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 | 细胞器17 Mar 2025 | 5 分钟阅读 线粒体(单数:mitochondrion)是< strong>双膜细胞器,与叶绿体和细胞核类似。它们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中,被称为< strong>'细胞的发电站',因为它们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ATP(三磷酸腺苷)。ATP 是一种能量分子或能量来源,为细胞执行各种生化反应提供能量。 线粒体由 Kolliker 在昆虫的飞行肌中发现。'线粒体'一词由 Benda 提出。线粒体和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唯一含有自身DNA的细胞器。此外,线粒体可以复制,因为它们拥有自己的 DNA(遗传物质)和核糖体来构建蛋白质。由于其复制能力,它也被称为< strong>半自主体。 线粒体的数量线粒体的数量因细胞的活动而异。如果细胞越活跃,它就会有越多的线粒体。例如,昆虫飞行肌中的细胞可能含有多达 50 万个线粒体,而在巨型变形虫中,其数量可达 5 万个。然而,一些单细胞生物,如衣藻和小球藻,只含有一个线粒体。 线粒体的结构它通常是盘状或椭圆形的细胞器,由双层膜包围;内线粒体膜和外线粒体膜。这些膜之间的空间称为膜间隙或外腔。而由内膜包围的空间称为内腔。内膜向基质的内表面称为 M 面。而其向外空间的外表面称为 C 面或细胞质面。 ![]() 外膜是多孔的,含有较少的蛋白质,并且具有渗透性。内膜是折叠的或具有褶皱,它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并且具有半渗透性。内膜的褶皱称为嵴(单数:crista)。 内腔中的物质称为基质,由于核黄素的存在而呈淡黄色。基质含有细胞呼吸所需的酶。它还富含二价离子,如 Mg2+ 离子、Mn2+ 离子和 Fe2+ 离子。这些离子作为参与细胞呼吸的酶的活化剂。此外,环状 DNA 和核糖体也存在于基质中。它含有 70S 核糖体,与原核生物中发现的核糖体相同。 什么是氧合酶?它是线粒体中一个重要的结构,存在于线粒体内膜表面。氧合酶也称为 F0-F1 颗粒或基本颗粒。这些结构有助于 ATP 的合成。氧合酶主要存在于内膜表面,尤其是在嵴上。 氧合酶的结构氧合酶有三个部分,底部或基底部分嵌入膜中。它被称为 F0 颗粒。第二部分从基底延伸,它是一种蛋白质,被称为 F5-F6 颗粒或柄部分。第三部分是膨大的,也是一种蛋白质,附着在柄部分上。它被称为 F1 颗粒或氧合酶的头部。 ![]() 头部作为 ATP 酶,因此它有助于 ATP 的合成,因此它也被称为 ATP 合成酶。氧合酶的数量也不同,在一个线粒体中可以有 1000 到 100000 个,具体取决于细胞的活动。 线粒体中如何产生 ATP?内膜中的蛋白质充当电子传递链。当电子通过这个链时,一对质子(H+)从基质泵入外腔。因此,由于外空间中质子浓度高,质子倾向于进入基质。 ![]() 高能质子通过氧合酶。它们从氧合酶的底部进入。当它们到达氧合酶的头部时,它们利用质子的高能将无机磷酸添加到 ADP 中形成 ATP。因此,产生 ATP 所需的能量是在质子从膜间隙沿其梯度返回基质时产生的。 每有一对质子通过氧合酶进入基质,就会合成一个 ATP。头部本身充当酶。这就是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发电站的原因,而 ATP 正是在线粒体中的氧合酶中合成的。 因此,在线粒体中发生的细胞呼吸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并产生能量。细胞利用这种能量,没有这种能量细胞就无法工作。所以,ATP 被称为细胞的生化能量“货币”。 线粒体的功能
下一主题溶酶体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