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压制者》诗歌摘要与分析2025年03月17日 | 阅读 9 分钟 序言《死亡,万物的平定者》是英国诗人兼剧作家詹姆斯·雪莱(James Shirley)创作的一首警句诗。这首诗以死亡的平等本质为中心。死亡对一个人的生命拥有最终的裁决权。它不区分凡人中最强大或最弱小的人。死亡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当一个人死去时,无论他多么伟大,都必须安息在冰冷的坟墓中。 没有人能逃脱它的“弯镰”。雪莱认为,它将世俗的荣耀化为尘土。一个人逝世后,只有他们“公正”和“有德”的行为继续繁荣。在这首诗中,雪莱的思想围绕着世俗荣耀的短暂性和死亡的必然性。 ![]() 关于作者詹姆斯·雪莱(1596年9月 - 1666年10月)是一位英国剧作家。他属于英国戏剧文学的伟大时期,但用查尔斯·兰姆的话说,他“在这个时期的杰出人物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其说是因为他自身超凡的天赋,不如说他是那个伟大种族的最后一人,他们都说着几乎相同的语言,拥有共同的道德情感和观念。”他的剧作生涯从1625年延续到1642年议会禁止舞台剧。 标题这首诗的标题“死亡,万物的平定者”是一个在过去和现在的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主题。雪莱关于平等主义的思想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死亡只是一个比喻,他试图通过它来审视一个人抱负的越界。 他的犀利言辞不分王室贵族或卑微之人。他谈论生命的本质以及死亡。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受到同样的对待。他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异微不足道。为了摆脱死亡冰冷的魔爪,一个人必须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 形式这首诗结构规整,格律优美,内部富有节奏感。雪莱将诗句分为三节。每节包含八行押韵的诗句。整首诗以警句形式写成。就叙述者而言,它以第三人称视角写成。 韵律模式这首诗的韵律模式是 ABABCCDD。这意味着前四行采用交替押韵模式,其余诗句形成两个押韵的对句。这种模式贯穿整首诗。 在第一节中,押韵的词对是
韵律模式每节的前四行和最后两行每行有八个音节。这些行中的每一行都包含四个抑扬格。这意味着它们以抑扬格四音步(iambic tetrameter)创作。对于第五行和第六行,它们包含两个抑扬格。它们是抑扬格二音步(iambic dimeter)。因此,整首诗以抑扬格四音步和抑扬格二音步创作。 诗歌手法和修辞格雪莱使用以下诗歌手法来强调他的思想。
主题《死亡,万物的平定者》的中心思想关注死亡的平等本质。在整首诗中,雪莱描绘了死亡如何让每个人都屈服于它的权威。实际上没有人可以推迟这一事件。它是人生命中的最终真理。 在诗人看来,世俗的荣耀是虚幻或暂时的。留下来的只有一个人公正的行为。除此之外,一切都归于尘土,无论是傲慢的成就还是战场上的荣耀。这首诗也触及了美德、死亡的必然性、名誉和宿命论的主题。 逐行分析第一节第1-3行 我们血统和地位的荣耀 诗歌《死亡,万物的平定者》以对一个人高贵血统相关的世俗荣耀的提及开篇。雪莱也属于英国沃里克郡一个高贵的骑士家族——沃里克的雪莱家族。因此,他使用代词“我们”来指代所有贵族和王室家庭。在他看来,他们的名声就像影子。它们不是永恒的事物。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他使用“盔甲”一词,象征着命运(人类不可避免的死亡)作为一个战士。通过这种战争意象,诗人将人类描绘成与自己的命运或死亡不断战斗。最终,死亡胜利并做出最终裁决。 第4-8行 死亡将他冰冷的手放在国王身上 王权和王冠 拟人化的死亡将他冰冷的手放在所有人身上,包括国王、贵族、政治家和贫苦农民。雪莱使用“冰冷的手”来暗示死者的冰冷双手。在他看来,“王权”和“王冠”(指代君主)都必须倒下。这意味着王权是暂时的。国王随时可能失去他的王冠。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剥夺他们的权力。 最后,诗人尖锐地推断,在最终时刻,每个人都将化为尘土。那些曾夸耀自己的权力和权威的国王,死后与他们的臣民一同躺在尘土中。在最后一行,诗人通过提及农民使用的工具,指代了贫苦农民。这包括“弯镰”和“铲子”。 第二节第9-10行 有些人可能用剑收割田野, 第二节以一个隐喻开始。雪莱用“剑”来指代战士。此外,他将他们在战场上杀戮的行为比作收割和种植。通过这种方式,他将农民的行为与战士或国王的行为联系起来。 他的平等主义思想通过这一行诗句得以体现。这里,他试图说明无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职业如何。每个人的行为都同等重要。战士们为了世俗的名声(这里指“月桂”)而奋战不懈。 而农民们则日夜辛劳,只为维持生计。在这首诗中,诗人对贫苦农民的贡献表示同情。他对社会上层人士如国王和贵族的抱负持批判态度。 第11-16行 但他们强健的神经终将屈服; 当他们,苍白的俘虏,爬向死亡。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说他们的“强健神经”(意志力和勇气)迟早要屈服于死亡。他们狂野的灵魂被死亡强大的掌控所驯服。不仅如此,他们还必须向命运低头,接受已经注定的一切。 最后,当他们作为“苍白的俘虏”爬向死亡时,一个人的低语呼吸也被压制。重要的是要注意一些特定词语背后的含义。例如,“低语的呼吸”指的是一个人失去说话能力的老年时期。 随着一个人年龄增长并接近死亡,他的皮肤变得苍白。雪莱将一个老人的皮肤苍白与一个被剥夺食物的俘虏的苍白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他试图说明所有人类在老年时都成为死亡的“苍白俘虏”。 第三节第17-18行 花环在你额头枯萎, 在《死亡,万物的平定者》的最后一节中,雪莱同样运用了一些有趣的想法,以说明死亡是所有不平等的最终平定者。首先,他提到一个人“额头上的花环”。这暗示了世俗的成就。在诗人看来,这些成就并不重要。人死后,没有人会夸耀那些辉煌的成就。 凡人渴望名声,一生都在努力留下印记。无论他们多么努力,那些为了自负的满足而做的事情都无法持久。它们像炎热夏日池塘里的水一样褪去。另一个人又在生命的雨季填满了这个池塘。这个循环不断进行。池塘是永恒的,而不是它的水。名声与池塘里的水完全相似。 第19-22行 在死亡的紫色祭坛上 最终,每个人都必须聚集在“死亡的紫色祭坛”前。这里,“死亡”被比作上帝。“紫色”是红色和蓝色之间的中间色。如果红色和蓝色分别象征着生命和死亡,“紫色”则是生命与死亡之间关键时刻的颜色。通过这种提及,诗人指向了人生命中死亡前的最后一刻。 在他的祭坛上,一个世俗事务的胜利者像受害者一样流血。雪莱说,“头颅”必须安息在坟墓的冰冷墓室中。这意味着坟墓是人生命的最终归宿。 第23-24行 只有正直的行动 最后两行包含主要思想。在达到这个思想之前,雪莱使用了22行诗句,修辞上加以装饰,以使这些诗句听起来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他说,只有正直和公正的行为“散发芬芳”并在他们的尘土中“绽放光芒”。这里,“美德”被比作鲜花,散发出甜美的芬芳。通过这些诗句,诗人试图说明一个人的美德行为才具有持久的印记,超越其一生。 结论诗歌《死亡,万物的平定者》由17世纪英国剧作家詹姆斯·雪莱创作。雪莱在文艺复兴晚期声名鹊起。他属于沃里克郡最古老的骑士家族——沃里克的雪莱家族。尽管他出身贵族家庭,但他的思想是民主和平等主义的。 例如,在这首诗中,他含蓄地批评了贵族血统的荣耀。他反对人类在社会地位上存在差异的观念。在他看来,所有人都是凡人。总有一天,每个人都会死去。即使是国王也与贫苦农民埋葬在同一个地方。通过这种方式,雪莱在这首诗中描绘了他的平等主义思想。 下一个主题《幻之宫殿》概要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