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

30 Aug 2024 | 3 分钟阅读

主动和被动运输是涉及生物体内细胞膜跨膜运输的生物运输过程。细胞膜是围绕细胞并将其细胞质(细胞内容物)与细胞外环境分隔开的半透膜。让我们看看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是指分子通过细胞膜以ATP形式的细胞能量,逆浓度梯度(从低浓度区域到高浓度区域)的运动。它被称为“主动”是因为它涉及能量的使用,例如,细胞以ATP(三磷酸腺苷)的形式使用能量,以通过细胞膜将物质运输到细胞内。内吞、外排、钠钾泵是主动运输的几个例子。

主动运输可分为两种类型:原发性主动运输和继发性主动运输。当主动运输利用ATP形式的细胞能量时,它被称为原发性主动运输。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利用电化学梯度跨膜运输分子的主动运输称为继发性主动运输。能量来自于将离子泵出细胞所产生的电化学梯度。

被动运输

被动运输是指分子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通过细胞膜的运动,而不使用细胞能量。在被动运输中,物质倾向于从浓度较高的区域扩散到浓度较低的区域。

它自发发生,因此不需要细胞能量。在被动运输中,利用自然熵将分子从其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域,直到达到平衡。

易溶性颗粒通过被动运输,例如,废物(如水或二氧化碳)被移出,营养物质和氧气通过被动运输被移入细胞。其常见例子包括扩散、渗透和易化扩散。

基于以上信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之间的一些关键区别如下: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它需要ATP分子形式的细胞能量来跨细胞膜转运分子。它不需要细胞能量来跨细胞膜转运分子。
分子逆浓度梯度(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被转运。分子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被转运。
分子跨细胞膜移动,打破细胞质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的平衡。它在细胞质与细胞外环境之间形成水、营养物质、气体和废物的动态平衡。
转运离子、大细胞、复杂糖和大型蛋白质。转运脂质、二氧化碳、水、氧气和小单糖。
它需要将糖、脂质、氨基酸等大分子、不溶性分子转运入细胞。它对于维持细胞质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的稳态是必需的,例如,二氧化碳和水等废物移出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移入细胞。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程。这是一个物理过程。
它需要载体蛋白,基质不参与。它通过基质发生,不需要载体蛋白。
它是高度选择性的,选择性分子被转运入细胞。它是部分非选择性的。所有可扩散的物质都可以顺浓度梯度被转运进出细胞。
这是一个快速的过程。这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
这是一个单向过程,朝一个方向发生。这是一个双向过程。
它会随着缺氧而减慢或停止。它不受缺氧的影响。
它会被代谢抑制剂阻止。它不受代谢抑制剂的影响。
随着温度升高,它会下降。它不受温度的影响。
例子包括内吞、外排、钠/钾泵、物质分泌到血液中。例子包括渗透、扩散和易化扩散。
下一主题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