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天环游世界》

2025年3月17日 | 阅读16分钟

引言

法国著名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冒险小说《八十天环游世界》于1873年首次出版。它讲述了伦敦人菲利亚·福格的故事,他与俱乐部成员打赌,自己可以在八十天内通过陆路和水路环游世界。这是凡尔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在文学创作生涯中期,凡尔纳买了一艘船,开始航行于不列颠群岛和地中海;他在这些地区的许多冒险经历成为《八十天环游世界》的创作基础。他写这本书的想法来自于在巴黎一家咖啡馆读到的一篇文章,文章声称一个人可以在八十天内环游世界。他对不可避免地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将如何影响旅行者是增加还是减少一天感到好奇,从而产生了这部小说的情节构思。

在特定时间内环游世界的想法很受欢迎,之前的作家们也曾写过相关题材,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旅行家保萨尼亚斯,他在公元100年出版了《环游世界》。此外,1699年,一位名叫杰梅里·卡雷里的意大利旅行家出版了一本名为《环球航行》的书,对非欧洲文明进行了极其详尽的描述。

1872年,托马斯·库克进行了一次为期七个月的环球旅行,并在一系列信件中记录了这次旅行。这恰好发生在凡尔纳小说出版的前一年,很可能对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八十天环游世界》有多个电影改编版本,其中1956年的版本尤为著名。随后是2004年迪士尼的版本,该版本对故事情节进行了大幅改动。这本书还被改编成舞台剧、电视剧和广播剧。

《八十天环游世界》内容简介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菲利亚·福格先生是伦敦的一位富裕居民,也是一家著名社交俱乐部——改良俱乐部的成员。他刚刚雇佣了一位法国人路路通作为新管家。他在改良俱乐部与其他成员打赌,说他可以在八十天内乘坐火车和蒸汽船环游世界。赌注是两万英镑,他立即带上路路通出发,开始环游世界。

一位名叫菲克斯的侦探在苏伊士运河等着福格,福格将从那里登船前往印度的孟买;据报道,福格被指控盗窃了英格兰银行。他与路路通和福格一起乘坐“蒙古号”蒸汽船前往印度,希望能够获得逮捕福格的逮捕令。

船提前两天抵达孟买时,逮捕令尚未到达。在等待从孟买到加尔各答横穿印度的火车时,路路通走进一座印度教寺庙,想在再次出发前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光。他不知道基督徒禁止进入,而且他还穿着鞋子进去,这也违反了规定。他侥幸躲过了僧侣们的愤怒,及时赶到了火车站。

在火车上,福格和路路通遇到了弗朗西斯·克罗马蒂爵士,他是一位居住在印度的英国人。路路通花了很多时间凝视窗外荒凉的印度森林。然而,火车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据称有一段50英里长的铁轨仍在建设中。因此,乘客必须自行安排交通工具前往下一个地点,才能再次搭乘火车。福格从附近一个村庄的一个印度人那里买了一头大象,并雇佣了一位帕西人向导来带路。

弗朗西斯爵士现在也加入了这个队伍,他们骑着大象出发了。露营一夜后,他们遇到了一群准备献祭一名年轻女子的部落印第安人,这位女子的丈夫是一位王子,刚刚去世。福格认为他们现在有额外的时间,应该设法救她。经过多次失败的尝试,路路通伪装成已故王子的尸体,在他们把奥妲放到火葬堆上之前,成功地跳起来抓住了她。

他们到达加尔各答,但一到就被逮捕了。他们起初以为是因为与奥妲有关的事情,但实际上是菲克斯让他们被捕的,因为路路通在孟买进入印度教寺庙违反了法律。福格用一大笔钱将他们保释出来,然后他们登上了前往香港的船。菲克斯继续追赶他们,因为他知道香港将是他们进入的最后一块英国领土,这给了他再次逮捕福格的机会。

尽管一场风暴阻止了他们到达香港,但幸运的是,前往日本横滨的蒸汽船要到第二天晚上才会出发,因为它需要时间修理。路路通必须站在菲克斯一边,所以菲克斯带他去了一家酒吧,并告诉他自己真正的老板是谁。然而,路路通始终忠诚,不相信福格是小偷。菲克斯给路路通服用了鸦片,试图将福格留在香港,直到他能逮捕他。结果,路路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行动,也无法告诉他的主人一个信息,即蒸汽船将在早上而不是原计划的晚上从横滨出发。

第二天早上,福格发现路路通失踪了,而且蒸汽船已经离他们而去。他雇佣了一名水手,将他们送到上海,在那里他们可以登上前往旧金山的船,这艘船会在横滨停靠。奥妲也和他在一起,因为她在香港认识的亲戚似乎已经搬走了。菲克斯假装成朋友跟着他们。他们被一场风暴耽搁,到达上海时,蒸汽船正在驶离港口。

尽管路路通迷路了,但他还是设法登上了去横滨的船。当他意识到自己把主人落下了时,他变得很沮丧。为了赚钱买食物,他试图加入横滨的一个巡回马戏团,但福格在他表演时发现了他。他们在上海设法拦下了船并登了上去。当他们登上前往旧金山的船时,菲克斯也加入了他们。渐渐地,奥妲对福格越来越有好感。

他们到达旧金山,登上了将他们带到纽约的火车,但在那之前,他们目睹了一场政治争吵,福格差点与美国的斯坦普·普罗克特上校发生冲突。他们乘火车穿越广袤的美国荒野时,遇到了一座无法承受火车重量的桥,导致了延误。然而,他们决定加速火车过桥,就在他们通过后,桥塌了。

在旅途的后期,一个苏族印第安部落袭击了火车,构成了更严重的威胁。当他们到达一个军事哨所时,士兵们赶走了印第安人,但在此之前绑架了路路通和其他几名铁路乘客。福格带领一队士兵追赶他,承诺给他们奖励以换取帮助。他花了一些时间才回来,当他回来时,奥妲和菲克斯留下来等待,而火车已经离他们而去。他最终带着安全的路路通回来了。他们乘坐雪橇穿越冰原,前往下一个火车站赶火车。

由于多次延误,去英国利物浦的船在45分钟前已经开走了,但他们还是通过铁路到达了纽约。为了赢得赌局,福格不顾一切地付钱给一艘货船的船主,让他们把他送到波尔多,但一上船,福格就贿赂了船员,绑住了船长,将船驶向利物浦。

问题是,以这样的速度,他们永远没有足够的燃料到达那里;福格提出付给船长一大笔钱买下这艘船,以便他可以拆解船体并烧掉它的部件来维持速度。他们设法烧掉了足够的燃料到达爱尔兰的皇后镇,在那里他们乘火车到都柏林,再乘邮船到利物浦以加快行程。但他们一进入英国领土,菲克斯就逮捕了福格,指控他盗窃了英格兰银行。福格及时赶到伦敦赢得赌局的机会似乎变得微乎其微。

然而,菲克斯很快发现真正的银行劫匪三天前就已经被捕了。他惊慌失措地赶去释放福格,并让他尽快前往伦敦。福格、奥妲和路路通以最快的方式乘坐特快列车前往英国首都。然而,他们晚了几分钟,没能及时赶到伦敦车站。

输掉赌局后,福格不知所措,在房间里独自待了很长时间。但当奥妲走近他并向他表白爱意时,福格宣称他愿意付出一切成为她的丈夫。他们欣喜若狂,让路路通联系牧师,安排第二天(星期一)的婚礼。

然而,到达那里后,路路通从牧师那里得知,第二天实际上是星期天,因为他们穿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多了一天。为了让福格赢得赌局,他必须在那天回到伦敦,那天本应是星期六。福格冲向改良俱乐部,正好及时赶到,赢得了赌局并拿回了他的钱。但他认为,旅程中最美好的部分是他遇到了奥妲。

《八十天环游世界》中的人物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菲利亚·福格

菲利亚·福格是《八十天环游世界》的主角。故事描述了他试图在80天内环游世界的经历。他是一个异常富有的英国人,热衷于赌博,被视为一个自信、激励人心的人物。如果他准备尝试在80天内环游世界的壮举,那么他就是一个冒险家和一个充满无限自信的人。

路路通

福格先生忠诚且总是很有趣的法国男仆,一个可靠但无意中令人疲惫的旅伴。他是一个勇敢善良的人,但常常似乎给福格在80天内环游世界的计划增添了困难。尽管他非常滑稽,但他相当可爱。

菲克斯探长

在福格开始他的冒险时,一家重要的英国银行被抢劫了。菲克斯探长因此认为罪犯正是菲利亚·福格,他只是想逃避警察,从未打算在80天内环游世界。他希望抓住福格,以便分享被盗资金作为奖励。

奥妲

一位印度公主,从小被迫嫁给一位王公。当王公去世时,奇怪的印度教徒试图恐吓她放弃生命。然而,在他们强迫她执行计划之前,福格和他的团队救了她。在找不到她来自香港的远房表亲后,她与福格的团队一起回到了英国。

改良俱乐部的成员们

一群富有的伦敦男士,都是福格所属的改良俱乐部的成员,他们认为福格试图在80天内环游世界的想法是疯狂的。但是继承福格财产的想法让他们很兴奋。

弗朗西斯·克罗马蒂爵士

一位居住在印度的英国人。他在从孟买到加尔各答的火车上遇到了福格和他的团队,并与他们一起骑着大象穿梭于两个火车站之间。他协助营救了奥妲,并且对该地区及其习俗非常了解。

帕西人向导

福格雇佣了一位帕西人向导,带领他们的大象在印度中部的两个火车站之间穿行。在目的地,福格将大象送给他作为向导的报酬。

邦斯比先生

一位驻扎在香港的英国海员。福格雇佣他尽快将自己和团队带到上海,以便他们能赶上去横滨的船。

长鼻子

路路通在横滨短暂加入了一个杂技舞蹈团,试图为自己赚点钱买食物。

斯坦普·普罗克特上校

一位美国同胞,福格在旧金山几乎与他发生肢体冲突,并在去纽约的火车上向他发起决斗挑战。普罗克特粗犷而不妥协,体现了团队对美国男人的理想化形象。

卡默菲尔德先生

旧金山事件中在场的政治候选人之一,引发了一场争斗。

曼迪博伊先生

旧金山事件中在场的政治候选人之一,引发了一场争斗。

长老威廉·希奇

一位摩门教徒,乘火车从犹他州横穿美国。路路通在一个火车车厢里听他关于摩门教的布道,直到他认为自己听够了为止。

马奇

雪橇司机将团队从军队堡垒运送到奥马哈,以便他们能赶上火车。

斯威夫特船长

商船的船长,福格将他锁起来,然后把船转向利物浦。他起初表现得有些粗鲁,拒绝帮助他们,但后来在福格出钱买他的船时屈服了。

主题

时间

这本书最重要的主题是时间。福格的赌注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的冒险经历常常表明时间是变化无常的,它既可以帮助人,也可以对人有害。当延误累积,船只和火车在没有他们的情况下离开时,时间常常会挫败他们的计划。

但最终,当他们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而多了一天时,时间成了福格赢得赌注的关键。其深层主题是时间无法被控制;它会以自己的方式前进,而人类则任其摆布。

帝国主义

这部作品写于19世纪英国殖民主义鼎盛时期,充满了对帝国主义和西方对世界影响的提及。因为福格经过的许多地区都由英国控制,所以菲克斯能够追捕福格如此长的时间。

殖民化的影响在印度和香港等地清晰可见,英国的影响力与本土文化和习俗交织在一起。如今,一个国家控制整个地球的想法听起来很荒谬,但在当时,这被视为常态。

关系

在开始他的环球旅行之前,福格过着隐居的生活。他与他人保持距离,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然而,到旅程结束时,他确实理解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包括与奥妲的浪漫关系,以及与路路通的友谊和忠诚。最重要的是,这种新的欣赏和理解是他从这次旅程中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

毅力

尽管面临各种挑战,福格一直坚持前进,直到他决定放弃在80天内环游世界的计划。在努力完成手头任务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冷静、沉着和镇定。然而,福格并不是唯一一个表现出顽强毅力的人物。

尽管目标有误,菲克斯探长仍然坚持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逮捕福格,因为他涉嫌抢劫银行。主角和反派尽管目标不同,都表现出极大的决心。

荣誉

尽管有机会将财富翻倍,但福格进行如此愚蠢旅行的原因主要不是为了金钱。相反,他希望维护自己的荣誉,向改良俱乐部的成员证明,通过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他是值得他们尊重的。福格几乎花光了所有的钱用于旅行,这表明财富并不是他真正追求的。对菲利亚·福格来说,荣誉比财富更重要。

问题解决

在整个旅程中,福格和他的团队遇到了许多障碍。通过这些障碍,他们能够通过运用快速思维,为即使是最棘手的问题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从而证明没有困难是不可克服的。不仅福格,路路通也展示了他解决问题的创造力,比如拯救奥妲、在苏族袭击中停下火车等。

道德

当读者沉浸在冒险的快节奏刺激中时,常常会忽略福格为实现目标而做出的一些选择的道德性。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例子是,离开纽约后,他为了将船驶向他想要的方向而捆绑了商船的船长。

福格能够凭借金钱摆脱这种困境而不受惩罚。然而,这并不能为该行为最初的堕落辩护。为了达到目的,使用不道德的手段是可以接受的,还是福格应该在整个过程中努力做出道德的选择?

《八十天环游世界》中的象征、寓言和主题

路路通的表(象征)

书中人物经常提到路路通的表以及他把它留在了伦敦时间。这只表象征着时间在他们旅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醒他们时刻受时间的支配。这个特定的标志也预示了故事的结局,即时间的流逝神秘地让福格赢得了赌注。

逮捕令

随着菲克斯探长变得越来越不顾一切,追捕福格的电报逮捕令成为坚韧和履行职责的象征。无论他个人对福格有何看法,菲克斯都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他会完成手头的任务。这张逮捕令对他来说是一项艰巨任务的结果。

(主题)英国殖民主义

在旅途中,福格和他的团队经常遇到大英帝国的遗迹。在印度和香港等遥远的地方,以及日本横滨的某些地区,他们会遇到殖民时期的建筑。这种模式表明了在本书写作时大英帝国的重要性。

大象的象征:奇乌尼

在本书所涵盖的80天里,福格和他的团队使用各种交通工具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然而,大象奇乌尼是迄今为止最可靠的。人造的铁路和船只经常给他们带来麻烦,但大象是自然之物,从不失误。这头大象作为一种象征,比较了自然环境的可靠性与人造的变革手段。

改良俱乐部的象征

改良俱乐部是福格和路路通在开始探险时所抛下的富裕伦敦社会的象征。当他们离开俱乐部,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时,事情变得更加狂野和出人意料。

《八十天环游世界》中的反讽

(戏剧性反讽)菲克斯探长

在旅途中,菲利亚·福格并不知道菲克斯探长正在全球范围内追捕他,试图以抢劫银行的罪名逮捕他;这是一个戏剧性反讽的典型例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路路通最终也知道了同样的事情,但福格仍然蒙在鼓里。

提前到达(情景反讽)

福格环游世界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策划。他非常有条理,为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了准备。因此,他竟然不知道向东旅行会多出一天,并且在返回伦敦时不知道他们会提前到达,这非常滑稽。

路路通的怀疑(戏剧性反讽)

在旅途中,路路通意识到菲克斯探长实际上是改良俱乐部的一名成员,被指派跟踪福格在全球的旅行,以确定他是否成功完成了任务。由于读者知道这是不真实的,菲克斯实际上是一名正在追捕路路通老板的侦探,这也是一个戏剧性反讽的例子。

路路通的新工作(戏剧性反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路路通的生活将绝非平静,因为他要为福格服务,并被迫踏上疯狂的环球之旅;在小说开头,他刚被介绍时说,他来为福格工作是“希望和他一起过上平静的生活”(第3页)。

《八十天环游世界》中的意象

印度

当团队先乘火车后骑大象穿越印度乡村时,凡尔纳用几段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奇妙景象。作者写道,大象仍然“被周围的森林所萦绕,它们用沉思的眼睛凝视着经过的火车”(第34页)。这张照片突显了印度与团队习惯的欧洲复杂都市之间的鲜明对比。

菲利亚·福格

本书的第一章花了很多时间详细描述菲利亚·福格的特点,尤其是他的外表。一句话写道:“菲利亚·福格端正地坐在扶手椅上,双脚并拢,像阅兵式上的掷弹兵一样,双手放在膝盖上,身体挺直,头颅高昂”(第3页)。这些描述都促成了他是一个坚忍克制的人的形象,让读者对他文雅、得体的外表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新加坡

从加尔各答到香港的船上,团队只在新加坡短暂停留,但凡尔纳用一段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这个岛屿。例如这样的句子:“一辆由一对健壮的新荷兰马拉着的漂亮马车,载着菲利亚·福格和奥妲,穿行在一排排枝叶茂盛的棕榈树和丁香树丛中,丁香的果实形成了半开花朵的心脏”(第62页)。

美国

当火车从旧金山到纽约,飞驰穿越美国荒野时,路路通被广阔的景色所震撼,凡尔纳用充满生动意象的段落来描绘他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右边是延伸至密苏里河大支流之一的阿肯色河源头的山脉的较低山嘴”(第113页)是这方面一个特别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