员国的半定期峰会、会议、信息交流、军事演习和讨论来维持。该论坛成立的背后主要宗旨及其最终目标是努力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实现和平、自由、繁荣和包容的环境。  该对话于2007年发起,并于同年在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间隙举行了首次会议。发起成立这个组织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并得到了其他三个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包括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和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马拉巴尔演习,一系列联合军事演习,与对话同时举行。所有军事和外交安排都被视为对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断增长的回应。中国政府官员批评了对“四方联盟”的提及和讨论,并将其昵称为“亚洲版北约”。对此,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否认了中国的强硬言论,并明确表示印度从未有过“北约心态”。 关键细节-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提出建立一个由“四方联盟”组成的“亚洲民主弧”的想法。
- 正如我们所知,“四方安全对话”的缩写是QUAD。此外,该组织于2007年首次成立,并且所有四个国家一直合作到2008年。
- 在经过必要的谈判后,该对话于2017年11月得以恢复。
- 这个政府间安全论坛分布在地球的印度太平洋地区,有四个主要国家合作,即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利坚合众国。
- “四方+”的额外成员有三个国家:韩国、越南和新西兰。
在陆克文担任总理期间,由于澳大利亚对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持模棱两可的态度,四方联盟一度结束,澳大利亚退出了。在陆克文于2010年被吉拉德接任总理后,两国间的军事合作加强。因此,美国海军陆战队被部署在澳大利亚达尔文附近,可以俯瞰帝汶海和龙目海峡。马拉巴尔继续进行印度、日本和美国的联合海军演习。  2017年东盟峰会在马尼拉举行期间,以安倍为首的四国成员,包括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一致同意恢复四方联盟的建议,以便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南海地区,在军事和外交上共同对抗中国。成员国与中国之间感知的紧张关系常被认为会导致恐惧,一些评论员称之为一场新的冷战。 在2021年3月发布的一份题为《四方精神》的联合声明中,四方国家阐述了他们拥有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区和“以规则为基础的东海和南海海洋秩序”的目标。四方成员声称,这些对于反击中国的海洋主张是必要的。韩国、新西兰和越南出席了首次“四方+”会议,该会议是为了响应四方应对COVID-19的承诺而举行的。 QUAD的创建与终止创建- 2007年初,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向各方提出了建立“四方安全对话”的建议,在此倡议下,印度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携手,共同加入了一个正式的多边对话。
根据民主和平的理念,促成这四个国家之间建立防御安排的功劳归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该对话被认为旨在建立一个“亚洲民主弧”,并且未来还将吸纳更多国家加入,例如中亚国家、朝鲜半岛等。它应该“几乎包括中国周边的大部分国家,除了中国本身”。
 - 这项涉及大部分亚洲国家但不包括中国的计划导致一些批评者声称该对话是一种“反华举动”,而另一些人则称之为亚洲国家与美国合作,对预期的“中国世纪”发起的“民主挑战”。虽然“四方联盟”被视为“亚洲版北约”,但中国历来更倾向于上海合作组织。根据美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丹尼尔·特温宁的说法,取决于中国是否能成为亚洲的民主领导者,该协议“可能导致军事战争”或“为和平奠定持久的基础”。
中国的反对- 为了捍卫这项四方对话,中国在成员国之间举行任何传统会议之前,就已开始向所有成员国提出外交抗议。在印度、日本和美国在东京附近举行联合海军演习一个月后,澳大利亚总理约翰·霍华德于2007年5月在马尼拉与中国代表举行了四方联盟的首次会议,其他国家也出席了会议,这是切尼坚持的结果。
- 2007年9月,在孟加拉湾进行了更多的海军演习,包括澳大利亚的参与。随后,日本和印度于10月签署了进一步的安全协议,并在印度前总理曼莫汉·辛格访问东京期间得到了确认。此前,日本仅与澳大利亚签订过此类协议,而印度是第二个签署该协议的国家。
- 尽管布什政府发起成立“四方联盟”有助于改善其与新德里的关系,但这开始成为一个包围中国的计划。印度和日本之间签署的安全协议使中国更加不安,因为中国不在日本在亚洲的战略伙伴名单上。所有这些事件都导致了中国被孤立,东盟(ASEAN)也受到了影响,并且以华盛顿为中心的联盟正在亚洲蔓延的想法。
- 日本现任首相、接替安倍的麻生太郎,淡化了中国在印日协议中的重要性,该协议是在“四方联盟”成立后签署的,并表示“只提到了中国——我们不指望中国这样的第三方作为目标。”同样,印度外交部长西瓦·尚卡尔·梅农在没有具体提及中国的情况下辩称,两国之间迟迟未能达成防务协议的原因是印度与日本的贸易往来。
- 2008年1月,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前往中国之前会见了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在此期间,当被问及“四方联盟”时,他澄清了所有疑问:“印度不是任何所谓的遏制中国行动的一部分。”
陆克文时期澳大利亚的退出- 根据2007年堪培拉防务蓝图,澳大利亚渴望与美国达成防务协议,其动机是对中国军事开支和导弹能力的担忧。受到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桑迪·戈登的建议影响,因为在向印度出售铀时也考虑了类似因素,这似乎是美国支持的“对日益增长的中国”的制衡,然而,即使在协议开始之前,由于中国对“四方联盟”的愤怒,澳大利亚也开始感到不安。
- 凯文·陆克文上任总理后,在访问日本之前与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会面,并在此过程中安排了中澳两国(杨洁篪和斯蒂芬·史密斯)外长会晤,结果澳大利亚单方面宣布,将“不提议”四方伙伴之间的第二轮对话。
- 在澳大利亚国内,人们普遍认为这一决定是受中美关系不确定性的影响,并出现了一个问题:作为澳大利亚主要经济伙伴的中国,却没有作为澳大利亚战略伙伴的角色。尽管如此,陆克文担心地区冲突升级,并试图通过“亚洲太平洋联盟”来缓和冲突。
-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努力改善美印关系,印度和澳大利亚都对两国之间深化军事联盟的任何举动可能导致亚洲地区出现问题感到担忧。印度与中国之间持续紧张的原因是印度的一个省(即阿鲁纳恰尔邦)的争端,以及中国在藏高原部署核武器。
2017年东盟峰会- 2017年8月,日本邀请了“四方联盟”的前成员国,即印度、美国和澳大利亚,在11月举行的东盟峰会期间举行联合外长会议。
- 当时,安倍首相和唐纳德·特朗普会面,并决定走“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之路,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这一决定被视为对中国当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回应。
- 2017年至2019年期间,“四方联盟”成员国召开了五次会议。2018年在新德里举行的赖辛纳对话会上,四国齐聚一堂,标志着“四方联盟”及其安全结构的复兴。
 - 2019年,四国外长在纽约举行会议,提议改革QUAD。他们在曼谷也举行了类似的会议。次年夏天,日本、印度和美国邀请澳大利亚参加原定在马拉巴尔举行的协调海军演习,但因COVID-19疫情推迟。
- 2022年5月24日,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开幕致辞中表示,QUAD已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是印度太平洋地区“一股向善的力量”。
结论四方成员国在重塑“亚太地区”为“印度太平洋地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以发展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之间的跨区域关系,并且他们表示,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应对中国、中东和非洲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