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指纹

2024年11月14日 | 阅读7分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在各个学科领域都看到了世界的变化。为了跟上不断创新的步伐,每个领域都在协同工作。在所有领域都经历着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我们的法律领域为何会落后呢?法律和法医科学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技术进步。

Brain Fingerprinting

法医科学在法律体系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证据方面。它有助于收集、匹配和分析证据,以侦破刑事案件,并在法庭诉讼中为受害者伸张正义。随着技术和科学的突破,已经开发出许多创新且有效的法医技术,有助于调查过程。“脑纹识别”就是其中一种方法。脑纹识别依赖于技术,但在某些情况下,当技术或法医科学在法律领域不起作用时,法律体系会依赖一种称为“证据类比”的特定程序或流程,通过参考过往案例的事实来帮助确定被告人的罪责或无罪。

什么是脑纹识别?

“Brain Wave Science”公司(位于爱荷华州 IO)的董事兼首席科学家 Lawrence A. Farwell 先生于 1995 年首次发明并获得了脑纹识别技术的专利。

脑电图(EEG)是一种法医方法,它能检测出与个人记忆或知识相匹配的独特脑电波模式。这种方法已被用于评估嫌疑人是否了解特定的犯罪或事件。这种方法非常新颖,并在法律体系中逐渐获得认可。

脑纹识别的主要功能

脑纹识别是一种法医科学技术或方法,通过使用佩戴在头皮上的头带上的传感器,非侵入性地分析脑电图(EEG)的脑响应或脑电波,来检测大脑中隐藏或机密的信息。

脑纹识别的机制是什么?

机制或技术包括以以下方式呈现与犯罪现场相关的各种类型的文本、照片、视频和声音:-

一个装有传感器的头戴设备,带有两个电极,被非侵入性地植入头部或头皮上,覆盖眉毛之间的前额和后脑勺,而大脑在这里保留经验记忆。一个电极放在眉毛处,另一个放在后脑勺处。该电极现在通过蓝牙连接到运行脑纹识别软件的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之后,在计算机屏幕上,以一系列或有序的模式显示各种类型的照片、单词、短语、电影和其他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提供了关于犯罪的重要细节或探测了问题。这可能是一台电脑、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完全是其他东西。如果大脑检测到该呈现或当前环境中的某些相关内容,它会向软件发送一个精确、可测量的脑响应,称为 P300。该响应的特点是一种独特的脑电波模式,称为 P300-MERMER(记忆和编码相关多层面脑电图响应),在过程中记录。这种响应有助于确定该精确信息是否存储在该人的大脑中,从而有助于调查和收集证据。

脑纹识别在印度法律中的应用

印度的国家调查局(NIA)在调查恐怖行动中使用了脑纹识别。调查人员还利用这项技术来确定嫌疑人陈述的真实性,并收集关于他们参与犯罪的信息。

NIA 使用了脑电图描记术,也称为脑纹识别,来侦破 2006 年马勒冈爆炸案,该案造成 6 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脑纹识别的最新进展和司法判例

然而,脑纹识别证据在印度法院的使用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焦点。让我们来看一些在印度使用脑纹识别的案例和新闻报道。

中央调查局(CBI)官员在调查北方邦哈特拉斯一名 19 岁达利特女孩的强奸谋杀案时,最近将四名被告带到甘地讷格尔的法医科学实验室(FSL)接受脑电波特征分析(BEOSP)检查。

脑纹识别在印度的可采性

在印度,脑纹识别作为证据在法庭上的可采性目前正在辩论中。印度最高法院尚未就脑纹识别作为证据在法庭上的可采性做出最终决定。因此,个别法官必须决定是否采纳脑纹识别的结果作为审判中的证据。

印度最高法院在 Selvi & Ors vs. State of Karnataka 一案中作出裁决,该案审理认为,在未经个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对其进行测谎、多重人格分析和脑电图描记术测试。最高法院进一步规定,调查机构应遵循国家人权委员会关于对被告进行多重人格分析测试(测谎仪测试)的指南(2000 年)。法院在该裁决中还宣布,测试结果不能单独作为证据。另一方面,在法医测试中发现或查明的任何信息都可以作为证据的一部分。

脑纹识别在外国法中的应用

脑纹识别也在其他国家得到应用,一些法律体系接受其为可接受的证据,而另一些则拒绝。在美国的一些刑事审判中,脑纹识别证据已被采纳,但并未被广泛认可。Farwell 的方法首次用于 Grinder 案的调查。

证据类比

证据类比是指利用过往案例的证据来支持当前案例的结果。这是一个成熟的法律理论,用于判断嫌疑人的罪责或无罪。以下是证据类比在法律体系中的应用。

证据类比在印度法律中的应用

在印度,证据类比被用于判断嫌疑人的罪责或无罪。印度最高法院裁定,如果待比较的案例足够相似,证据类比可以用来支持定罪。

在 Maruti Navnath Sonawane vs. The State of Maharashtra (2002) 一案中,孟买高等法院裁定,控方可以依据类似案例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的罪责。法院还指出,此类证据应谨慎使用,并且仅在必要时使用。

脑纹识别与证据的类比

脑纹识别和证据类比都是用于确定一个人陈述真实性的方法。脑纹识别使用脑电图信号来评估一个人是否在说实话,而证据类比则依赖于对行为和其他标准进行观察。尽管这两种策略在印度都有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但它们之间的一些差异使得其中一种比另一种更有利:-

脑纹识别是刑事司法系统中的一个新概念,它涉及使用神经科学来确定一个人是否对犯罪有特定知识。这是通过测量大脑中的脑电图信号来实现的。它只识别信息处理的脑响应,显示被试者大脑中存储的信息。它无法确定信息是如何存储的。而证据类比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将当前案例与某些过往案例进行比较,待比较的案例之间必须存在显著的相似性,并且应该谨慎地仅在必要时进行。这可以通过利用具有相似情况的过往案例来完成,以显示活动模式或确定特定个人最有可能对犯罪负责。

脑纹识别需要使用特定的设备,而这些设备可能并非在所有地方都随时可用。到目前为止,只有卡纳塔克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安装了脑纹识别技术,这意味着它的可用性有限,并且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有人获得这些设备并使用它,但希望将来,它也能在其他许多邦提供。相比之下,证据类比不需要使用任何特殊设备,只需要正确的技术。

脑纹识别的使用已被证明有些争议;主要担忧包括侵犯人权和隐私权,一些批评者认为它尚未足够可靠以用于法庭。另一方面,支持者声称它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效,尤其是在涉及恐怖主义或其他高风险犯罪的情况下。然而,多年来,证据类比一直是刑事司法系统中一个成熟的概念。它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用于确定罪责或无罪,尤其是在案件的事实与过往案件的事实非常相似的情况下。

结论

脑纹识别和证据类比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可以用于在刑事法院系统中确定罪责或无罪。虽然它们不同,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以协同使用以形成更完整的证据图景。脑纹识别是一种相对较新且独特法医科学方法。它可能会改变调查过程,并对调查和证据收集过程做出重大贡献。脑纹识别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才能对其在法医科学领域产生更强的影响。


下一个主题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