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摘要 10年级英语

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8 分钟

关于作者:约翰·贝里曼

约翰·贝里曼,美国诗人、学者和文学评论家,生于1914年,卒于1972年。他出生于俄克拉荷马州,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长大。贝里曼一生饱受抑郁症、酗酒和婚姻问题的困扰,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梦歌》,这是一部诗集,贝里曼从1950年代开始创作,一直持续到他去世。这部诗集共包含385首诗,每首诗都以独特、支离破碎的风格写成,并塑造了一个虚构的人物亨利,其原型就是贝里曼本人。

贝里曼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和文学教师。他曾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等少数顶尖大学任教。贝里曼的整体关注点和分析主要集中在17世纪的诗人,特别是约翰·弥尔顿和约翰·多恩。尽管他在文学上取得了成就,但贝里曼的个人生活却充满动荡。他结过三次婚,并且在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与酗酒作斗争。悲剧的是,他于1972年在明尼阿波利斯从一座桥上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鉴于他对自白诗运动的贡献,贝里曼作为诗人的遗产至今仍受到推崇和研究。

The Ball Poem Summary Class 10 English

《皮球》诗歌摘要

从字面意义上讲,作者约翰·贝里曼描绘了一个小男孩失去他正在玩耍的皮球的场景。男孩一开始玩得很开心。下一刻,皮球可能从他手中掉落,落入附近的河流中,从而丢失。这场悲剧让男孩非常难过,因为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珍贵的皮球在附近的港口里漂浮,感到非常无助和孤独。诗人写道,由于这种境况,他“僵硬、颤抖、凝视着下方”,这表明男孩因为失去他珍贵的皮球而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男孩在心里慢慢而痛苦地消化着一个事实:他可能再也无法玩他的皮球了。所有的童年记忆也随着皮球落入港口而失去了,因为男孩和皮球之间建立的强烈联系几乎无法复制。即使这个孩子可以拥有另一个全新的皮球,它也永远无法再让他充满同样的喜悦和兴奋感。由于这次失去,他将来会更加谨慎,避免失去任何对他重要的东西,并时刻担心失去那些珍贵的东西。他会因为这件事而感到责任,并以更务实和成熟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

由于这首诗的大多数读者都来自成年人,因此它也代表了诗歌故事和信息的更深层含义;他们认为诗人想把皮球比作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时光,无忧无虑地和朋友一起玩耍,吃着自己喜欢的食物,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当他们回想起那些时光时,他们意识到在一个充满社会义务和责任的生活中,要找回那些时刻是多么困难。

正如诗中所述,当皮球被从小男孩身边拿走的那一刻,他被迫长大,抛弃无忧无虑的童年。皮球象征着这首诗中男孩的童年,就像那个皮球一样,总有一天会消失,之后,成年的责任和熬过那个成年阶段的挑战就会到来。因此,这首诗实际上描述了一个小孩子在意外失去他最喜欢的物品后如何学会接受他的损失,就像一个成年人当他们的童年被剥夺时,必须放弃他们的笨拙,成为一个负责任和成熟的成年人一样。

诗歌解读

第一部分

在第一节中,诗人指一个失落皮球的小男孩。他失落了皮球,诗人对他和他的反应感到好奇。此外,他还分析并思考如果他永远失去皮球会怎么做。诗人说,皮球在路上欢快地上下弹跳,让读者了解到男孩玩皮球时是多么的热情。皮球在男孩玩得开心的时候从他手中跳脱,然后继续在街上弹跳,最后掉进了附近的河里。

这里运用了诗歌的“元音韵”修辞手法。“boy”、“now”、“who”、“lost”中重复使用的元音“o”就是一个例子。当诗人说“欢快地在街上弹跳”时,运用了“意象”。此外,在“他该怎么办?我看着它走”这一句中,“什么”一词重复出现,因此也运用了“重复”修辞手法。

The Ball Poem Summary Class 10 English

第二部分

在诗歌的下一部分,诗人认为,即使承诺再给他一个皮球,小男孩也不会从中受益,因为他已经有其他的皮球了。小男孩极度沮丧,他承认了这一点。他被悲伤吞噬。他很沮丧,因为皮球带走了他所有珍贵的童年回忆。诗人声称,小男孩心烦意乱,因为现在在水中的皮球唤起了他拥有它、珍惜它并享受玩耍的每一个瞬间的快乐回忆。他对这次失去感到心碎和沮丧。

诗人说,他甚至不能吩咐这个孩子收下他的一些钱,好让他买个新皮球。他认为,即使孩子从诗人那里拿了钱买了另一个皮球,他也无法与新皮球产生归属感。诗人接着说,这个小男孩已经到了人生的这个阶段,他必须学会如何照看自己的物品,并思考将来他所做每个行为的后果。

这部分诗歌中运用了诗歌修辞手法“无连词排比”。句子中没有使用连词(一角钱,另一个球,一文不值),这就是无连词排比的例子。

The Ball Poem Summary Class 10 English

第三部分

在诗歌的最后一部分,诗人断言,这个孩子必须明白,在这个肤浅的世界里,他的许多(小男孩的)财产都会消失。他将皮球拟人化为他的(小男孩的)个人物品,包括他(小男孩)与其他人或动物的关系以及其他世俗财产。诗人声称,为了在这个严酷而快速发展的世界中生存,他(小男孩)必须学会没有它们也能生活。诗人声称,没有人能保证他(小男孩)的贵重物品或他(小男孩)的亲人将来会回来,或者说,为他(小男孩)买回这些东西。

通过这一部分,诗人表达了他的观点。在他看来,你不能用金钱买到一切,因为一切都不是有形的;有些资产是无形的,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而被遗忘。尽管财富可以让你购买一些实物,但归属感和与童年相关的幸福是无法购买的。诗人声称,这个男孩正在学习克服他(小男孩)失去物品的感觉,并且一定会理解并最终变得坚强,以面对外面等待着他的残酷世界。

这是男孩第一次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以及生命对他期望什么,这很悲伤,因为你必须接受生活的艰辛,重新振作起来,变得坚强并准备好为生存而战。每个人都必须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理解这个道理;有些人很早就理解了,有些人则在生命中很晚才理解,这取决于生活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抛给他们的境遇。这是生活中残酷而不可原谅的真相,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并经历,因为最终,如果你以正确的方式适应自己,生活给予你的将多于它夺走的。

这部分诗歌中运用了“头韵”修辞手法。“buys a ball back”和“Balls, balls will be lost always, little boy”这两句中,“b”音在连续两个词的开头出现,就是头韵的例子。这句“Balls, balls will be lost always, little boy”也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因为“ball”一词在这句中使用了两次。诗歌中还使用了另一种修辞手法“元音韵”。“He is learning, well behind his desperate eyes”这句中元音“e”的运用就是元音韵的例子。

常见问题/答案

Q1.“失落的认识论”这个短语是什么意思?

答案: “失落的认识论”这个短语指的是获取关于失落及其影响的知识或理解的过程。它暗示着男孩正在学习接受和应对失落这一深刻的教训,这是人类经验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Q2.“我不会打扰他”这句话暗示了说话者怎样的观点?

答案: 说话者决定不打扰男孩的悲伤,表示他(说话者)尊重他(小男孩)的情绪困扰。这承认了失落的深远影响以及在这种时刻对个人空间的需求。

Q3. 这首诗如何强调财产的短暂性?

答案: 诗句“人们会拿走球,球总会丢失”强调了物质财产的短暂性。它表明失去是不可避免的,没有人能真正永久地拥有任何东西。

Q4. 这首诗如何挑战物质主义和外部价值的观念?

答案: 诗句“金钱是外在的”表明金钱补偿无法减轻失去所带来的情感影响。它强调了男孩对皮球的依恋超越了其金钱价值。

Q5. 诗中重复出现的“如何站起来”这一短语有何意义?

答案: 重复强调了诗歌的韧性主题。它表明,学习如何在经历失落后站起来是每个人都经历并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以应对未来类似事情的基本教训。

Q6. 这首诗如何捕捉童年短暂性和成年现实之间的对比?

答案: 这首诗将男孩的纯真和无忧无虑的日子与突然面对失去的情景并置。它象征着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其中“失落的认识论”成为一个普遍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