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旅》摘要

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10 分钟

引言

E.M.福斯特1924年的小说《印度之行》被认为是作者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书探讨了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以及福斯特许多先前作品中讨论过的一个概念:既要与土地相连,又要活在自己的思想中。

A Passage to India Summary

这本书描述了当一位名叫阿德拉·奎斯特德的英国女士访问印度时,事态如何升级。她指控一位著名的印度男士阿齐兹医生在他们一起外出时袭击了她。同情阿齐兹的人之一是当地大学的校长塞西尔·菲尔丁。在审判期间,当阿德拉被传唤作证时,她犹豫了,对她的指控被撤销。阿齐兹和菲尔丁分道扬镳,但两年后他们试图重归于好。当他们在丛林中骑行时,一群巨石使他们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关于主题:《印度之行》探讨了后殖民和去殖民研究中的文明概念。福斯特经常使用“文明的”或“文明”来强调英国人和印度人之间的社会和文化差异。

在清真寺的聚会

年轻的穆斯林医生阿齐兹和他的朋友马哈茂德·阿里以及哈米杜拉叔叔坐在门廊上。他们抽着水烟,讨论着印度人和英国人是否可以成为朋友。阿齐兹收到了当地医院主管、民事外科医生卡伦德少校的消息,要求他尽快到卡伦德的官邸与他会面。阿齐兹骑上自行车,但爆胎耽误了他。当他到达时,卡伦德已经离开了。阿齐兹认为,这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座清真寺并走了进去,希望能找到平静和安宁。在古老建筑的微光中,他注意到了一位年长的女士。意识到她是英国人,并担心她可能不熟悉当地的风俗,他命令她脱掉鞋子。当他意识到摩尔夫人已经这样做了时,他很快就后悔自己的 outburst。他们开始交谈。阿齐兹了解到,摩尔夫人刚刚抵达印度。她在钱德拉普尔是为了看望她的儿子,城市治安官罗尼·希斯洛普。奎斯特德小姐,一位年轻的英国女士,陪同她前来。奎斯特德小姐在英国就认识罗尼,他们正在考虑结婚。

搭桥庆祝会

摩尔夫人和奎斯特德小姐对这种新的、陌生的文化很感兴趣。该市的行政长官特顿先生计划举办一个搭桥派对,以满足英国人和印度人体验“真实印度”的愿望。然而,派对失败了,因为双方需要沟通。只有奎斯特德小姐和摩尔夫人尝试与一些印度女士交谈。女士们的热情吸引了印度人,因为他们习惯了英国人对他们最坏的情况下也是轻蔑和鄙视的态度。

在与思想自由的菲尔丁先生(当地政府学院的院长)讨论时,奎斯特德小姐和摩尔夫人批评了她们同胞的傲慢。菲尔丁因为对她们自由的态度感到高兴而邀请她们喝茶。他们谈论了阿齐兹,菲尔丁也建议带上这位年轻的医生。

菲尔丁先生的茶会

菲尔丁的茶会以阿齐兹的首先到来开始。虽然他们从未见过面,只是互相听说过,但菲尔丁和阿齐兹一见如故。当奎斯特德小姐和摩尔夫人到达时,阿齐兹很快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用医学和印度的故事款待他的听众。他一时兴起,被自己随和的态度冲昏了头脑,突然邀请奎斯特德小姐和摩尔夫人到他家。两位女士接受了他的邀请。阿齐兹很震惊;他没想到她们会认真对待这个邀请,而且他的房子也无法容纳两位英国女士。古老的婆罗门戈德博勒教授来了。当菲尔丁带着摩尔夫人在学校里散步时,阿齐兹、奎斯特德小姐和戈德博勒讨论了马拉巴尔洞穴。阿齐兹建议他们去洞穴,而不是去他家。罗尼和他母亲以及奎斯特德小姐来接她们。他无视了两位印度人,这让阿齐兹很恼火。之前愉快的氛围很快恶化了。罗尼和女士们在尴尬的告别后离开了。

参与度

在车里,奎斯特德小姐和摩尔夫人指责罗尼的行为。她们指责他精英主义,而他则哀叹她们的无知。罗尼离开他母亲,和奎斯特德小姐去看马球比赛。当他们独处时,奎斯特德小姐告诉他她不会嫁给他。罗尼很沮丧,但尽量不表现出来。他们继续着他们激烈的辩论,直到当地一位富有的显要人物纳瓦布·巴哈杜尔进来。他慷慨友好地提出用他的新车送罗尼和奎斯特德小姐一程。在车的后座,罗尼和奎斯特德小姐靠得更近了,他们的手无意中碰到了。一只动物跑到了路上,导致汽车突然转向撞到了一棵树上。没有人受伤,但汽车需要修理。一位英国女士德里克小姐停下来,提出载罗尼、奎斯特德小姐和纳瓦布·巴哈杜尔回城。罗尼和奎斯特德小姐都鄙视这位自由散漫、有些愤世嫉俗的德里克小姐,他们共同的厌恶巩固了他们的关系。毕竟,当他们安全回到钱德拉普尔后,奎斯特德小姐和罗尼决定结婚。

马拉巴尔洞穴

一天晚上在俱乐部,奎斯特德小姐随意地对德里克小姐说,她想参观马拉巴尔洞穴。但阿齐兹医生似乎忘记了这次旅行。一个仆人无意中听到了她的评论,阿齐兹意识到他冒犯了等待他邀请的英国女士们。他迅速组织好一切,并竭尽全力确保其成功。在旅行当天,各方都不是特别兴奋,但他们还是出发了。阿齐兹担心印度混乱的倾向,他的担心得到了证实。当两位女士准时到达钱德拉普尔车站时,菲尔丁和戈德博勒教授却不见踪影。但是,当火车开动时,男人们出现了。摩尔夫人试图安慰心碎的阿齐兹,他认为这次旅行是一场灾难。火车经过短暂的航行后到达马拉巴尔。阿齐兹和女士们下车,受到一只巨大的、被涂上颜色的大象的欢迎。阿齐兹动用了他所有的关系才得到了这只早上的动物。女士们和阿齐兹骑着大象前往第一个洞穴,后面跟着仆人和感兴趣的当地人。奎斯特德小姐和摩尔夫人对她们的新环境不满意。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阿齐兹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话要说。当队伍停下来享用一些小点心时,他们的谈话变得更加亲密,每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奎斯特德小姐向阿齐兹寻求如何避免陷入英印女士中普遍存在的势利态度的建议。她的坦率和宽宏大量感动了阿齐兹。他告诉她她与众不同,永远不会压迫她。当他们进入洞穴时,仆人和镇民挤在他们身后,这让摩尔夫人感到头晕和不舒服。洞穴里的臭味、人群和可怕的回响让她感到恐惧。当她从洞穴出来时,她拒绝探索任何其他洞穴。

事件

阿齐兹和奎斯特德小姐在调查其他洞穴时把摩尔夫人留在了后面。在一位印度向导的帮助下,他们徒步走到一个巨大的洞穴。当他们散步时,奎斯特德小姐询问了阿齐兹的家庭情况。他起初很高兴回答,但当她问他是否有多个妻子时,他感到震惊。他走进附近一个洞穴的洞口抽支烟,整理思绪。奎斯特德小姐慢慢地跟着他,走进了洞穴,不知道她已经惹恼了他。阿齐兹询问奎斯特德小姐的下落,但向导只是含糊地指向各个出口。他们叫她的名字,但没有人回答。

阿齐兹听到一辆汽车驶近,看到奎斯特德小姐正在和车上的乘客交谈。阿齐兹回到营地,把摩尔夫人和其他仆人留在了后面。在一个洞穴的入口处,奎斯特德小姐的望远镜吸引了他的目光,皮带已经断了。他捡起望远镜,然后继续前往营地。令他高兴的是,菲尔丁和戈德博勒已经到了,他们从德里克小姐那里搭了便车。

然而,德里克小姐和奎斯特德小姐却不见踪影。德里克小姐的司机很快告诉大家,两位女士正在返回钱德拉普尔。菲尔丁对这突如其来的离去感到担忧。他问阿齐兹奎斯特德小姐是如何以及为何离开的。但阿齐兹坚称他们是友好分手的,并且他看到奎斯特德小姐和德里克小姐一起上了车。

指控

奎斯特德小姐指控他在洞穴里对她进行了性侵。菲尔丁立即去与当局交谈,但没有成功。据地区警察总监麦克布莱德先生说,奎斯特德小姐认为阿齐兹跟着她进入了一个洞穴,并试图攻击她。她用她的野外望远镜击退了他,弄断了带子并逃跑了。警察在阿齐兹的口袋里找到了他的野外望远镜。

这件事已经传开了,英国社会感到不安。只有菲尔丁认为阿齐兹是无辜的,这给他带来了同胞的蔑视。这件事证实了他们对他们最深的担忧和偏见。随着对阿齐兹的指控越来越严重,气氛变得几乎狂乱。卡伦德少校在一次俱乐部会议上说,阿齐兹精心策划了这次袭击。他甚至暗示阿齐兹付钱给戈德博勒以确保菲尔丁迟到赶不上火车。菲尔丁没有上当,但当罗尼到来时,情况变得更糟。每个人都站起来表示支持,除了菲尔丁,他想澄清他仍然认为阿齐兹是无辜的。特顿感到尴尬和愤怒,要求菲尔丁道歉,但他拒绝了。特顿要求他退出俱乐部。菲尔丁与哈米杜拉、马哈茂德·阿里(一名律师)和纳瓦布·巴哈杜尔合作制定防御策略。一位著名的反英律师阿姆里特拉奥被选中处理阿齐兹的案件。

摩尔夫人的不满

摩尔夫人从马拉巴尔洞穴出来后变成了一个改变了的女人,愤怒而病态。她不认为阿齐兹有罪,当罗尼为她争取到下一班回英国的船上最后一个座位时,罗尼松了一口气。奎斯特德小姐仍然精神崩溃。她开始怀疑自己,但当她试图与罗尼讨论她的问题时,他粗暴地拒绝了她的担忧。对他来说,这个案子很明显,阿齐兹的罪行已经成立。奎斯特德小姐太虚弱和迷茫,无法提出要求。

案件

在钱德拉普尔,气氛变了。人们在法庭前抗议,英国人正在为可能的对抗做准备。由于罗尼的参与,一位名叫达斯的印度人负责诉讼程序。因为他是罗尼的下属,英国人相信他会做出对他们有利的裁决。在法庭上,以卡伦德为首的英国人试图控制诉讼程序。但令人惊讶的是,达斯拒绝合作。在恢复平静后,奎斯特德小姐出庭作证。当她讲述她的故事时,她的思绪回到了在洞穴里的那一天。当麦克布莱德问阿齐兹是否跟着她进入了洞穴时,她犹豫了一下,最后回答说他没有。她为阿齐兹开脱罪名,并撤销了对他的指控,这让英国人大为懊恼。

后果

钱德拉普尔爆发了骚乱,摩尔夫人,这个洞穴里公正而缺席的第三方,在印度人中成为一个永恒的传奇,成为他们胜利的化身。他们在街上高喊:“Esmiss Esmoor!”英国社区排斥了奎斯特德小姐,因为他们觉得她背叛了他们。她到菲尔丁的学院寻求庇护,在他出差期间,他提出让她留下来。菲尔丁已经开始钦佩奎斯特德小姐的坚韧和诚实,他试图说服阿齐兹原谅奎斯特德小姐,不要寻求赔偿。当印度人得知摩尔夫人回家途中去世时,他们认为这是众神对罗尼的报应。罗尼掩饰自己的羞愧,专注于维持钱德拉普尔的秩序。奎斯特德小姐回到英国。菲尔丁不久后也去了英国。阿齐兹认为菲尔丁陪奎斯特德小姐去英国是为了娶她,并且只是说服他不要起诉她要求赔偿损失。

两年过去了

通过他与毛乌的教育部长戈德博勒的关系,阿齐兹已成为毛乌大君的主要医生。当菲尔丁离开时,阿齐兹决定他不想再与英国人有任何关系,尤其是菲尔丁。有一天菲尔丁来到毛乌时,阿齐兹冷漠而疏远。即使他得知菲尔丁娶了摩尔夫人的女儿斯特拉而不是奎斯特德小姐,他也没有立刻软化下来。他仍然不喜欢菲尔丁与奎斯特德小姐的友谊。然而,他只能短暂地保持这种态度,他们又恢复了以前的熟悉。尽管如此,阿齐兹的政治观点已经改变,他现在希望印度独立。他觉得只有这样,他和菲尔丁才能真正成为朋友。

关于《印度之行》的常见问题

A Passage to India Summary

问:为什么《印度之行》中的符号具有它们所具有的含义?

答: 阿德拉将这只鸟解释为理解印度是多么困难的象征。就像她认为自己了解印度的任何事情一样,它会改变或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只绿色的鸟代表了印度的混乱。

问:在小说《印度之行》中,清真寺代表什么?

答: 清真寺宁静的美,光与影的融合,表达了对上帝与印度合一的信仰。它也象征着不同种族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友情和理解。

问:在《印度之行》中,分离扮演了什么角色?

答: 根据莱昂内尔·特里林的说法,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围栏和障碍的分离无处不在”。每一种联系都建立在种族不同于性别、文化不同于文化、人不同于他自己的观念之上。

问:《印度之行》的三个部分代表什么?

答: 《印度之行》分为三个部分:清真寺、洞穴和神庙。每个部分都侧重于叙事中的不同情感或方面。第一部分向读者介绍了书中的主要主角,英国人和穆斯林。

问:《印度之行》的最后一部分暗示了什么?

答: 根据书的结论,在印度历史的这个时刻,阿齐兹和菲尔丁不可能成为朋友。在最后一章的开头,阿齐兹和菲尔丁向对方宣称他们“又成了朋友”。他们开始他们的骑马之旅,希望能重燃他们的友谊。


下一主题自由之诗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