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 (ER) | 细胞器

17 Mar 2025 | 6 分钟阅读

它是一种膜结合的细胞器,形成一个由扁平囊(扁囊)和管(细管)组成的相互连接的网络。内质网表示细胞质内部,而网状结构的意思是网络。它通过出芽从核膜起源,并折叠自身形成一个称为腔的内部空间。

内质网于1897年首次被Garnier观察到。然而,内质网的超微结构由Keith R Porter, Albert Claude和Ernest F. Fullam于1945年给出。而“内质网”一词由Porter命名。它存在于除某些生殖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RBCs)以外的所有真核细胞中。它在原核细胞中不存在,因为它们不含任何膜结合的结构。

内质网的结构

内质网主要由扁囊、管和囊泡组成。

Endoplasmic Reticulum
  • 扁囊:它们是无分支的扁平囊状结构,具有狭窄的腔。它们附有核糖体。它们通过核膜的起泡或出芽(向外翻)从核膜起源。扁囊彼此平行并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网络。此外,核糖体附着或嵌入扁囊(复数:扁囊)的表面。它们的腔狭窄,范围为40至50微米。扁囊靠近细胞核,因为它们起源于核膜。它将细胞质分为两部分;细胞溶胶(正常细胞质)和囊腔或空间。此外,扁囊也称为粗面内质网囊,因为它们产生颗粒状物质或化学物质。
  • 管:与扁囊或囊泡相比,它们是分支的,形状也更多样。它们的表面没有核糖体,因为管是由扁囊在扁囊失去核糖体后形成的。它们更靠近质膜,并且与扁囊的腔相比,它们的腔更宽。它们的腔范围为50至100微米。
  • 囊泡:它们是位于扁囊附近的球形结构。它们的直径约为50至500微米。它们的表面也附有核糖体,并且通常靠近扁囊。

扁囊的腔与核周隙连续,因此已知它附着在核被膜或核膜上。它的另一侧,由管组成,附着在质膜上。因此,一侧附着在核膜上,另一侧附着在质膜上。

内质网的类型

内质网有两种类型,因为它们有两个不同的区域,在结构、功能和核糖体的存在方面有所不同。然而,它根据核糖体的存在分为两种类型,如下所述;

Endoplasmic Reticulum

i)粗面内质网 (RER)

它的表面附有或嵌入核糖体,因此称为粗面内质网或颗粒内质网。它包括内质网的扁囊部分,看起来像一系列的通道。核糖体通过一种称为核糖体结合蛋白的蛋白质附着在其表面,其腔与核被膜的外膜连续。因此,它靠近核膜或细胞核。只有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

粗面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或者它们专门用于蛋白质合成。因此,如成纤维细胞和胰岛的β细胞等蛋白质合成细胞含有更多的内质网。在粗面内质网上形成的蛋白质可能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或者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因此,它还有助于决定哪些蛋白质应该留在细胞内,哪些应该离开细胞。此外,它还参与抗体、胰岛素的产生,并有助于将蛋白质运输到滑面内质网。

ii)滑面内质网 (SER)

它的表面没有核糖体,因此与粗面内质网相比,它具有光滑的表面。它主要由管组成,并靠近质膜。滑面内质网合成脂质和碳水化合物。它不参与蛋白质合成。脂质是基于脂肪的分子,对能量储存、膜结构和通讯是必需的。

滑面内质网有助于解毒细胞。例如,肝细胞含有大量的滑面内质网,因为它们进行体内大部分的解毒工作。此外,合成更多脂质的细胞,如脂肪细胞和肝细胞,含有更多的滑面内质网。产生类固醇激素(如睾酮)的细胞也含有更多的滑面内质网,如间质细胞。同样,产生类固醇激素(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滤泡细胞也含有更多的滑面内质网。此外,存在于横纹肌细胞中的滑面内质网称为肌浆网。

内质网的功能

i)滑面内质网的功能

  • 滑面内质网有助于合成磷脂和胆固醇等脂质。
  • 它还有助于类固醇激素的形成和分泌以及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
  • 它负责储存和释放肌力和神经系统所需的钙离子。
  • 它形成胞间连丝微管,这是内质网贯穿胞间连丝的细丝,(胞间连丝是两个相邻细胞之间的连接,物质通过该连接进行运输)。
  • 它还形成肌浆网,存在于肌肉中,有助于神经冲动的传导和肌细胞的收缩。
  • 它还有助于清除肌肉中储存的乳酸。
  • 它还有助于解毒不需要的物质,如药物和致癌物质。
  • 它进行糖原分解,将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尤其是在肝细胞中提供即时能量。
  • 它比粗面内质网含有更多的酶,因此功能更多样。

ii)粗面内质网的功能

  • 粗面内质网主要负责蛋白质合成。它还进行蛋白质折叠,并执行与蛋白质正确折叠相关的质量控制功能。
  • 它充当细胞内循环或转运系统,将蛋白质和其他碳水化合物转运到高尔基体、溶酶体、质膜等其他细胞器。
  • 它为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的物质运输提供通道。
  • 它为细胞反应提供所需的表面积,并且其腔或管为分泌产物提供通道。
  • 它通过提供膜来帮助高尔基体产生囊泡和高尔基囊泡。
  • 它支持膜生物发生,在细胞分裂期间形成核被膜或核膜,以及形成骨架。它在末期核分裂期间形成新的核膜。
  • 核糖体产生的多肽链穿过粗面内质网膜并在其腔内积累。在这里,链经过修饰、分子折叠和成熟,形成功能性蛋白质。
  • 它将信息从细胞外传递到细胞内,并允许同一细胞的不同细胞器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内质网的共同功能

  • 它充当细胞的框架,因此也称为细胞骨架结构。
  • 它有助于在细胞核、细胞器和其他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 从扁囊和管出芽形成的囊泡将蛋白质(来自粗面内质网)和脂质(来自滑面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因此,它有助于将蛋白质和脂质运输到高尔基体。
  • 它有助于细胞板的形成,在细胞分裂期间。细胞板由细胞板分隔体组成,细胞板分隔体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碎片。
  • 它为胶体细胞质基质提供机械支撑,并通过扩散、渗透和主动转运允许分子通过其膜进行交换。
  • 内质网膜含有各种重要的酶,这些酶对许多重要的合成过程是必需的。这些酶包括葡萄糖-6-磷酸酶、NADH二氮嗪酶、Mg++激活的ATP酶等。
  • 它有助于维持细胞质液泡系统,该系统允许细胞器彼此连接。

下一主题高尔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