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雅·安吉洛的《笼中鸟》摘要与分析

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7 分钟

引言

美国诗人玛雅·安吉洛以其自传体著作而闻名,《笼中鸟》就是其中之一。该诗最初于1983年收录在《Shaker, why don't you sing?》诗集中。这首长诗探讨了人类对自由的渴望。

玛雅·安吉洛的一生是对所有黑人及其在历史上争取自由和反抗各种剥削的斗争的致敬。这首诗运用了普遍的鸟类意象来讲述这个故事。

这首诗共六节,38行。诗歌没有特定的结构,大部分采用自由诗体。

Caged Bird Summary & Analysis by Maya Angelou

诗人生平

玛雅·安吉洛是一位作家和活动家,曾担任有轨电车售票员、舞者、编辑、教育家、讲故事者和演员等多种职业。她于1928年出生,原名玛格丽特·约翰逊。1970年,她出版了自传《我为何知道笼中鸟歌唱》,书中勇敢地讲述了她遭受歧视的经历。作为美国最知名的作家之一,玛雅·安吉洛于1993年在比尔·克林顿的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了自己的诗歌《清晨的脉搏》。她是第一个剧本(Georgia, Georgia)被制作出来的黑人女性(1972年),并因在《根》(Roots)中的表演而于1977年获得艾美奖提名。1993年上映的电影《诗意正义》(Poetic Justice)收录了安吉洛的诗歌。她还出演了电影《这里没有孩子》(There Are No Children Here)和《如何制作美国被子》(How to Make an American Quilt)。她于2014年去世,享年86岁。

每节诗的解释

第一节

诗歌开头几行描绘了一只鸟“乘风而上”,展现了它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景象。它顺风而下,来到风平浪静的地方,河流的流动也随之停止,它悬停在风起的地方。它将翅膀浸入橙色的阳光海洋。

这只鸟的心情非常平静。它可以自由地随心所欲地移动。它“敢于占领天空”,因为它完全没有束缚。它唯一的家就是整个天空。

第二节

玛雅·安吉洛通过描绘一只笼中鸟来对比诗中的场景。被困的鸟徒劳地试图逃出牢笼。笼子很小,象征性的栏杆代表着愤怒。笼中的鸟似乎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渴望摆脱困境。然而,笼中鸟却无法看到外面。

它的翅膀被剪断,意味着它的自由被剥夺了。翅膀与飞翔有关,而飞翔又与自由相关。当说“他的翅膀被剪断”时,意味着它的自由被粗暴地剥夺了。即使它想飞,也飞不了,脚也被绑住了。

一只被束缚在地面的鸟,与它本应自由飞翔的天性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这只鸟已被疏远。然而,最重要的是,这只被囚禁的鸟“张开喉咙歌唱,尽管处于这种绝望的境地”。它在生活中的幸福和成功仅限于此。

第三节

笼中鸟用颤抖的声音说话。它在歌唱自由,而它却不拥有自由。自由是它遥不可及的渴望,它想象着自由。所以它歌唱自由。它的声音反映了它的焦虑。它从未体验过自由,但它渴望独立地体验它。在其他人被激励去梦想自由的斜坡上,它的歌声在远处可以被听到。笼中鸟所唱的并非忧伤,而是自由、鼓舞和乐观。

第四节

另一方面,自由的鸟儿享受着它的自由。它喜欢在贸易风吹过树林时飞翔。这里的“叹息的树”可能与风穿过树叶发出的声音有关。树木缺乏自由,就像笼中鸟一样,同样被“束缚”在地面上。

自由的鸟儿看到一条大肥虫将是它的食物。它在独立中感到自豪,并将整个天空视为自己的王国,因为它有风拂过羽毛,脚下有水和大地,整个天空都与它同在。诗人通过“将天空命名为自己的”这句话,想要传达鸟儿认识到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主宰。在这里,天空是宇宙的隐喻。

第五节

然而,笼中鸟知道自己没有在天空中翱翔,它不自由,而是囚犯、阶下囚。因此,它“站在梦想的坟墓上”。它知道自己通过自由翱翔来体验自由的希望是徒劳的。它已经放弃了寻找自由。它的灵魂“在噩梦般的尖叫中哭喊”。这比噩梦更糟糕,更令人同情。尽管翅膀被剪断、脚被绑住,这只鸟仍然张开喉咙歌唱。它渴望克服一切障碍。它的旋律承载着一丝微弱却炽热的乐观。

第6节

作为一节诗反复出现的主题,解释了鸟儿对追求自由目标的坚定不移的决心。被囚禁的鸟儿决定歌唱,因为这是唯一可获得的、不受限制的自由。它的翅膀被剪断,脚被绑住,但它的脖子还没有被扼住。诗人对此感受深切,因此选择了《我为何知道笼中鸟歌唱》这个标题。

这可以被看作是诗人发出的行动号召:即使面对更强大者试图压制弱者的意愿,也要勇敢发声,表达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永不放弃!

《笼中鸟》:分析

玛雅·安吉洛的《笼中鸟》是一首抗议诗,强调了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差距。它展示了在美国种族歧视的历史中,黑人是如何被压迫的,而白人却享有自由。这首诗运用了强有力的拟人、象征和隐喻来让读者了解种族主义习俗和法律的现实。

诗歌将黑人比作笼中的鸟(第15行),“愤怒的栏杆”(第11行)让它很少看见外面。这种隐喻的使用突显了黑人美国人所面临的可怕境况,他们似乎生活在监狱里,墙壁阻碍了他们实现目标。诗歌的第1-4行通过将白人比作自由的鸟儿,在风中翱翔,顺流而下直到水流停止,来形成对比。这种隐喻强调了白人美国人在社会中无拘无束地生活的幸福。他们如此自由,以至于他们甚至可以“占领天空”,这表明了他们相对于宇宙中其他所有物种的优越性。这些对比有效地突出了黑人和白人在隔离等种族法律面前所经历的不同现实。

此外,安吉洛还在诗中运用象征手法来揭示美国社会的不平等程度。“一根肥肥的虫子”(fat worms)在“明亮的黎明草坪上”(bright dawn lawn)等待着自由的鸟儿,这是在第四节中用来影射白人美国人拥有丰富选择的。这些意象代表着他们更美好的未来、更多的工作机会、教育机会和职业前景。在隔离时期,白人美国人可以轻易地获得这些机会,特别是法律和法规都在他们一边。第四节的最后一句表明了白人离获得这些机会有多近,特别是被“命名为自己的”(named their own)。然而,“肥肥的虫子”对黑人来说意义不同。他们有一个“梦想的坟墓”(grave of dreams)站在上面。因此,他们发出“噩梦般的尖叫”(nightmare scream)(第5节)。这种对黑人机会的令人沮丧的描绘暗指非洲裔美国人机会有限且稀少,尽管他们努力取得成功,却仍然被种族主义习俗在学校、工作场所、政治、商业领域、社交场合以及美国生活的其他方面所边缘化。他们实现成功、获得权势职位、过上幸福生活的希望破灭,如同墓地里的尸体。

最后,玛雅·安吉洛的诗歌传达了一个信息:种族不公是一种真实的人类体验,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黑人和其他一些少数族裔在社会许多领域受到限制,包括教育、就业和职业发展。事实证明,黑人被绑住了脚,翅膀被剪断(第2节)。种族少数群体在公交车和公共厕所被当作二等乘客对待。白人和有色人种之间的差距剥夺了人们舒适生活的机会,导致贫困、缺乏自决权和低自尊。

这首诗还讨论了黑人美国人如何用颤抖的颤音歌唱,同时渴望地眺望着远处的山丘(第3节)。这种表达方式代表了在他们想要被听到时寻求帮助的最直接方式,类似于早期面向上帝祈祷的吟唱。黑人通过歌唱、说话和写作来表达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希望远方有人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诗歌中使用的拟人手法有效地突出了种族主义和隔离的个人情感体验。

玛雅·安吉洛的《笼中鸟》这首诗有力地传达了对隔离时期美国社会黑白之间不平等现象的抗议信息。它反映了在那段可怕时期普遍存在的情感,并将黑人的压迫与白人的自由进行了对比。这是一首有力的诗歌,呼吁纠正历史上的错误,并通过重要的隐喻、拟人手法和意象向读者传达了生活在种族主义社会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