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媒病毒2025年7月23日 | 阅读9分钟 任何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在口语中都称为虫媒病毒。 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都容易感染虫媒病毒。人类感染虫媒病毒的症状通常在接触病毒后三到十五天出现,并持续三到四天。 尽管也可能发生脑炎和病毒性出血热,但头痛、发烧和全身不适是感染最典型的临床表现。要了解这种病毒的更多信息,请继续阅读文章。 ![]() 虫媒病毒的定义“虫媒病毒”(Arbovirus)一词,代表“节肢动物传播的脊椎动物病毒”,它指的是一个概念,与病毒颗粒的形态学、化学或物理特性无关。 不言而喻,这些特性最终可能决定病毒的所有行为,但这与当前的描述无关。 我们社区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小组(1967年)的定义:“虫媒病毒是主要或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在易感脊椎动物之间生物传播而得以在自然界中生存的病毒”。 在自然循环中,病毒、脊椎动物宿主、传播媒介、脊椎动物贮存宿主和放大宿主都参与其中;在某些情况下,传播媒介也可能充当贮存宿主。 简单来说,虫媒病毒是一大类可以通过蚊子、蜱虫或沙蝇传播并引起各种疾病的病毒。 鉴于感染发病率的上升和新疾病可能出现的可能性,理解这些传染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过程至关重要。 这些病毒属于 Togaviridae、Flaviviridae、Bunyaviridae 和 Reoviridae 科。 这些科的病毒的 RNA 基因组相似,这使得它们能够发生变异,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宿主条件或栖息地。 由于它们需要传播媒介才能生物传播给人类,因此这些病毒是特殊的。 鉴于感染发病率的上升和新疾病可能出现的可能性,理解这些传染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过程至关重要。 虫媒病毒可引起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脊髓炎、脑膜炎、肌炎和神经炎。 诊断为脑炎时,这些疾病的死亡率会增加。 因此,在评估发烧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时,虫媒病毒是重要的鉴别诊断。 虫媒病毒的症状和体征尽管因病毒而异,但虫媒病毒的潜伏期——感染与症状发作之间的时间间隔——通常为 2 至 15 天。 然而,大多数感染并不引起任何症状。 出现症状时,症状通常是非特异性的,类似于流感样疾病,并且不指向特定的病原体。发烧、头痛、全身不适、皮疹和疲劳是其中一些症状。 呕吐和出血热是罕见的副作用。 感染还可能影响中枢 神经系统,表现为偶尔发生的脑膜炎和脑炎。 大多数人预后良好,但出现严重症状的人预后较差;取决于病毒,这部分人群的死亡率可能高达 20%。 严重症状在老年人、极度年幼者、孕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中更常见。 1. 登革病毒最常见的虫媒病毒病是登革热,每年导致 25,000 人死亡。 引起登革热的登革病毒主要由伊蚊传播,尤其是埃及伊蚊。 病毒的潜伏期为三到十四天。 大多数病例无症状,但出现症状时,症状可能包括皮疹、头痛以及持续七到十天的关节和肌肉疼痛。 ![]() 经治疗后,严重病例的死亡率低于 1%,但未经治疗的死亡率可达 25%。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休克、内出血以及器官损伤。 登革热不仅在赤道附近,而且在全球各地都有发现。 感染可导致对其他血清型的短期免疫,以及对引起疾病的特定血清型的终生免疫。 2. 日本脑炎病毒这种虫媒病毒病最常见的传播源是库蚊叮咬。 日本脑炎病毒的潜伏期为五到十五天,由库蚊传播,特别是三带喙蚊。大多数病例无症状。 ![]() 然而,有症状者可能出现发烧、头痛、疲劳、恶心和呕吐。 脑炎的死亡率高达 20-30%,严重病例可能导致昏迷、瘫痪、癫痫发作、脑炎和长期脑损伤。 涉禽和家猪是该病毒的主要宿主,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流行。 感染可导致终生免疫。 3. 蜱传脑炎蜱传脑炎 (TBE) 是欧洲和亚洲最重要的蜱传病毒感染之一,由一种称为蜱传脑炎病毒 (TBEV) 的虫媒病毒病原体引起。 蜱传脑炎病毒通过伊蚊传播,如硬蜱、血红扇头蜱和全沟硬蜱,潜伏期为 7-14 天。 ![]() 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发烧、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可能出现瘫痪和永久性脑损伤。 死亡率范围为 1% 到 2%。 该病毒主要感染小型啮齿动物,在俄罗斯南部和东欧广泛传播。 感染通常提供终生免疫。 4. 西尼罗河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由库蚊传播,是美国最常见的虫媒病毒病。 病毒潜伏期为两到十五天。 约 1% 的病例会发生更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而大多数病例无症状。 ![]() 有症状的病例可能出现发烧、头痛、嗜睡、呕吐、恶心和皮疹,并可能持续三到六天。 严重病例可能导致急性弛缓性麻痹、脑膜炎、脑炎和淋巴结肿大,死亡率为 3-15%。 候鸟是该病毒的主要宿主,在欧洲、北美、西亚和中亚、大洋洲和非洲都有发现。 通常,感染可导致终生免疫。 5. 黄热病病毒黄热病病毒的潜伏期为三到六天,主要由埃及伊蚊等伊蚊传播。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美洲,伊蚊传播这种致命疾病。 发烧、头痛、背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是可能持续三到四天的症状。 ![]() 总体死亡率为 3%,严重并发症的死亡率升至 20%。严重病例可出现黄疸、肝损伤、胃肠道出血和反复发烧。 该病毒感染灵长类动物,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传播。 感染可导致终生免疫。 虫媒病毒的传播虫媒病毒可以感染的大多数节肢动物似乎是蜱虫和蚊子,但它们还有许多其他种类,它们可以通过改变其长期的生存策略来感染。 约有 300 种不同的蚊子可以传播虫媒病毒。 与虫媒病毒传播最相关的两种蚊子是伊蚊和库蚊,它们分别携带 115 种和 105 种不同的虫媒病毒。 目前已知有 116 种不同的蜱虫可传播虫媒病毒,使其成为常见的传播媒介。 ![]() 此外,已有 25 种蠓虫(主要是库蠓属和细蠓属)被证明是虫媒病毒的携带者。 虫媒病毒还可以通过臭虫、牛虻、蝽象、螨虫、沙蝇和黑蝇等传播。 由于这些传播媒介的物种多样性和广泛分布,虫媒病毒可以通过上述过程传播到世界各地。某些传播媒介主要与虫媒病毒疾病相关。 即使它们没有与人类或动物的任何明显疾病相关联,许多携带病毒的其他节肢动物物种也可能对病毒的生命周期做出贡献。 例如,西尼罗河病毒通常由蚊子传播,但苍蝇和其他节肢动物也可以传播它。此外,蠓虫、沙蝇、蜱虫以及包括库蚊和按蚊在内的各种其他蚊子似乎也能够传播日本脑炎病毒。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疫情期间,一种节肢动物很可能占主导地位。 然而,如果脊椎动物宿主——例如鸟类——在夏末变得不那么容易获得,并且鸟类迁往更温暖的国家,传播媒介可能会选择不同的脊椎动物宿主。 这与在北美地区,西尼罗河热/脑炎病例通常发生在夏末,在鸟类开始迁往更温暖的气候并且它们的数量达到顶峰之后这一发现相符。 另一方面,白纹伊蚊在半城市或农村地区更为普遍,而埃及伊蚊已适应了城市环境。 然而,这并非严格规定。例如,寨卡病毒主要与白纹伊蚊相关,并在拉雷尼翁岛的农村和城市地区同时广泛传播,而埃及伊蚊则无法检测到。 如何预防虫媒病毒一些虫媒病毒,如黄热病和日本脑炎,有有效的疫苗,但并非所有虫媒病毒都有疫苗。 然而,许多其他虫媒病毒疫苗也正在开发中。可以通过简单地避免携带它们的传播媒介来预防虫媒病毒。 虽然社区可以减少静水池并对滋生地使用杀虫剂,但个人防护同样重要。 穿着防护服、在门窗上安装纱窗、避开受虫害地区以及使用驱虫剂,如 DEET(二乙基甲苯胺),都是个人防护的例子。 ![]() 目前,有一种疫苗可以预防黄热病,如果您计划前往黄热病流行的国家(如刚果民主共和国、阿根廷、巴西或安哥拉),则建议接种。现在还有许多其他虫媒病毒疾病疫苗正在开发中。通过基因编辑蚊子和相关技术,未来有可能实现虫媒病毒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由于虫媒病毒非常多样且数量庞大,因此控制虫媒病毒感染通常比开发专门的疫苗或药物治疗更简单、更便宜,尤其是在消灭传播媒介、实施种群控制措施、避免叮咬和清除滋生地方面。 在开发更多疫苗之前,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虫媒病毒疾病的最佳方法,尤其是在这些病毒流行的地区。 通过涂抹驱虫剂、在户外遮盖四肢、将裤子塞进袜子,以及穿着浅色衣服(这可以更容易地发现蚊虫),人们可以预防蚊子叮咬。 由于蚊子会被积水吸引,人们还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房屋周围的蚊子数量。 通过清除房屋附近的积水,可以减少蚊子的栖息地和数量。 移除收集水的容器、在储水容器底部打孔以便排水、清洁排水沟以防止积水、避免使用旧轮胎进行景观绿化、保持泳池和热水浴缸清洁并经过氯化处理,以及在不使用时存放手推车或儿童泳池,这些都是一些实际的步骤。 通过减少蜱虫种群,还可以降低蜱虫传播的虫媒病毒感染的风险。 人们可以通过频繁修剪草坪、安装围栏以阻止携带蜱虫的动物进入,并在草坪和林地铺设覆盖物或砾石以阻止蜱虫穿过,从而减少家中的蜱虫种群。 定期清除枯叶、丢弃过时的户外家具、使用针对蜱虫的杀虫剂,以及避开游乐设备和户外家具附近的林地,是控制虫子种群并降低虫媒病毒感染可能性的其他策略。 简而言之虫媒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创新的控制方法。 为此,深入了解感染了虫媒病毒的蚊子之间形成的复杂相互作用网络至关重要。 高通量分析使得能够从全基因组角度了解虫媒病毒在不同基因表达水平上引起的改变。 约有 39 亿人口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包括登革热、黄热病、奇ungunya热和寨卡病毒等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虫媒病毒)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威胁。 当生态、经济和社会条件相结合时,某些虫媒病毒——特别是由伊蚊传播的虫媒病毒——的流行频率和严重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在增加。 任何被称为虫媒病毒(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的病毒,都通过特定的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给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主要是昆虫(蝇类和蚊子),也包括蛛形纲动物(蜱虫)。 “虫媒病毒”这个名称指的是一种由具有特定特征的传播媒介传播的病毒类型。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分类系统,它不是一个病毒的物种、属或科,该系统基于病毒基因组的特征和组织结构。 目前在美国有疫苗可用的病毒包括奇ungunya热、日本脑炎、蜱传脑炎、埃博拉和黄热病。登革热疫苗仍在研究中,但其有效性相对适中,并且因患者的年龄、血清型和登革热免疫状况而异。在美国,9 至 16 岁的、居住在地方性流行地区并有实验室确诊登革热感染史的个体可以接种疫苗。 下一主题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