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氏菌

2025 年 7 月 21 日 | 阅读 4 分钟

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属于肠杆菌科变形杆菌族。该菌种被认为是一种不常见的机会性病原体,主要引起术后伤口和尿路感染。然而,某些临床摩氏摩根菌分离株通过携带各种耐药基因(如blaNDM-1和qnrD1)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对临床感染控制构成严峻挑战。此外,毒力进化使摩氏摩根菌成为一种重要的病原体。

Morganella Bacteria

累积数据显示,摩氏摩根菌可引起多种感染,如败血症、脓肿、紫尿袋综合征、绒毛膜羊膜炎和蜂窝织炎。这种细菌常导致某些感染患者的高死亡率。由于耐药性和毒力水平的增加,摩氏摩根菌被认为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机会性病原体。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摩氏摩根菌的流行病学,特别是其耐药谱和耐药基因,以及其感染的疾病谱和危险因素。由于摩氏摩根菌表现出较高的毒力和耐药性,它被视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机会性病原体。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汇编了摩氏摩根菌感染的临床谱、危险因素和病原体的流行病学,主要侧重于其抗生素耐药谱以及耐药基因。

摩根菌属细菌的特征

  1. 形态 - 摩根菌是一种杆状、有运动能力的细菌,通常具有不发酵乳糖的特性。由于它呈尿素酶阳性,其致病性可能使尿路感染更加危险。
  2. 致病潜力 - 这种细菌与多种感染有关,包括以下内容:
    • 尿路感染(UTIs)
    • 伤口感染
    • 菌血症
    • 败血症
    • 舌系带短缩
    • 蜂窝织炎
  3. 抗生素耐药性 - 摩氏摩根菌固有地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包括氨苄西林和大多数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它还可以获得耐药基因,如qnrD1和blaNDM-1,这使治疗选择复杂化25。已有报道称,菌株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使其成为临床环境中难以治疗的病原体。由于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它被发现是术后感染的主要来源,并且在严重病例中常与高死亡率相关。

摩根菌的流行病学

  • 发病率: 最新研究表明,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摩氏摩根菌血流感染(BSIs)的年发病率约为每百万人9.2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与社区相关。1. 男性老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更容易携带这种细菌
  • 地理分布: 最近,全球多个国家,包括西班牙、美国、台湾和日本,都报告了摩氏摩根菌感染病例。在过去几年中,它作为一种医院获得性病原体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 风险因素: 高龄、男性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是感染的危险因素。由于体质虚弱,在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的个体特别容易受到感染。

抗生素耐药谱

Morganella Bacteria

摩氏摩根菌对多种药物表现出固有的耐药性,例如:

  • 青霉素:阿莫西林、苯唑西林和苄氧青霉素。
  • 头孢菌素:大多数头孢西丁和第一代头孢菌素,以及一些第三代头孢菌素。
  •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酰胺类:这些抗生素类型通常对其无效。
  • 其他抗生素:对夫西地酸、磷霉素和糖肽类药物耐药
  • 获得性耐药性:摩氏摩根菌的一些菌株通过多种机制发展出耐药性,包括存在某些耐药基因,例如:
  • BlaNDM-1:提供碳青霉烯类耐药性。
  • qnrD1:提供喹诺酮类耐药性。
  • 其他导致多重耐药的基因是blaTEM-104、blaCTX-M-162和aac (6′)-IB-cr。
  • 多重耐药性:11.9%的临床分离株被认为是多重耐药(MDR),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这些菌株中经常存在与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相关的多种耐药基因,如整合子和质粒。MGEs使细菌能够相互传递耐药性特征。

临床意义

摩氏摩根菌日益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对临床护理构成了重大障碍。

Morganella Bacteria

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受损的个体,由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可能导致败血症、尿路感染和术后伤口感染等并发症23。

由于细菌不断发展的耐药模式,当存在多重耐药摩氏摩根菌时,需要使用联合疗法或更强效的抗生素,尽管这些治疗并非总是成功的。

结论

总而言之,尽管摩氏摩根菌是肠道菌群的常见组成部分,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免疫系统受损或接受侵入性手术的个体中,它可能发展成危险的机会性病原体。其日益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强调了在临床环境中密切观察和有效感染控制策略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