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apadas(邦国)与Mahajanapadas(大国)的区别

2024年9月15日 | 阅读 5 分钟

在吠陀时代,Janapadas 和 Mahajanapadas 是最著名的王国。被称为 Janas 的雅利安人是占主导地位的部落,导致了 Janapadas 的形成,其中“pada”象征着“脚”。到公元前 5 世纪末,约有 16 个 Janapadas 存在。印度北部铁器工业的发展提高了 Janapadas 的重要性,为 Mahajanapadas 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一个重要的社会制度——Sabha,由明智的个人组成,他们就治理问题向统治者提供建议。起初,Janapadas 是游牧的,但随着领土的获得,它们的迁徙减少了。Janas 内的各个群体都有自己的领导者。

现有证据表明,Janapadas 的繁荣时期为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500 年。在吠陀 Samhitas 中,“Jana”指的是拥有共同祖先的社区。在 Janapada 系统中,国王拥有权力,一个名为 Samiti 的集体议会拥有选举或罢免统治者的权力。

Difference Between Janapadas and Mahajanapadas

Janapadas 是谁

Janapadas,从大约 **公元前 1500 年到公元前 600 年**,涵盖了印度次大陆吠陀时代的领土、共和国(ganapada)和王国。这个时期,从**青铜时代晚期到铁器时代**,见证了十六个 **Mahajanapadas 或“伟大 Janapadas”** 的出现。虽然强大的邻国吞并了许多国家,但有些国家保留了独立。

历史与演变

文学证据表明,Janapadas 的繁荣时期约为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500 年。最早提到“janapada”一词是在 **《Aitareya》和《Shatapatha Brahmanas》** 等文本中。

在吠陀文献中,“jana”表示一个成员具有共同祖先的部落。国王领导这些部落,他们的治理涉及议会,如委员会(samiti)和由明智的长者组成的 Sabha,他们向国王提供建议。

最初,Janas 是半游牧的牧民社区,但随着他们的定居,他们开始与特定领土相关联。在 janas 中,出现了各种氏族(kulas),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首领。随着时间的推移,防御和战争的需要导致了由 **Janapadins**(刹帝利战士)领导的军事团体的形成,最终产生了被称为 janapadas 的政治单位。

虽然一些 janas 演变成了自己的 janapadas,但另一些则合并形成更大的实体。例如,**“Panchala Janapada”** 这个名字表明它是五个 janas 的融合。早期文献中提到的较小的 janas,如 **Aja 和 Mutiba**,可能被征服并被 Assimilated 到更大的 janas 中。

到公元前 500 年左右,Janapadas 开始瓦解,受到印度北部摩揭陀等帝国势力以及波斯人和希腊人等南亚西北部地区外国入侵的影响。

Mahajanapadas 是谁

Mahajanapadas 是古代印度从 **公元前 600 年到公元前 400 年** 存在的十六个王国或贵族共和国,对应于第二次城市化阶段。

历史

公元前 6 世纪至 5 世纪是印度早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自印度河流域文明衰落以来,印度第一个主要城市的出现。此外,这个时代见证了像佛教和耆那教这样的沙门运动的兴起,挑战了吠陀时代的宗教规范。

在 Mahajanapadas 中,有两个可能是贵族共和国,称为 gaṇasaṅghas,而其他则是各种形式的君主制。 **古代佛教文本,如《Anguttara Nikaya》**,经常提到在从西北部的 Gandhara 到印度次大陆东部的 Anga 地区繁荣的十六个主要王国和共和国。这些实体涵盖了 Vindhyan 山脉以北的地区,并在佛教传入印度之前就已经确立。

从考古学角度来看,这个时期部分对应于北方黑陶文化。

Difference Between Janapadas and Mahajanapadas

16 个 Mahajanapadas 名单

  1. 摩揭陀(Magadha):一个重要的 Mahajanapada,以 Rajgriha 为首都。
  2. 阿槃提(Avanti):分为北部阿槃提(首府 Ujjaini)和南部阿槃提(首府 Mahismati),位于印度西部马拉瓦地区。
  3. Vatsa 位于亚穆纳河畔,首府位于阿拉哈巴德附近的 Kaushambi。著名统治者 Udyana 声称是 Bharata 的后裔。
  4. 拘萨罗(Kosala):相当于北方邦的 Oudh,首府为 Ayodhya。由 Mahakoshala 和 Prasenjit 等强大国王统治。
  5. Vajji:首府为比哈尔邦的 Vaishali。
  6. 迦尸(Kashi):首府为瓦拉纳西(现代的 Benaras),以棉布制造闻名。
  7. 庵伽(Anga):首府为 Champa,现为现代比哈尔邦的一部分。
  8. 马茨亚(Matsya):相当于现代斋浦尔,首府为 Viratnagar,后被并入摩揭陀。
  9. 俱卢(Kuru):首府为 Indraprastha,靠近现代德里,出现在《摩诃婆罗多》中。
  10. 般遮罗(Panchala):相当于北方邦的各个地区,由恒河分为 Uttar 和 Dakshina Panchala。
  11. 犍陀罗(Gandhara):首府为 Takshsila(Taxila),位于现代白沙瓦和拉瓦尔品第地区。
  12. 迦姆波阇(Kamboja):首府为 Rajapura,大致相当于 Rajaori 和 Hazara 地区。最初是君主制,后来转变为共和国。
  13. Malla:一个共和国,首府为 Kushinagar 和 Pava。
  14. Chedi:首府为现代北方邦的 Suktimati,主要聚居地位于 Bundelkhand 和尼泊尔。
  15. Ashamaka:位于戈达瓦里河畔,首府为 Potali。
  16. Shurusena:首府为 Mathura,位于亚穆纳河畔。统治者属于 Yadu 或 Yadav 王朝,摩诃婆罗多中的 Krishna 也属于这个王朝。

差异表

方面Janapadas摩诃诃罗
Period (句点)公元前 1500 年至公元前 6 世纪公元前 600 年 - 公元前 345 年
词源Janapada = “人民的立足之地”Mahajanapadas = “伟大人民的立足之地”
最高政治单位是的是的
治理风格主要是君主制,一些共和国主要是君主制,一些共和国
过渡时期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崩溃后第一个大城市的出现,佛教和耆那教的兴起
著名的 JanapadasAlina, Anu, Gandhari, Kalinga, Matsya不适用
著名的 Mahajanapadas不适用Chedi, Gandhara, Kosala, Magadha

结论

公元前 6 世纪,印度恒河平原上涌现了许多 Janapadas,后来它们扩张了领土,从而建立了 Mahajanapadas。16 个 Mahajanapadas 的统治者之间进行了持续的冲突,最终形成了四个主要的 Mahajanapadas:Vajji、Kashi、Kosala 和 Magadha。

成为 Mahajanapadas 后,这些国家开始加固其首都,并加强其军队以抵御外部威胁。这些伟大王国的兴起对印度第一个帝国——孔雀王朝的形成起到了作用。这个时期见证了更组织化的政治结构的演变,包括君主制、寡头制和共和制政府。


下一主题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