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定义2024年11月16日 | 8 分钟阅读 定义与含义仲裁是在司法法院控制之外解决两个人之间争议的过程。这里的争议通过仲裁员来解决。仲裁员会做出“仲裁裁决”,即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基本上是一个临时裁决,意味着它不是最终决定,而是在程序中。它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用于涉及国际商业交易的商业纠纷。但是,在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它也适用于消费者和雇佣等事宜。 ![]() 仲裁的历史仲裁最早于中世纪在英格兰发展起来。在16世纪中期,普通法法院发展了合同法。海事法院为外国商人解决争议提供了便利,后来,《1889年仲裁法》生效。 在印度仲裁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印度教法律主题中的《广林奥义书》。当时存在具有各自功能的仲裁机构。主要机构包括地方法院、村务委员会(panchayats),以及从事相同职业的人们。 在村务委员会制度下,通常有五名成员,称为“Panchas”。他们是仲裁员,负责在不涉及法律或法院的情况下解决纠纷。但从法律上讲,第一个立法委员会是为英属印度设立的。然而,仲裁法于1899年出台,被称为《印度仲裁法》。该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加尔各答、马德拉斯和孟买等总统制城市。1940年,它被应用于整个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和俾路支省的部分地区。后来,由于1940年法案存在的缺陷,该法案被1996年的《仲裁与调解法》所取代。 仲裁中的重要术语
仲裁过程
仲裁的种类在仲裁中,争议由仲裁庭解决,最终决定不可上诉,而是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没有司法机构介入解决此争议。然而,根据不同情况,存在多种类型的仲裁。它们是: 1. 国际商事仲裁这是根据第2(1)(f)条进行的仲裁。在国际商事仲裁下,争议源于商业合同,其中一方属于外国或外国国民。 国际商事仲裁的存在需要满足某些条件,例如: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通常会涉及高等法院。 2. 国内仲裁顾名思义,这是在一国之内(例如印度)进行的仲裁。当事人属于国内国家,如印度。此外,程序在该国境内进行。 3. 快速通道仲裁在这种类型的仲裁中,会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尽快解决争议或任何问题。仲裁员有6个月的时间,在考虑书面陈述和文件后做出决定。一名独任仲裁员足以解决此争议。 4. 机构仲裁在机构仲裁下,当事人有权在仲裁协议中自由选择仲裁机构。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任命仲裁员。他们可能会考虑到仲裁员所拥有的技能和经验来选择仲裁员。 5. 临时仲裁经双方当事人共同同意选择仲裁员的仲裁称为临时仲裁。它在没有机构实体的情况下进行。仲裁机构的规则和规定在此被忽略。这在印度最为常用。它也可以用于国内或国际商业交易。问题根据适用法律解决,这使得司法管辖能够顺利运作。 仲裁的优点
仲裁的缺点
仲裁协议这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议,承诺如果将来发生争议,将予以解决。它应与明确的法律关系有关。它基本上减少了诉讼成本。这里的争议是保密的。签署仲裁协议赋予相关当事人权利,并陈述了条款。它可能会标记出与当事人有关和/或可能困扰的任何不便之处。 仲裁协议的类型1. 仲裁条款仲裁条款是规定未来发生争议时解决方式的条款。机构提供当事人同意用于未来参考的标准条款。这些条款包括管理程序的仲裁规则的细节。 该条款对争议的进行非常重要。如果缺少该条款,另一方可能会利用此机会拖延程序。例如,如果没有提及仲裁员,那么机构将处理此问题并相应地做出决定。 2. 提交协议通常,仲裁条款是在争议发生之前创建的,但提交协议总是在争议发生之后创建的。它与仲裁条款类似,但比仲裁条款更长。它包括争议的细节以及当事人之间的问题。它是为了在诉讼期间解决争议而制定的。 3.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的仲裁这种仲裁是当事人签署的,但并未出现在主要条款中。它包含在一个单独的文件中,被当事人所考虑。该仲裁条款被视为主合同的一部分。 仲裁的重要性仲裁因多种原因而非常重要。我们都知道,司法系统总是被大量的案件压得喘不过气来,解决争议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仲裁起到了法律系统的替代作用,但不涉及法院的法律。首先,与需要漫长过程的诉讼相比,这是一种解决争议的好方法。它在6-12个月内完成。此外,它是一种相当灵活的方法。当事人自己选择进行程序的时间、地点以及语言。然而,仲裁也有其局限性。它只包括与财产、合同、家庭、商业、保险等相关的争议。它不涉及刑事、行政程序或未成年人监护权争议。 仲裁与诉讼的对比仲裁是通过仲裁员在双方同意下解决争议,而诉讼是在法院解决争议。让我们通过分析区分这两者的参数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差异或对比。
下一个主题犯罪-定义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