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文化适应

17 Mar 2025 | 5 分钟阅读

文化适应是指人们在一个文化中采用另一个文化的习俗和价值观,同时仍然保留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个过程讨论的是少数文化采纳多数文化元素的问题。

文化适应是一个双向过程,因此多数文化经常会采纳其接触到的少数文化的元素。这个过程发生在群体之间,不一定存在多数或少数之分。

它可以在群体和个人层面发生,并且可以通过面对面接触或通过艺术、文学媒体接触而发生。文化适应与同化过程不同,尽管有些人互换使用这两个词。同化可能是文化适应过程的最终结果。但这个过程还有其他结果,例如拒绝、融合、边缘化转变

当这个过程达到最极端时,就会发生同化,即完全放弃原有文化,转而采纳新文化。

历史

  • 文化适应在社会科学中最早由约翰·韦斯利·鲍威尔于1880年在美国民族学局的一份报告中提出。鲍威尔后来将该术语定义为因不同文化之间长期接触而产生的文化交流所导致的个体心理变化。鲍威尔观察到,虽然他们交换文化元素,但各自保留了自己的独特文化。
  • 后来,在20世纪初,文化适应成为美国社会学家关注的焦点,他们利用人种志来研究移民的生活以及他们融入美国社会的程度。
  • W.I. ThomasFlorian Znaniecki 在他们1918年的研究《欧洲和美国的波兰农民》中,对芝加哥的波兰移民进行了这一过程的研究。
  • Robert E. ParkErnest W. Burgess 将他们的研究和理论集中在该过程的最终结果——同化上。

群体和个人层面的文化适应

1. 群体层面:文化适应包括广泛采纳另一种文化的价值观、习俗、艺术形式和技术。这些可以从采纳思想、信念和意识形态到大规模纳入其他文化的菜肴和饮食风格。

例如,美国的墨西哥菜、中国菜和印度菜。这包括移民群体同时采纳美国主流食品和餐点。

群体层面的文化适应还可以包括服装、时尚和语言的文化交流。当移民群体学习并采纳新家园的语言,或者当外语中的某些短语和词语进入日常使用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有时,文化中的领导者会出于效率和进步的考虑,决定采纳新技术或新习俗。

2. 个人层面:文化适应可能涉及群体层面的所有相同事物,但动机和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前往异国他乡(文化与自己不同)并停留时间更长的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可能参与文化适应的过程,以学习和体验新事物,享受他们的逗留,并减少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社会摩擦。

文化适应策略

文化适应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并产生不同的结果,具体取决于参与文化交流的人员或群体所采纳的策略。

所采用的策略将取决于个人或群体是否认为保持原有文化很重要,以及与拥有不同文化的主流社会建立和维持关系有多重要。以下是文化适应的五种不同策略和结果。

Define Acculturation

1. 同化

当不重视保持原有文化,而非常重视融入新文化并与之建立关系时,就会采用这种策略。

结果是,个人或群体在文化上可以与他们所同化的文化互换。这种类型的文化适应很可能发生在被认为是“大熔炉”的社会中,新成员会被吸收进去。

2. 分离

当不重视接受新文化,而非常重视保持原有文化时,就会采用这种策略。

结果是,保留了原有文化,同时拒绝了新文化。

这种类型的文化适应很可能发生在文化上或种族上隔离的社会中。

3. 融合

当人们认为保持原有文化和适应新文化都很重要时,就会采用这种策略。

这是文化适应的常见策略,在许多移民社区以及少数族裔或种族占比较高的社区中都可以观察到。

采用这种策略的人可能被认为是双文化的,并且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移动时可能被称为“语码转换”。

4. 边缘化

不重视保持原有文化也不重视采纳新文化的人会采用这种策略。

结果是,这个人或群体被边缘化,被社会其他成员推到一边,被忽视,被遗忘。

当社会实行文化排斥,使得文化差异较大的人难以或不愿融入时,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5. 转变

那些重视保持原有文化并采纳新文化的人采用这种策略。那些创造第三种文化的人,而不是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

文化适应压力

全球移民的大量流动激发了学者们对文化适应及其如何通过改变压力水平、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以及健康态度来影响健康的兴趣。

文化适应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被认为是移民悖论的一个主要因素,该悖论认为第一代移民的健康结果往往比非移民更好。尽管这一术语已被广泛传播,但大多数学术文献支持相反的结论,即移民的健康结果比其寄居文化群体更差。

与文化适应过程相关的负面健康行为和结果的一个突出解释是“文化适应压力理论”。

文化适应压力是指移民对其文化适应经历的应激反应。压力源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学习新语言、保持母语、平衡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在母语和寄居文化对可接受的社会行为上的差异进行协调的压力。

文化适应压力可能以多种方式显现,包括但不限于焦虑、抑郁、药物滥用以及其他精神和身体问题。文化适应引起的压力已在关于许多移民文化适应的现象学研究中得到证实。

文化适应压力风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意愿程度,或迁移状态,如果一个人以自愿移民、难民、寻求庇护者短期居民的身份进入一个国家,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几项研究,自愿移民经历的文化适应压力比难民大约少50%,因此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根据Schwartz(2010)的说法,移民有四种主要类别

  1. 自愿移民:那些为了找工作、经济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结婚或与已移民的家人团聚而离开原籍国的人。
  2. 难民:那些因迫害、战争或自然灾害而被迫流离失所的人。
  3. 寻求庇护者:那些为了逃避迫害或暴力而自愿离开祖国的人。
  4. 短期居民:那些出于特定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迁移到新国家的人。需要注意的是,这群人完全打算返回祖国。

下一主题社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