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携手》摘要

17 Mar 2025 | 6 分钟阅读

《最后一次一同骑行》(The Last Ride Together)是著名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创作的一首诗,首次发表于1855年的**《男人与女人》(Men and Women)**诗集中。《最后一次一同骑行》共包含10个诗节,主要围绕**爱情与失落**等主题展开。这首诗采用独白体的形式,反映了被拒绝的恋人(其恋情即将结束)所表达的**明显情感和感受**。诗的标题暗示了他们在关系结束前的最后一次活动。诗人想借此表达他对恋人给予他的时光的感激和满足,并希望珍藏和欣赏那些难忘的时刻。诗中也带有一丝乐观主义,平衡了**爱、悲伤和苦涩**的感觉。

The Last Ride Together Summary

诗歌摘要

在第一节中,叙述者**指责命运**导致了他的浪漫关系的终结。他悲叹自己付出了所有努力来挽救这段感情,但恋情的结束似乎已成定局。尽管遭遇挫折,他仍表达了对与这位女性共度的时光的**欣赏、爱和感激**,并祝福她的名字。他请求珍藏并铭记与爱人共度的回忆,并**恳求在分别前进行最后一次骑行**。

诗的第二节强调了女性的反应,她带着**带着一丝怜悯的骄傲**看着他。叙述者将她的回应比作生死攸关,进一步突显了在爱情和激情问题上的重大赌注。最终,她答应了,这对恋人有了最后一次的骑行,然后就分开了。

第三节强调了这次骑行的美好时刻。叙述者这次的情感更加充沛,突出了大自然的美景;他被周围的环境所吸引,被激情所激励,被她触碰他时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所淹没。
The Last Ride Together Summary
她给予他的比他预期中的还要多,他非常感激她的存在。

诗的第四节探讨了勃朗宁对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叙述者决定**摆脱过去的行径,并努力让他的未来变得辉煌**而美好。他强调,猜测过去是没有意义的,也没有任何意义。事情可能好也可能坏,他专注于享受和保留当下的时刻。

诗的第五节继续了第四节的主题,将其与那些试图得到某物却未成功过的其他男人进行比较。在他死后,他接受了自己的失败,并希望在天堂能有一个美好而愉快的未来。

诗的第六节阐述了一个哲学思想,即致力于爱的生活比物质财富能提供的任何满足感都更有价值。本节使用了许多**类比和典故**来证明他的观点,例如,将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比作可以获得的皇冠。它还将许多其他人的生活进行了比较,例如**士兵、政治家和恋人**。最后,叙述者得出结论,恋人的生活是最重要的。

在诗的第七和第八节中,将恋情与一位伟大诗人与雕塑家的爱进行了比较。叙述者**赞美了这些工匠的天赋**。例如,诗人的作品创造了韵律和节奏,而雕塑家则花费一生将非凡之物从某物中雕刻出来。后来他又将作曲家比作将音符串联起来。他将这些艺术比作他为心爱之人付出的生命岁月,试图从结合中创造出宏伟的东西。

在第九节中,叙述者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感到惊讶,并承认他不知道如果他们一直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他表现出**一种遗憾**,即必须在这里结束,但他也承认自己已经尽力了,并指出他与爱人共度的生活离他遥远,如同天堂。

诗的最后一节开始回到爱人身上,他看着她,注意到她一言未发。他想象着如果这次**骑行能永远持续下去**会发生什么。诗在这里以对这一刻永恒的期盼而达到高潮。

主题

诗歌的主题是**生命、时间、精神、爱、永恒和肉体**。但在这首诗中占主导地位的主题是爱。这首诗揭示了爱的不同方面。诗人通过叙述者随诗歌节奏变化的态度,展现了爱的许多层面,如**肉体之爱、永恒之爱和无私之爱**。起初,叙述者谈论让他重焕活力的肉体之爱。然后,转向不属于过去或未来的无私之爱。它存在于当下的时刻。随着诗歌的推进,爱达到了永恒之爱。叙述者表达了他与爱人永恒骑行、超越生死界限的深切愿望。

文学手法

  • 夸张: 最亲爱的
  • 拟人: “我的心完全升起,为你祝福。”
  • 头韵: 深邃的黑眼睛
  • 矛盾修辞: 喜悦与恐惧
  • 称谓: “充满希望的过去”

什么是戏剧独白?

这是另一种诗歌形式。这些诗歌具有戏剧性,并带有**戏剧化特质**。诗歌旨在被更广泛的听众阅读。选择这类诗歌的想法是通过角色的言语来展示他们的观点。然而,有趣的是,**角色所展示的观点,并不完全是诗人自己的观点**。一些戏剧独白诗人包括**罗伯特·勃朗宁、阿尔弗雷德和丁尼生勋爵**。

关于作者:罗伯特·勃朗宁

他于**1812年5月7日**出生在伦敦,于**1889年12月12日**在威尼斯去世。他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以其**戏剧独白大师级技艺**和心理肖像画而闻名。他最杰出的作品包括**《戒指与书》(The Ring and the Book, 1868-69):一部关于罗马谋杀案的12卷本故事。

寿命

他的父亲曾在伦敦英格兰银行担任职员,勃朗宁接受的正规教育很少。他从父亲那里获得了**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基础知识**。他曾就读于伦敦大学,但在半个学期后辍学。他曾与俄国总领事**乔治·德·本克豪森**一起前往**圣彼得堡(1834年)**,并两次短暂访问意大利(1838年和1844年)。在他1846年之前,父母一直与他同住,1840年之前住在坎伯韦尔,1840年之后住在哈彻姆。他在1832-1846年间创作了他的早期诗歌和大部分戏剧。

勃朗宁的第一部作品**《保琳娜:告白片段》(Pauline: A Fragment of Confession)**是一部包含他许多激情和焦虑的独白。它受到了一些赞赏,但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批评并攻击它利用了**他的情感和暴露**以及他“强烈而病态的自我意识”。密尔的批评影响了勃朗宁的诗歌,他不再在诗歌中坦露自己的情感,而是开始以更客观的方式写作。

1845年,他受到**伊丽莎白·巴雷特**的影响,他的个人生活受到了深刻影响。她比他年长一些,而且**健康状况不佳**。伊丽莎白·巴雷特当时已在诗歌界小有名气。他们相爱并私奔到意大利,在那里他们愉快地生活,直到她于1861年去世。这段时期对于勃朗宁夫妇来说是极具创作力和和平的。他最喜欢的书**《男人与女人》**就是在那时创作的。后来,又出版了一部杰出的戏剧独白集《戏剧人物》(Dramatis Personae)。

在他挚爱的妻子去世后,勃朗宁返回伦敦,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他成为了一位公众人物,并享受着大都市的社交生活。勃朗宁已获得了**不可磨灭的声誉**和全球性的追随。

热门作品

  • 戏剧人物
  • 我的公爵夫人
  • 男人与女人
  • 戒指与书
  • 哈姆林的吹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