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摘要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10 分钟 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探讨了太宰治终生与疏离、虐待和自我接纳的斗争。 ![]()
人物列表在《人间失格》中,太宰治、父亲、竹一、堀木正雄、常子和良子是最重要的主角。 1. 太宰治 雄心勃勃的艺术家太宰治被父亲虐待,并感到与他人格格不入。 2. 父亲 父亲施暴,不支持太宰治追求艺术的愿望。 3. 竹一 太宰治和竹一是高中同学,都喜欢西方艺术。 4. 堀木正雄 一个名叫堀木正雄的朋友向太宰治介绍了更多的世俗兴趣,他认为太宰治对常子的死负有责任。 5. 常子 常子和太宰治最终同意自杀,这是由于他们共同的痛苦。 6. 良子 良子是太宰治的妻子,年仅十七岁。 总结在小说《人间失格》中,主人公太宰治是一个抑郁的年轻人,经历过性侵犯、贫困、毒瘾和自杀,他觉得自己与他人格格不入。故事由一个未知叙述者开头和结尾,他只通过图像和日记了解太宰治。叙述者在序言中提到太宰治照片中令人恐惧的空虚经历。 太宰治小时候对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是,他与周围的人不同。他承认自己从未经历过饥饿,并且需要一些社交行为的解释。太宰治害怕他人,因为他认为自己无法正确理解人们最简单的愿望。为了促进与他人的关系,他创作了一个漫画角色。 在他父亲例行东京之行的前一晚,他和兄弟姐妹们聚集在客厅。父亲问孩子们想要什么礼物,并记在笔记本上。太宰治无法回答,因为他没有什么可渴望的,也不想让父亲失望。他的父亲推荐了一个舞狮面具,但当太宰治沉默以对时,他的耐心和好脾气很快就消失了。 害怕父亲的愤怒,太宰治在半夜寻找父亲的笔记本,写下最后的留言,并让父亲高兴。尽管太宰治在公开场合表现得滑稽,但他真实的本性恰恰相反。他非常清楚女仆和男仆对他进行性虐待,但他不认为建议任何人会改变任何事情。 高中生竹一说,太宰治的一次滑稽摔倒是一个故意的失误。太宰治担心自己被揭穿是个骗子,因此试图与竹一好好相处。在一个雨天,太宰治成功地把竹一拉到了他家。太宰治治疗竹一因雨引起的耳部感染。竹一不自在地赞扬太宰治,并向他保证很多女孩都会被他吸引。 竹一递来一幅梵高自画像的复制品,称之为“鬼魂的画像”。出于好奇,太宰治给竹一看了莫迪利亚尼作品的画册,竹一非常高兴。太宰治意识到,通过诚实,艺术可以描绘出人们黑暗和受伤的一面。他开始创作多幅自画像,只给竹一看,竹一宣称太宰治将来会成为一位著名的画家。 尽管太宰治想上美术学院,但他的父亲却把他送进了一所东京的大学,在那里他将接受公务员培训。太宰治经常决定逃课去阅读、绘画或去本乡的艺术课。他在艺术课上认识的享乐主义者堀木,让他爱上了酒精、香烟和妓女。他还把太宰治带去参加一个秘密的共产主义会议,太宰治经常参加,因为他喜欢那里的气氛。太宰治在东京的住处结束后,他的父亲卖掉了房子。搬入宿舍后,太宰治发现他需要帮助来管理自己的钱。他转向当铺和乞讨信,但钱仍然不知所踪。学校随后通知了太宰治的父亲他缺课的情况。 这时,他在一家银座的咖啡馆遇到了女招待常子。常子请他喝酒吃差劲的食物后,带他回家。常子明显的痛苦感动了太宰治,他们共度了一个美好的夜晚。但太宰治因为对“巨大的快乐”感到不安而离开了常子。一个月后,他带着一个醉醺醺的寄生虫堀木回到了咖啡馆。堀木最初想亲吻常子,但在仔细看过她可怜的样子后,他被吓退了。太宰治出于怜悯而激动,一直喝酒直到昏睡过去。第二天醒来,他发现自己在常子的房间里,常子提议两人一起自杀。太宰治迅速笑了。 他们同时跳入水中,但只有太宰治活着回来。太宰治的自杀企图激怒了他的家人,但太宰治只关注常子。出院后,他被警方问话。为了让他放心,他打电话给他的一个叔叔,他称他为“比目鱼”。他假装咳血,他们把他带到地方检察官那里接受检查。地方检察官识破了太宰治的欺骗,让太宰治想起竹一。太宰治因为自己的羞耻感到尴尬。 从大学退学后,太宰治搬到了比目鱼的房子,在那里他无法离开。当比目鱼问他想做什么时,太宰治回答说想当一名画家。第二天早上,太宰治逃到了堀木家,却遭到了敌意。在那里他遇到了寡妇静子,静子雇太宰治当漫画家,并让他和她及她的孩子们住在一起。他因日益恶化的悲伤最终离开了静子。 他在一家香烟店遇到了年轻的处女良子,良子劝他戒酒。他们结婚了,并短暂拥有了一个家庭天堂。堀木的拜访,鼓励太宰治重新酗酒,很快就结束了他们的幸福。一天晚上,当堀木和太宰治玩着将名词分类为“滑稽”或“悲剧”的游戏时,他们看到良子被一个朋友性侵犯。这场悲剧将良子变成了恐惧而胆怯的废物。最后,太宰治服用了安眠药,被送往医院。出院后,他衰弱的健康促使他寻找一家药店,在那里他购买了一些毒品和吗啡。 尽管有人告诉他吗啡不像酒精那么糟糕,但他很快就上瘾了。由于他的依赖性,他的债务增加,他被迫乞求更多的吗啡剂量。他决定再也受不了了,于是写信给父亲寻求帮助以戒除毒瘾。相反,比目鱼和堀木来看他,并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出院后,太宰治得知父亲已经去世。他搬到乡下休养,由他的哥哥雇佣的一位老妇人照顾。 在序言中描述太宰治照片的同一位匿名叙述者也为结尾提供了旁白。据叙述者说,在去看一位老朋友的途中,他遇到了一位老朋友——京桥一家酒吧的老板娘,这家酒吧是他战前去过的。尽管他从未见过这位艺术家,老板娘还是把太宰治寄给她的日记和照片给了叙述者。第二天,叙述者要求借阅他整晚都在读的笔记本。当叙述者问他读太宰治的日记时是否哭了,老板娘点头同意。她反驳说他们没有哭,只是因为太宰治的结局,她才认为人类是无用的。然而,她认为太宰治是一个很棒的人。 人间失格的主题罪与罚、自我与社会、父子关系是《人间失格》的主要主题。 1. 罪与罚 良子,太宰治的妻子,被他们的一位熟人性侵犯,太宰治奇怪地认为施暴者并不重要。相反,他考虑良子是否应负责,以及他是否仍有权谴责她。他的行为带有厌女症的成分,但太宰治最终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甚至没有责怪良子。 这次经历说明了太宰治挥之不去的回忆和罪恶感的真正根源。因为在这个特定案例中,他有机会阻止袭击却选择了不作为,所以太宰治感到非常糟糕。正如他所说,他“没有权力”或“愤怒的面具”,他意识到这是个人缺陷的结果。因此,他感到羞愧。但读者可以推断,由于他从小就一直在与罪恶感和羞耻感作斗争,他对这次袭击的反应可能与他过去对虐待的感受相似。他问上帝:“不反抗是罪吗?”但他很清楚,他谈论的是他自己,而不是良子。 因此,太宰治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也导致了他对报复的迷恋。这种担忧很容易被视为太宰治试图弥补他给他人造成的伤害。有趣的是,书中并没有惩罚——不仅对太宰治,也对他周围的坏人。 太宰治思考“罪”的反义词,想到了“惩罚”。他认为罪与法律或警察无关。 然而,罪与实际的惩罚可能是相互排斥的。尽管故事中有罪、法律和警察,但没有任何惩罚。如果罪等同于惩罚,那它又是什么呢?如果罪是罪犯不知道而受害者知道的事情(就像太宰治责怪自己和良子,尽管她们被性侵犯)。也许惩罚可以通过让罪犯意识到其罪行的严重性来证明受害者的清白。 当太宰治谈论他对上帝的信任时,他提到了他的惩罚,他相信这一点。这可能被解释为一种真诚的祈祷,而不仅仅是复仇的愿望。理论上,看到一些关于已发生坏事的确认可能会帮助太宰治减轻罪恶感和羞耻感。毕竟,他声称在警察局被捕时感到安慰和愉悦。 2. 自我与社会 太宰治对脸部象征的运用,以探索自我与社会,尤其有效。在书的序言中,叙述者反思了太宰治脸部神秘的特征,它们令人遗忘,无法传达一个人的脸。一方面,这部分支持了太宰治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生物,天生就没有与他人互动或成为一个人的能力。另一方面,这张脸也指向了另一种解释,那就是真正的悲剧:太宰治并非未能成为一个人,而是未能得到承认。因此,本质上,脸的丢失或变形剥夺了一个人的尊严,因为脸是社会和道德尊严的标志(也用于成语“保住面子”或“无颜面对”)。这意味着要经历羞辱、罪恶和虐待。 脸也是一个人的面具,它调节所有社会关系;太宰治丑陋的脸的描述是其社交缺陷的隐喻。他无法共情或接受人际爱的可能性。此外,他无法与他人建立自己的身份或个性。 尽管脸部缺失和变形,太宰治并未完全失去希望。他在文森特·梵高和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画作中扭曲的面孔中找到了慰藉,他称之为“鬼魂”,或者说是道德存在似乎已经完全消失的人。看到这些画作后,他领悟到,用他的话说,“在……人类……的反复伤害和恐吓之后……将这些怪物描绘成它们出现的样子。”有一段时间,太宰治在绘画,专注于自画像。他找到了一种方法,哪怕只是一瞬间,重新找回他失去的脸。 3. 父子关系 在整个叙述过程中,太宰治的父亲保持着一种不显眼但持续的存在。奇怪的是,太宰治无法提及或甚至暗示过去发生过什么。他只提到了一次童年时期与父亲的互动,而没有讨论其他场合。相反,读者不得不仅凭太宰治的情感来推断可能的情况。太宰治在与他人交往时过于警惕的态度,与他对父亲的警惕反应相似。他表现出担心周围的人会爆发暴力——他们随时准备动手。 太宰治确信自己天生就有社会道德缺陷,上帝不在乎儿子不尊重父亲,并且所有人都对他生气都是合理的。京桥的酒吧老板在书的结尾暗示太宰治的父亲应该为太宰治的饮酒负责。无论这是否真实,都很难否认太宰治的父亲在他的性格形成以及他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结论津岛修治的小说《人间失格》探讨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主人公太宰治故事的单一主题。书中探讨了存在主义的虚无主义方面,可以将津岛的书归类为与阿尔贝·加缪和让-保罗·萨特的作品相似的存在主义作品。小说中的事件与作者的经历密切相关,这使得这本书本身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异化在书中作为其中心主题之一而占据突出地位。个人和他所生活的社会之间持续存在冲突。 太宰治很早就发现人们是不诚实和欺骗的。例如,他父亲的朋友们认为他父亲安排的政治集会很可笑。他们在父亲背后这样说,但在父亲面前又称赞他。太宰治的艺术作品也体现了这种二元性。他为取悦他人创作了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但为自己创作了漫画形象。小说展示了公共领域和私人世界之间的对比。内外自我的二元性强调了与人类分离的观念。 下一主题《如今落叶纷飞》摘要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