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草草》摘要

17 Mar 2025 | 6 分钟阅读

引言

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一位英国诗人,创作了短篇十四行诗《花色之美》,创作于1844年至1889年之间。直到1918年,它才出版,当时它被收录在《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诗集》中,尽管它是在1877年创作的。

虽然《花色之美》中说话人的性别未明确说明,但大多数评论家倾向于将说话人与霍普金斯本人相比较。霍普金斯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诗中以自信和愉悦表达了他对上帝和他创造物的信仰。在诗的开头和结尾,说话人都在努力赞美上帝。

虽然《花色之美》中说话人的性别未明确说明,但大多数评论家倾向于将说话人与霍普金斯本人相比较。霍普金斯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他在诗中以自信和愉悦表达了他对上帝和他创造物的信仰。在诗的开头和结尾,说话人都在努力赞美上帝。

说话人基本上是在向读者论证上帝的存在以及他(上帝)对宇宙的 thelogy(智慧)创造。说话人敦促听者“环顾四周,仰望上帝工作的宏伟”。

Pied Beauty Summary

这首诗的结尾微妙地讽刺且壮观地出人意料:在赞美多样性的抒情诗之后,上帝的永恒不变被放在对立面来赞美。通过将上帝不变的本质与他创造物的起伏进行对比,突显了上帝与他创造物之间的疏离,以及他巨大的创造力。

这种转折,或称 volta,也说明了诗人通过形式和内容将看似不相关的想法联系起来的能力:诗节采用的是霍普金斯自己的自由节奏(sprung rhythm),而大量头韵的使用则成为听觉上对霍普金斯所指的视觉多样性的代表。

诗歌摘要

Pied Beauty Summary
Pied Beauty Summary

荣耀归于上帝,为这一切斑驳的事物——

霍普金斯在诗的第一行中感谢上帝创造了宇宙中“斑驳的事物”。这些斑驳的事物展现了上帝的荣耀。大自然的“花色之美”,其斑驳和多色的外观,令诗人愉悦。在这种语境下,“斑驳的事物”指的是斑驳、多色的事物。事实上,标题中的“花色”(pied)一词具有相同的含义。

为奶牛般斑驳的双色天空;
为鳟鱼身上如斑点般点缀的玫瑰色斑纹;

初燃的栗子落下;燕雀的翅膀;

诗人接着在第二到第四行中继续举例说明大自然的审美光辉。他首先提到了“双色天空”,并将其比作奶牛,奶牛是斑驳的,或者其棕色毛色中混合着条纹。

然后他解释了在水中游动的鱼,它们皮肤呈玫瑰色,上面有黑点。

“双色天空”指的是一种看起来是两种颜色的天空,“像斑驳的奶牛”指的是一种有两种颜色的奶牛。在这个语境中,“斑驳的”(Brinded)的意思是“有条纹的”。将天空比作条纹奶牛似乎很奇怪。诗人写道:“为玫瑰色斑纹, all in stipple”(所有斑点),指的是带有黑点的玫瑰色图案,而鳟鱼则指一种特定的鱼类。

然后他谈到从树上掉落的栗子,掉到地上后裂开,露出里面像新鲜木柴一样的红褐色果仁。接着他提到了有着五彩翅膀的燕雀。

当他说“初燃的栗子落下”(Fresh-firecoal chestnut-falls)时,他指的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栗子,它们看起来像燃烧的煤块。在他精神形成期间,霍普金斯曾有过一个异象,即大自然从内向外流淌着鲜艳的色彩和生命。 “燕雀的翅膀”(finch's wing)指的是一种翅膀上颜色各异的鸟。

耕地的、休耕的、犁过的地块;
以及各行各业,他们的装备、工具和装潢。

从第五到第六行,诗人指出人类也制造了斑驳的物品。土地被人为地分成小块或田地,有些用作羊圈,有些则“休耕”一段时间作为牧场,还有些则被犁耕以种植作物。然后还有各种各样的行业,每种行业都有其干净整洁的机械设备。

所有事物都反常、独特、稀少、奇异;
凡是变幻莫测、斑点密布的(谁知道为什么?)
快,慢;甜,酸;耀眼,黯淡;

诗人从第七到第九行总结了这类斑驳物品的普遍特征。他尊重看似对立事物的共存。他赞赏它们的独特性和与众不同,以及它们的稀缺性,这使它们有价值并与彼此区分开来。他欣赏它们极端的易变性,或者说在外观和斑点或斑纹的长度上的不规则性。

他同时提出了形而上学的问题:“谁知道为什么?”。他想暗示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这些物品是“斑点密布的”。有些事物是快的,有些事物是慢的;有些事物是甜的,有些事物是酸的;有些事物是极其明亮的,另一些事物是黯淡的。但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存在这些差异。

他滋养(father-forth)出那超越永恒不变之美的
赞美他。

诗人声称,在第十到十一行中,上帝是所有这些事物的来源。他的美永恒不变。让我们感谢上帝,他创造了万物斑斓。

主要主题

上帝的荣耀

《花色之美》就像维多利亚时期诗人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的许多其他作品一样,是一种赞美上帝的颂歌。它以精美的细节审视了宇宙的复杂性,并认识到上帝在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中的创造之美。这首诗尤其赞美了上帝创造对比的能力。诗中颂扬了上帝的作品,并鼓励读者也这样做。

“花色”(Pied)意为拥有多种色彩,而说话人最欣赏的是上帝创造的多样性。这首诗主要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来传达这一点,但在其他地方也使用了更抽象的概念和人类的“行业”。

第一节主要关注自然界,并以对上帝的祈祷开始,赞美“斑驳的事物”(dappled things,另一个词是“花色”)。说话人对大自然感到敬畏,并认识到其中上帝宏伟的 thelogy 式设计(这仅仅意味着上帝创造世界是有目的和意图的)。

说话人强调了一些更引人注目的“花色”例子,包括双色天空(特别是即将到来的风暴的样子)、有斑点的鱼、带有绿色外壳的栗子以及颜色各异的鸟翅膀。所有这些都很好,值得赞美,因为它们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

不仅自然界,人类活动也展现了上帝的荣耀。花色之美也存在于更广泛的人类劳动中,以及人类耕种土地的方式中(例如绿色草皮与棕色泥土的对比)。在这首诗中,人类努力的纯粹多样性被视为一种美丽。

确切地知道“装备、工具和装潢”(gear and tackle and trim)指的是什么是不可能的,但无论它们是否特别指农业劳动,还是指捕鱼和纺织品生产等更广泛的“行业”,它们无疑是为了培养对多样性之美的欣赏。

这首诗的一个主要论点是,不仅在自然界,在其他地方也存在着上帝鬼斧神工的宏伟证据。第二节的焦点从“花色”之美的具体例子转移到对立面的抽象列表,例如“快”与“慢”、“甜”与“酸”、“光明”与“黑暗”。

这一点以说服性的强度得到了阐述。换句话说,世界的无限多样性以及看似对立的范畴能够完美和谐地共存,除了显而易见的美丽事物之外,还证明了上帝的威严。这就是说话人理解上帝“滋养”(fathering-forth)世界的方式。

《花色之美》是一首试图吸引读者注意世界之美,并在这种美中发现基督教上帝的智慧和慷慨的诗歌。它以“荣耀”和“赞美”这两个词开始和结束。根据这首诗,存在的一切都证明了上帝的创造能力;世界的多样性是其美丽中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