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定义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12 分钟 在生物学中,物种(Species)是指具有相似特征和共同性状,并且能够相互繁殖的生物群体。生物学物种的概念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虽然存在超过20种物种概念,但有一些例子,例如生态物种概念,它将物种定义为根据它们所依赖的资源(即它们所占据的生态位)来定义的一组生物;以及遗传多样性概念,该概念认为所有能够相互遗传性状的生物都属于同一个基因库,并且考虑了物种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程度。与生物学概念类似,遗传概念在考虑了物种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变异程度的基础上,也考虑了能够相互繁殖的个体。 物种概念根植于分类学。物种是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承认的首要分类单位。每个物种都有一个明确无误的两部分命名,包括属名和种加词。属可以被描述为近缘物种的通用名称。例如,灰狼可以归入犬属(Canis Lupus)。它也与分布在北美洲的郊狼(Canis latrans)相似,它们被归于同一个属名:犬属(Canis)。同样,具有共同性状(或特征)的属被置于同一分类群中,相似的科被组合在同一纲中。相关的目被置于同一纲内,相关的纲被包含在同一门内。这一分类体系适用于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首次提出的所有动植物物种。 生物体根据其外部或形态上的相似性被分类到不同的组中,但区分有性生殖物种更关键的是物种成功繁殖的能力。单一物种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但很少与其他物种交配。不同物种已被发现会产生杂交后代(例如,驴和马产生骡子)。然而,由于后代通常不可育或不育,因此不能认为杂交是成功的。 只有在物种内部才允许杂交。这对于进化至关重要,因为一个物种内的个体拥有共同的基因库,而不同物种的个体则没有。在同一个基因库中,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那些具有不利于环境的遗传差异的个体可能会被淘汰,而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则会得到保留。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库进化到有利变异成为常态的程度。由于遗传差异起源于物种内的个体,而携带遗传变异的个体仅在物种内部传递,因此这是在物种水平上发生的进化。一个物种进化为另一个物种的过程称为物种形成。 ![]() 物种形成亚种是已达到物种形成初期阶段的群体。不同亚种的个体可能可以杂交;然而,它们也会产生大量不育的雄性后代。在下一阶段,存在半种,或称未形成物种,这些物种很少杂交,其雄性后代不育。自然选择将未形成物种分化为同域物种,它们不相互交配,但在形态、形状和结构上几乎相同。同域物种进化为形态(和分类学上)多样的物种。由于稳定物种和亚种之间的区分可能很困难,因此已创建了另一个侧重于历史或系统发育维度的标准。通过这种方式,物种与其他物种的区别在于一种从父母那里继承的祖先模式和后代。 不同物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一群个体可能在地理上与其他物种隔离,但从未被重新联系。通过适应辐射,种群可能演化成一个全新的物种,演化以适应新栖息地中特定的生态位,而不需要自然选择来结束其与生殖亲物种的隔离。在新环境中,新物种的种群可能会进一步辐射到物种内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雀鸟就是适应辐射的一个例子。 很明显,通过研究生物体形态的连续变化,可以在化石中发现物种形成。遗传学研究现在表明,形态变化并不总是意味着物种形成,许多看似相同的群体实际上是性状上不同的。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引入,识别物种谱系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某些类型的分子信息,例如 DNA 序列,比形态数据能提供更清晰的证据,并且可以用于识别物种,特别是当物种聚类看起来相似时。与形态特征相比,分子特征的识别更加明确。物种的识别对于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至关重要。然而,准确估计地球上物种的数量已被证明是困难的。已确定约有 190 万种不同的物种。然而,物种数量的估计可能从 870 万(主要基于真核生物,即任何具有可识别细胞核的细胞或生物)到可能的一万亿(当也考虑了细菌的可能数量的估计时)。估计的 870 万物种中的大多数被认为是节肢动物(约 700 万种),其中约有 150 万种被认为是甲虫。约有 550 万种被认为是昆虫。然而,大量的动植物尚未得到研究。例如,已识别出超过 30 万种开花植物。 印度濒危物种濒危物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继极危物种之后的第二大保护分类。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一个野生动植物物种被归类为濒危:种群数量低于 250 只成年个体;过去十年种群数量下降 70%;野外灭绝的几率为 20% 在未来 20 年内;以及野外灭绝的风险最高。 物种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然而,由于污染、城市化和其他人类干预造成的空前威胁,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 目前,由于物种的灭绝,我们星球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危险。全球共有 35 个热点地区,支持了 43% 的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印度拥有三个热点地区:东喜马拉雅山脉、印缅地区和西高止山脉。这些地区也栖息着多种多样的野生动植物。然而,由于人类的侵占,这些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大部分正面临危险。 IUCN 编制了红色名录。“红色”代表物种当前面临的风险。IUCN 确定了物种在排名中分类的不同类别或级别。分类包括灭绝、濒危、极度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 IUCN 根据以下定义评估其特征,将物种分类为不同的类别——
数据缺乏的物种是指那些基于其地理位置和/或种群状况,信息不足以直接或间接评估其灭绝可能性的物种。 在印度,一些极度濒危的物种包括苏门答腊犀牛、克什米尔鹿、侏儒猪等。濒危物种包括狮尾猕猴、尼尔吉里塔尔羊、印度独角犀牛等。一些处于风险中的动物包括黑角鹿、野牛、小熊猫等。 物种灭绝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是因果关系,即由于科学范围之外的原因发生,例如冰河时代、人类活动、森林火灾等。灭绝可能由食物短缺、捕食者数量增加和极端天气条件等随机事件引起。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并保护我们星球上的濒危物种,印度于 1972 年通过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该法案有效禁止了稀有和濒危物种的贸易。在国家层面,政府支持各邦政府加强其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基础设施,控制盗猎和非法贸易,开展圈养繁殖计划,开展野生动物教育和宣传,发展动物园,保护阿萨姆邦的犀牛,以及保护老虎、大象等。该法案于 2002 年修订,对濒危动植物制定了更有效的规定。成立了印度野生动物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指导各项计划的实施。 印度政府运行各种倡议,例如老虎项目、大象项目、杭苟项目、印度鳄鱼保护项目、保护区网络、印度秃鹫保护行动计划等。 在印度,根据 1972 年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已通过一个包括保护区的系统,实施了重大变革以保护野生动物。邦政府和中央政府都有权宣布印度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地区。根据 1972 年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区和国家公园都可以被指定。国家公园的保护级别更高,因为在这些区域内控制着某些活动。 全球范围内的保护工作于 1970 年在“人与生物圈”计划(MAB)下启动。MAB 利用社会科学、自然技术、科学和宣传计划来提高人类的生计并保护生物多样性。 这是一种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方式。1976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MAB 计划的支持下,启动了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计划。生物圈保护区,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描述的,是一个包括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旨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策略的区域。生物圈保护区以多种方式作为“活体实验室”,用于测试和示范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的综合管理。 ![]() 生物圈保护区包括缓冲带、核心区和过渡区。核心区保持完全不受干扰。印度的生物圈保护区包括尼尔吉里生物圈保护区(印度第一个)和兰纳库奇大沙漠(最大的)。印度的 18 个生物圈保护区中有 10 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MAB 计划的全球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在印度,已进行了针对动物的保护工作,以保护老虎、大象、犀牛、雪豹、海龟、鳄鱼、海豚(河豚)等。老虎项目是印度讨论最多、最受重视的项目,因为“老虎”是印度的国宝。因此,1973 年启动了老虎项目以保护老虎种群。如今,该国有 48 个老虎保护区。 ![]() 在 2015 年的最新人口普查中,老虎数量从 2011 年的 1706 只增加到 2226 只。印度老虎的数量是使用爪印技术、相机陷阱和 DNA 指纹识别来确定的。海豚也很重要,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国家水生动物。海豚主要分布在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梅格纳河地区。由于休闲旅游和捕鱼,它们正面临濒危。 为了保护印度的野生动物,在 2010 年引入了《野生动物保护法》1972 年、《沿海监管区》和《湿地保护与管理规则》等不同法律。从事该领域的组织包括印度动物福利委员会、中央动物园管理局、野生动物犯罪管制局和国家恒河盆地管理局。 人类行为对野生动物造成的威胁包括盗猎、狩猎、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的人畜冲突、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旅游、森林火灾以及犀角、象牙等的非法交易。几项国际公约参与了保护倡议。 1975 年通过的《湿地拉姆萨尔公约》对保护迁徙鸟类负有至关重要的责任。关于濒危野生动植物(包括动植物)全球贸易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 1975 年生效。 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加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数量受到干扰,或在极端情况下,它们的灭绝会对环境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与国际组织协调以保护动植物。 旗舰物种旗舰物种是指被选作大使或象征以推广一项事业的物种。描述这些物种的另一个术语是魅力物种。选择它们是为了获得各种动机的支持,例如倡导和栖息地保护以及平衡生态系统等。它们有助于推广这些事业。大多数物种的选择是为了方便人们回忆起目标。一些最受欢迎的物种包括熊猫、老虎、大象等。 它们是广大人群熟悉且容易识别的物种。大多数受威胁的物种被选中以提高对其保护的认识。它们被选中以筹集资金、寻求帮助以及进行与保护相关的营销活动的其它要素。这个概念最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提出,并在其努力中被证明是成功的。此外,它们还有助于提醒我们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的重要性。 旗舰物种的类型旗舰物种分为三个类别。它们是 1. 国际旗舰物种:这些物种受到全世界的认可。 例如:孟加拉虎、大熊猫等。 2. 文化旗舰物种:所列物种是不同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婆罗洲铁木被选为达雅克人的象征。 3. 生态旗舰物种:这些物种代表了多样的生物多样性。 例如:位于马达加斯加的马达加斯加猴面包树。 旗舰物种的益处旗舰物种可以产生大量资金,然后用于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多种物种。 此外,由于其独特的特征和广为人知的形象,它们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从而帮助事业获得更广泛的认可。人们还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认识,因为他们能够轻易地回忆起这些物种。 旗舰物种的局限性以下是旗舰物种的缺点
旗舰物种的保护每个物种在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动植物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这已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一些物种已经灭绝,而大多数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其影响可能是
因此,选择这些濒危物种作为旗舰物种,目标是争取支持并保护它们免于消失。 下一主题拼写定义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