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现记》摘要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10 分钟 引言由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创作的《印度发现记》一书,是一次印度历史的旅程。尼赫鲁在1946年被囚禁于艾哈迈德纳格尔堡垒期间,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叙事连贯,分为十个章节。历史信息按时间顺序呈现,为我们提供了对印度过去和独立前时代的绝佳视角。 ![]() 这是一部内容宏大、知识渊博的作品。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考察了世界上最古老社会之一的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科学、经济、社会和运动。尼赫鲁广泛地探讨了他自己生活的起源以及他所经历的印度历史,其范围从吠陀时代一直延伸到英国在印度的统治。为了完成他的探索,尼赫鲁重新研究并解读了最重要的印度著作,包括《吠陀》、《奥义书》以及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 他还向佛陀、乔达摩·悉达多和圣雄甘地等印度伟人致敬,他们对国家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尼赫鲁因其真诚地探索自己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的起源的努力,而跻身于最杰出的散文作家之列。 尼赫鲁承认自己是“意外的政治家”,本性上是一位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也是一位为争取独立而不知疲倦奋斗的爱国者。尽管他不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但他多方面的智慧却能给训练有素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带来很多启发。尽管他没有文学抱负,但在他的作品中却展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品质和风格。在《印度发现记》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潘迪特·尼赫鲁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个性。 尼赫鲁从未认为自己在创作文学。他在《发现印度》中的目标是亲自去发现印度,他运用了自己所有的才能和智慧去尝试做到这一点。然而,当他写作时,他内在的艺术家运用了他所有的其他才能;因此,他的文学才华完全自然地展现出来。《发现》无法被归入单一的文学体裁。它是一种无定形的作品,没有明显的文学目标。 总结阅读《印度发现记》时,你会发现这是一系列奇特而零散的历史细节、哲学假设和关于不同主题的反思性散文,它们被包裹在经常达到艺术高度的抒情散文中。这是尼赫鲁博学而全球化的思想对印度历史和文化写就的一篇论文。他视印度为“友好的外国人”,尊重其智慧,谴责其愚蠢,并研究其过去,将其作为行动的跳板,以推动历史朝着富有创造性的新方向发展。 这本书的前三章完全是自传性质的。当国家遭受饥荒,世界陷入战争时,尼赫鲁被囚禁在艾哈迈德纳格尔堡垒。他以一种放松的语气,一边漫谈印度过去和现在,一边思索生活的哲学以及民主的未来,然后才开始写作。他描述了自1935年被判入阿尔莫拉监狱以来的生活事件,包括他妻子的疾病和去世,以及他往返瑞士的旅程。 这本书的第三章是《印度发现记》的引子。尽管他被其吸引,但他仍在努力避免接近印度,以免再次沉浸于他关于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大选和旅行的漫无边际的冥想。因此,前三章具有独特的自传风格和主题。 即使在读完前三章之后,尼赫鲁仍然是故事的核心,并继续着自传的风格。我们感觉尼赫鲁在坦诚地讲述他所知道和感受的一切。《发现》在头三章之外并没有讲述尼赫鲁生活中的事件。但是,由于它照亮并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因此在许多方面都是对他性格的自传式描绘。 谈到这本书的历史特征,《发现》有几个优点和缺点。它可以被视为一本关于从20世纪初开始,民族意识在各个阶段逐步演进的介绍,也是一本关于印度文化史和文明史的介绍,直到20世纪末,当时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即将迎来自由和进步。这只是为普通读者写的概览。尼赫鲁不是一个学术历史学家,他的目的也不是仔细地叙述历史事件。 根据尼赫鲁在《印度发现记》中的论述,“印度教”一词并未出现在我们最早的著作中。它首次出现在印度文学中是在公元九世纪的一部密宗著作中。“印度教”指的是“一个民族”,而不是特定宗教的信徒。印度教实际上是一种雅利安人的宗教。 他将印度教复兴的基础归功于早期的吠檀多;商羯罗(或商羯罗阿阇梨)发展了一种被称为不二论吠檀多的哲学。他声称这种意识形态代表了当时印度教的主流观点。它基于纯粹的一元论,其中阿特曼,即绝对的灵魂,代表了唯一的真实。 ![]() 然后他介绍了 Swami Vivekananda,他建立了非宗派的 Ramakrishna Mission of Service,以及他的兄弟的弟子。这充满了历史感,并为印度的过去感到自豪。 在印度,公民们已经将自己局限在自己的边界之内。当西方拥抱前瞻性思想时,印度却继续沉思其辉煌的过去,这导致了其后来的衰落。尼赫鲁认为,自古以来,印度人理性的智力就极其强大,甚至将社会划分为专门的部门(这就产生了种姓制度)。与西方不同,印度没有普遍实行奴隶制。然而,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的压迫导致了进步的停滞。 印度女性的性别歧视是书中提到的另一个有趣之处。他认为妇女的隔离,即“普尔达”,阻碍了社会进步。他高度赞扬了那些参与解放斗争的女性。他还提到,尽管他对家中的女性和整个社会充满父爱,但他的父亲莫蒂拉尔·尼赫鲁却鄙视女性参与街头集会。 印度也越来越多地迁移到农村。英国的政策导致人口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城市到乡村,从工业到农田。他讨论了印度人满足于社会生活的事实如何进一步阻碍了他们追求经济财富。 关于印度语言和艺术,尼赫鲁提到,由于只有上层种姓的受过教育的成员使用梵语,并且它没有被广泛使用,因此梵语早已消亡。但在东南亚,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巴厘岛、柬埔寨和马来西亚等国,这种语言和文学却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尼赫鲁通过提及文学、艺术和建筑,广泛地写了辉煌的南方帝国及其对辉煌过去发展的影响。 他声称,通过阅读现存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河流贸易。Jatakas声称,船只从巴那拉斯、巴特那、巴格尔普尔等地出发,驶向大海,然后航行到南部港口,锡兰和马来亚。古泰米尔诗歌中描述了南部繁荣的港口Kaveripatnam,位于南部赤道河上。印度出口的商品包括丝绸、薄纱、优质布料、刀具、盔甲、锦缎、刺绣、地毯、香水、药品、象牙和黄金。 尼赫鲁将这个时期解释为土耳其入侵、阿富汗入侵,最后是突厥-蒙古或莫卧儿入侵。当尼赫鲁将热情的阿拉丁·哈尔吉强行娶了古吉拉特邦卡纳·德夫·瓦盖拉被绑架的王后,以及他儿子同样娶了她的女儿,并将其视为阿富汗人和印度人之间融合的象征时,他达到了天真和妄想的极端。 由于当时的印度教徒-穆斯林问题,尼赫鲁可能对穆斯林统治时期在印度的形象进行了积极描绘。作为一名政治家,他深知对穆斯林统治时期的坦诚描绘可能会加剧已经充满争议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印度穆斯林可能会认同他们入侵的祖先。莫卧儿帝国逐渐衰落。 《印度发现记》提供了对英国在印度统治的详尽记述。它指出,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是由东印度公司建立的。英国人在最初定居于孟加拉后,逐渐占领了印度的海岸线。许多印度曾经富裕且成功的邦在英国占领期间陷入了极端贫困。农业和印度工业体系都遭受了重创。 英国人取代了王子,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更容易控制的更强大的封建领主。尽管1857-1858年的起义包含某些民族主义元素,但他称其为封建起义。 ![]() 在书中,尼赫鲁批评了英国规划委员会,声称该委员会的目的是保证民众的最低生活水平,经济学家估计人均月收入在15至25卢比之间,远低于西方每年约65卢比的人均收入。 此外,他还指出,英国人在印度建立了一个新的种姓或阶级:英语教育阶层。这个群体与普通民众隔离开来,并且总是背对着他们的统治者,即使他们正在反抗。 然而,他也提到,印度思想和观点的重大转变、印刷机的出现以及新的技术和科学发现,促成了现代意识的发展。 一些受人尊敬的人,包括 Raja Ram Mohan Roy、Chaitanya 和 Ramkrishna,在社会和宗教改革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一些伟人的思想也受到教育的启发,并且,第一次,孟加拉的领导人成为该国的文化和政治问题专家。这些领导人的倡议催生了新的民族主义运动。 《印度发现记》还重点介绍了印度国民大会党,这是印度政治自由的新领导模式。在甘地吉的领导下,起初陷入困境的大会党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他将大会组织得民主而包容。产业工人和农民都加入了其中。 据尼赫鲁称,以 Dadabhai Naoroji 为首的老一代被以 Bal Gangadhar Tilak 为首的新一代所取代,后者在动员抗议方面更加积极。尽管这导致了1907年的冲突,但国大党失去了相关性,极端分子获得了力量。随后,在大力支持下,国大党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组织。 关于穆斯林联盟,尼赫鲁断言,真纳离开国大党并非因为在印度教徒-穆斯林问题上存在任何分歧,而是因为他无法接受新的、更具进步性的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他厌恶那些衣衫褴褛、说印度斯坦语的、充斥着国大党的人群。他的政治哲学属于更高层次,更适合在委员会会议或立法会议上发挥作用。他强调了巴尔干冲突和哈里发运动是如何使穆斯林与国大党疏远的。 《印度发现记》描绘了20世纪40年代印度争取独立的运动。毫无疑问,国民大会党在印度的独立斗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37年,在1935年《印度政府法案》下举行的省议会选举中,国大党首次获得控制权。尽管国大党尽最大努力解决各省的问题,但1935年的法案仍然是一个重大障碍。尽管存在所有这些障碍和限制,印度人民是真诚的,并渴望完全的自由。 随着议会越来越专注于内政,对国际发展的关注逐渐减少。它制定了自己的外交政策,并要求印度在未经民选代表批准的情况下不得参战。然而,英国总督在未与民选代表协商的情况下宣布印度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省政府辞职以示抗议。 省政府退出国大党后,混乱和动荡随之而来。整个国家弥漫着紧张气氛。英国政府镇压了印度人民为争取自由所做的一切尝试。所有著名领导人都被监禁。尽管全国人民心怀不满,甘地的一篇文章却为他们指明了新的方向。甘地提议国大党通过一项决议,规定印度应投入所有资源追求自由。1942年8月8日,A.T.C.C.通过了“印度退出”决议作为回应。 整个国家陷入了动乱。伟大的领导人都被监禁了。年轻一代在印度各地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当局为了镇压起义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印度人。他们残酷地压迫印度人,导致他们遭受痛苦和屈辱。 在书的结尾,尼赫鲁将重点放在印度的未来,他预见到国家将在提供对印度独立斗争从开始到获得动力以及运动最后几年的详尽概述后不久获得自由。在书中,尼赫鲁表示,如果印度要繁荣发展,就必须向西方学习技术和科学创新,同时也要抛弃阻碍其发展的历史包袱。这意味着要继续发扬过去重要且充满生命力的东西。 ![]() 结论在《印度发现记》中,思想和情感共存并产生了一种创造性的和谐。尼赫鲁的任何写作,都因他甜美的缪斯而变得令人愉悦和引人入胜。尽管他热爱语言,但他却在写作中谨慎使用词语。他的语言始终清晰、自然、流畅。词语听从他的支配,他用它们以最易懂的方式表达他真实的想法和经历。 尼赫鲁在他的书《印度发现记》中记录了他发现印度的旅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发现了尼赫鲁宏大、全面、博爱的自我”。在这次旅程中,他了解了印度是什么,并想象了她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下一主题《红字》摘要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