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常态定义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7 分钟 化学中的“常数”一词用来描述一种物质的反应活性或以其化学当量表示的溶液浓度。在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常数是衡量溶液反应能力的一种常用方法。 常数历史研究化学家们在19世纪末开始研究化学过程的定量特性,那时化学中的常数概念才出现。在此之前,化学反应的描述通常是定性的,强调识别和描述新化合物,而不是量化它们的浓度。 得益于19世纪中期首次提出的化学当量概念,化学家们现在可以根据原子或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提供或吸收的数量来评估各种物质的反应性。弗里德里希·科尔劳施在19世纪末发展了当量概念,将溶液的当量电导定义为每升溶液含有一个当量溶质的溶液的电导。 摩尔浓度测量的是每升溶液中的溶质摩尔数,这是同一时期化学家们开发的一种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然而,由于它忽略了溶质的当量数,摩尔浓度并不总是适用于定义溶液中化合物的反应性。 常数概念在20世纪初首次被用来根据溶质当量数来衡量溶液浓度。德国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于1900年创造了“正常溶液”一词,并将其描述为每升溶液含有一克溶质当量的溶液。美国科学家朱利叶斯·斯蒂格利茨于1904年首次使用“常数”一词来指代这一概念。 分析化学立即采纳了常数概念来描述溶液中化合物的反应性,并弄清化学过程的化学计量。在酸碱滴定中,常数尤其有用,因为它允许科学家们确定需要多少当量的酸或碱才能中和另一物质的特定量。 到20世纪中期,常数的使用开始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摩尔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等其他浓度度量。常数仍然常用于分析化学和一些工业应用中,特别是在制造电镀溶液和其他需要溶液中化学物质反应性的化学过程中。 ![]() 常态定义摩尔浓度,即每升溶液的溶质摩尔数,是常数的基础。另一方面,常数考虑了溶液中反应性物质的数量,如氢离子或电子。
常数计算![]() 要计算常数,需要找到每升溶液中溶质的当量数。一种物质的当量是指能够与一摩尔氢离子(H+)反应的体积。因此,在计算常数之前,必须确定溶液中含有多少当量的溶质。 在计算当量数时,必须考虑溶质的化学式以及它所参与的化学过程。例如,一元酸盐酸(HCl)每分子提供一个H+离子。因此,一摩尔HCl中含有一个H+当量。另一方面,硫酸(H2SO4)是二元酸,每分子提供两个H+离子。因此,一摩尔H2SO4含有两个H+当量。 一旦确定了当量数,就可以用它来计算溶液的常数。溶液的常数由每升溶液中溶质的当量数决定。因此,要计算常数,必须首先确定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溶质。 这可以通过溶液的摩尔浓度,即每升溶质的摩尔数来实现。例如,1 M的HCl溶液在每升溶液中含有1摩尔HCl。要将其转换为常数,必须将摩尔浓度乘以当量数。HCl每摩尔只有一个当量,因此常数为1。 对于每摩尔含有两个当量的H2SO4,其常数将是摩尔浓度的两倍。例如,1 M的H2SO4溶液的常数将是2 N,每升溶液含有2个H+当量。 需要记住的是,溶液的常数取决于溶质参与的反应。例如,碳酸钠(Na2CO3)与酸反应时,每分子可能提供两个OH-离子,因此其常数为2 N。然而,碳酸钠在与碱反应时可以作为弱酸,每分子只提供一个H+离子,从而得到1 N的常数。 常数是一种浓度度量,在化学中有多种物理优势。以下是常数的一些主要物理优势:
为什么“常数”是更好的选择在化学中确定溶液浓度时,“常数”概念可能很有帮助,尤其是在处理酸碱相互作用时。常数是指每升溶液中的物质当量数。一种物质的当量是指一种物质在反应中能够化学反应或替代一摩尔氢离子(H+)或氢氧根离子(OH-)的量。 使用常数作为化学术语的一个好处是它考虑了反应中涉及的物种的价或电荷。例如,硫酸(H2SO4)和盐酸(HCl)溶液可能具有相同的摩尔浓度。然而,由于每个硫酸分子可以提供两个H+离子,硫酸溶液的常数是盐酸溶液的常数的两倍。而盐酸每分子只能提供一个。 此外,常数比摩尔浓度、质量摩尔浓度和百分比浓度等其他浓度度量更具适应性。尽管这些参数本身很有用,但它们并不考虑反应的性质或被测量溶液的独特特性。例如,在氧化还原过程中,使用“当量”的概念可能比使用摩尔浓度或质量摩尔浓度更适用。 常数也有助于理解涉及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计算。酸碱反应要达到化学计量,必须有相等数量的酸和碱的当量。常数通过更容易确定特定物质在反应中涉及多少当量,从而简化了化学计量计算。 工业中的常数应用常数是工业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被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中。一些实际的工业应用包括:
结论常数是化学中的一个有用概念,因为它考虑了参与反应的物质的价或电荷,比其他浓度参数更灵活,并且更容易应用于涉及酸碱反应的化学计量计算。通过使用常数,化学家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溶液的浓度并进行化学反应计算。 下一个主题有机化合物定义 |
我们请求您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以获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