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电位定义

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7 分钟

神经系统依赖于神经元之间信号的快速传递,以实现沟通和对外部刺激的协调反应。这一过程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动作电位,它是沿着神经元或肌肉细胞膜传播的短暂而强大的电脉冲。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动作电位的定义、动作电位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以及动作电位在神经元之间的通信和整个神经系统信号的传输中的重要性。此外,我们将审视动作电位的医学意义,包括它们在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Action Potential Definition

定义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是沿着神经元或肌肉细胞膜传播的快速、短暂的电脉冲。它是由带电离子跨细胞膜运动产生的,这种运动会导致细胞电荷的变化。动作电位是由细胞膜的去极化和复极化产生的,这是由于离子通道的打开和关闭造成的。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部带负电荷,外部带正电荷。当接收到刺激(如神经递质或感觉输入)时,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会打开,允许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钠离子)进入细胞。这种正离子的涌入导致细胞内部的电荷变得不那么负,即去极化。

如果去极化达到阈值水平,它会触发更多离子通道的打开,并导致钠离子大量涌入,引起细胞膜的快速去极化。这种快速去极化就是动作电位。在动作电位的峰值之后,离子通道关闭,细胞膜复极化,恢复到其静息状态。

动作电位对于整个神经系统的信号传输以及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动作电位的频率和速度会因各种因素而异,例如轴突(神经元的一部分)的直径以及细胞膜的髓鞘形成情况。

当我们闻到某种气味时,可以看到一个典型的动作电位例子。在这种情况下,鼻子中的嗅觉神经元通常会作为反应而发放动作电位。这表明动作电位是刺激的结果。它们是由导致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变化的刺激触发的。

涉及的步骤

以下是动作电位期间去极化和复极化的步骤

  • 静息状态:在此状态下,神经元或肌肉细胞的细胞膜内部带负电荷,外部带正电荷。
  • 刺激:神经元或肌肉细胞接收到刺激,例如神经递质或感觉输入。
  • 去极化:刺激触发离子通道打开,允许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钠离子,大量涌入细胞。这些带正电荷的离子的涌入减少了跨细胞膜的负电荷,使细胞的负电荷降低。如果去极化达到阈值水平,它会触发更多离子通道的打开,并导致钠离子大量涌入,引起细胞膜的快速去极化。
  • 动作电位:细胞膜的快速去极化就是动作电位。这个电脉冲沿着神经元或肌肉细胞传播。
  • 复极化:在动作电位的峰值之后,离子通道关闭,细胞膜开始复极化。当带正电荷的离子(如钾离子)移出细胞时,这个过程发生,恢复了跨细胞膜的负电荷。
  • 静息状态:细胞恢复到其静息状态,内部带负电荷,外部带正电荷。神经元或肌肉细胞已准备好接收下一次刺激并产生下一个动作电位,直到再次达到阈值水平。

不应期及其在动作电位中的作用

不应期是动作电位之后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神经元或肌肉细胞无法产生另一个动作电位,即使受到强刺激。不应期对于防止细胞过度刺激和确保神经系统信号的正确传输至关重要。

不应期有两种类型: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Action Potential Definition

在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和复极化阶段之间发生的绝对不应期期间,细胞膜对任何刺激都完全不敏感,无论刺激有多强大。这是因为在去极化阶段开放的离子通道已失活,直到细胞膜复极化才能再次打开。

在动作电位的超极化阶段之后发生的相对不应期期间,细胞可以对强刺激作出反应,但仅限于比引发动作电位所需的阈值水平更强的刺激。这是因为在相对不应期期间,膜电位比静息电位更负,因此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达到阈值水平。

不应期的持续时间可能因细胞类型和刺激强度而异。通常,肌肉细胞的不应期比神经元短,这使得肌肉收缩更快。

动作电位的传播

动作电位的传播是指动作电位沿着轴突或肌纤维长度传播的过程,从而实现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通信和信号传输。

动作电位传播的两个主要因素是:局部电流和不应期。

当发生动作电位时,离子跨细胞膜的运输会产生局部电流,从而去极化细胞膜的邻近区域。这个过程称为局部电流。这种去极化随后会触发膜相邻区域离子通道的打开,从而在该区域产生动作电位。这个过程沿着细胞的长度持续进行,从而导致动作电位的传播。

不应期也极大地影响动作电位的传播。在不应期阶段,最近经历过动作电位的膜部分无法产生另一个动作电位。因此,动作电位只能沿着细胞的长度单向传播,从而产生“单向街道”效应。这确保了信号的协调和定向传输。

在有髓鞘的神经元中,郎飞结的存在进一步促进了传播过程,郎飞结是髓鞘中的小间隙,可以更快地去极化细胞膜。由于这种跳跃式传导,动作电位传播得更快,它沿着有髓鞘的轴突从一个结“跳跃”到另一个结。

突触

突触是连接两个神经元或神经元与靶细胞(如肌肉或腺体细胞)的特殊连接。它是神经元之间沟通的场所,并允许信号在整个神经系统中传输。

突触有两种主要类型:电突触化学突触。电突触很少见,涉及通过间隙连接直接连接相邻神经元的细胞质,从而实现快速的信号传输。另一方面,化学突触更为常见,涉及从突触前神经元向突触间隙(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之间的一个小间隙)释放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信使。然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触发反应并允许信号传输。

突触之间的信号传输涉及几个关键步骤。首先,动作电位沿着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传播,导致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随后与该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神经元的突触输入导致膜去极化(兴奋性)或超极化(抑制性),这意味着它们会导致膜电位发生变化,膜电位随之增加或减少,从而导致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的可能性发生变化。

突触之间的信号传输可以通过各种因素进行调节,包括神经递质的可用性和活性、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以及网络中其他神经元的活性。这使得能够对神经活动进行微调并调节复杂的行为。

渐进电位与动作电位

渐进电位和动作电位是发生在神经元中的两种电信号,但它们的特性和功能不同。

渐进电位是神经元膜电位的小调整,它在局部响应刺激而发生。它们可以是去极化(兴奋性)或超极化(抑制性)的,其幅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渐进电位可以发生总和,这意味着多种刺激的效果可以相加产生更大的反应。渐进电位对于神经元树突和细胞体中的信号处理和整合很重要。

相比之下,动作电位是全有或全无的电信号,在响应达到阈值水平的去极化刺激时发生。动作电位通常具有确定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并以快速去极化阶段后跟复极化阶段为特征。它们沿着神经元的轴突传播,并实现神经元之间的远距离通信。动作电位不会总和,这意味着多种刺激不会产生更大的反应,而是有一个必须满足才能产生反应的阈值。

底线

总之,动作电位是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一个关键过程,它允许电信号沿着神经元的轴突传输。它通过去极化、复极化和超极化等一系列阶段来表征,并通过离子通道的打开和关闭来介导。

总的来说,动作电位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础过程,它使得能够实现复杂的行为和对于生存至关重要的过程。


下一个主题无融合生殖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