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羔》摘要与分析

17 Mar 2025 | 5 分钟阅读

总结

威廉·布莱克于1789年在他的《天真之歌》诗集中发表了著名的诗歌《羔羊》。它探讨了与创造、纯真以及神圣对自然界的影响相关的问题。

这首诗包含一系列用直白语言向羔羊提出的问题。诗人首先问羔羊它的创造者是谁,想知道是谁创造了它并赋予了它如此善良、慈爱的天性。通过强调羔羊的特征,如它柔软的羊毛和欢快、天真的咩咩叫声,这首诗突出了一个仁慈创造者的形象。

随着诗歌的继续,诗人思考羔羊在创造中的位置。他们将羔羊与溪流和太阳等其他自然事物联系起来,强调了上帝创造的和谐与优雅。

诗歌的结尾,诗人告知,创造羔羊的正是耶稣基督,羔羊也被称为“上帝的羔羊”。羔羊被用作隐喻,来描绘基督的仁慈、纯洁和自我牺牲。诗人打了一个比方,说万物的创造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孩子,象征着神圣存在的纯洁和简单。

诗歌《羔羊》体现了布莱克对存在于万物中的善良和神性的信仰。它强调所有生物与其创造者之间的联系,并赞颂纯真的美丽。这首诗经常与《老虎》一起阅读,《老虎》是一首相伴的诗,探讨了生活的矛盾方面和创造的复杂性。

分析

The Lamb Summary and Analysis

第一节

“羔羊”是一首有寓意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赞美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他像羔羊一样温柔温顺,像孩子一样纯洁无邪。小男孩问羔羊,是否知道是谁赐予它生命,赋予它在河边和草地上吃草的能力,并赐予它生命。小男孩问它是否知道是谁给了它闪亮丝滑的羊毛作为衣裳,是谁给了它让山谷充满欢乐的美妙声音。

在威廉·布莱克的诗歌《羔羊》的第一节中,想和羔羊说话的孩童简要地描述了他眼中的小动物。羔羊被赐予了生命,能够在溪边和草地上觅食,拥有闪亮的丝滑羊毛作为衣裳,以及甜美的歌喉,让山谷充满欢乐。它知道是谁创造了它吗?在诗歌的开头,同一个问题被反复提出。小牧童问羔羊是谁创造了它,并且想知道它是否知道。小男孩好奇地想知道是谁赐予了羔羊生命,并在它居住在草地另一边、靠近河流的地方时照顾它。他还问羔羊是谁给了它一件舒适的身体覆盖物(衣裳),这是最柔软、最蓬松、最闪亮的,问它从哪里得到的。

在这里,读者们可以真实地看到一只羔羊。诗中,天真的孩子不断地问羔羊:“是谁创造了你?”孩子还问羔羊是谁赋予了它如此美妙的咩咩叫声,让邻近的山谷充满悦耳的声音。孩子的纯真,是布莱克寻求真理的第一步,使这一节尤为突出。

“天真之子凭直觉生活,享受与自然的自发交流,并在万物中看到神性。”

第二节

诗歌的第二节中,羔羊、基督和孩子被联系起来。因为基督像羔羊一样温柔谦卑,所以他也被称为羔羊。基督作为上帝之子降临世间时,也曾是个孩子。在这首诗中,孩子像对待另一个能理解他说话的孩子一样对待羔羊。羔羊像孩子一样温柔温顺,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欢乐。这首诗捕捉了童年的精髓,包括它的纯真、纯洁和温柔,以及孩子对小事物的喜爱。

这首诗因描绘了像孩子一样的基督而带有宗教色彩。这是一首田园诗。田园诗的风格也是布莱克对快乐和纯洁的另一种描绘。在威廉·布莱克的诗歌《羔羊》的第二节接下来的十行中,孩子回答了他在第一节中向羔羊提出的问题。根据小男孩的说法,创造羔羊并赐予第一节提到的众多恩赐的人,也被称为羔羊。

耶稣基督自称为羔羊。耶稣羔羊性情温和(性情柔和)且谦卑(顺从),他为了全人类的荣耀而化身为人,成为一个孩子。他们都以耶稣的名字命名,而讲述者(我)是一个小孩子。为了创造“孩子、羔羊和救世主(耶稣)”的三位一体,羔羊认出了基督。

结论

总之,威廉·布莱克的诗歌《羔羊》赞颂了自然界中存在的圣洁、纯真和神圣。诗人通过向羔羊提出一系列问题来探究羔羊的创造者是谁,同时赞美它的温柔和谦卑。这首诗突出了上帝、人类和所有其他生物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展示了布莱克对大自然美景的极大尊重。这首诗通过将耶稣基督与羔羊联系起来,解释说羔羊是由上帝之羔羊所创造,强调了温柔、纯洁和自我牺牲的爱的神圣属性。布莱克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富有节奏的语言,使得这首诗迷人且令人对创造物产生敬畏和尊重。《羔羊》所带来的对宇宙内在善良和神性的情感提醒,鼓励读者反思生命的更深层意义和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