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粉与受精的区别

17 Mar 2025 | 5 分钟阅读

授粉和受精发生在植物的繁殖时期。它们是繁殖中涉及的两个主要自然过程。这些方法存在于所有已知的雌雄同体的花朵中,这些花朵分别包含雄蕊和雌蕊。因此,花被认为是所有开花植物的繁殖器官。授粉和受精之间有许多区别,如下所述;

授粉

授粉是将花粉粒从植物的雄性器官传播到植物的雌性器官,它会导致受精。授粉媒介(如昆虫、鸟类、蝙蝠等动物;水;风;有时植物本身,当自花授粉发生在闭花中时)有助于花粉粒的传播。这些媒介被称为“传粉者”。授粉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以一种方式发生。

pollination vs fertilization

当花粉粒(配子体)落在柱头上后,在被子植物中,它会产生根并形成花粉管,花粉管会沿着设计向下生长,直到到达子房。它的两个配子会沿着花粉管向下移动到含有雌配子(在心皮内)的配子体。进入卵细胞后,一个雄配子与极核融合形成胚乳组织。相反,另一个与胚珠融合为胚提供营养。因此,使用了“双受精”这个词。这个过程将导致产生含有健康组织和胚的种子。胚珠随后会转化为种子并繁殖新的植物。

植物以花作为它们授粉和为新植物创造种子的“主要工具”。但这个过程只能在同一种类植物的花之间进行。同一种类的植物可以轻松繁殖,但不同种类的植物由于其质量和结构不同,无法进行此活动。

授粉通常是由于动物对植物的活动而发生的,例如当它们以花粉为蛋白质来源而吃或收集花粉时,花粉粒会附着在它们的身体上,当它们对其他植物或花朵进行相同的活动时,它们会掉落到其他花朵的柱头上,从而产生其他植物并成功进行繁殖。

授粉类型

授粉可以是生物性的或非生物性的

非生物性授粉:它由非生物因素引起,例如风、水或雨水等。

生物性授粉:它由生物因素引起,例如动物、鸟类和其他传粉者,它们帮助将花粉粒从一朵花传播到另一棵植物。

花朵执行两种类型的授粉

  • 自花授粉:植物不需要任何帮助;它们可以自己受精。
  • 异花授粉:植物不能自己受精;它们需要帮助(传粉者或风)将花粉传播到同类植物的不同花朵上。

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过程非常相似。然而,肯定的是,异花授粉对植物有好处。通过授粉产生的后代可以兼具父母双方的特征,并且可以与自花授粉产生的后代不同。许多植物保留了完整的结构或机制来避免自花授粉的情况,例如椰枣等。在许多情况下,完全的自花授粉发生在花朵寿命的最后,但前提是异花授粉尚未发生。例如,我们可以举“火weed”(柳兰)为例。

受精

授粉后,植物进行受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植物的雄配子(花粉)和雌配子(卵)融合,形成二倍体合子。这个二倍体合子发育成胚。这个受精和产生后代的整个周期被称为有性生殖。不同科的植物有不同的方法将雄配子和雌配子聚集在一起,以便它们能够受精。植物的受精最早于 1884 年由 Strassburger 观察到。

pollination vs fertilization

授粉完成后,花粉粒萌发,形成花粉管,并通过一个称为珠孔的小孔穿过胚珠。花粉通过花粉管将精子输送到胚珠,在胚珠中卵被受精。在开花植物中,两个精细胞从花粉粒中释放出来,随后的受精事件将第二个精细胞与胚珠的中央细胞(下一个雌配子)连接起来。花粉管在拟南芥中释放精子的分裂取决于雌配子体的信号。

胚珠中存在一种称为 FER 蛋白激酶的特殊蛋白质,它控制着高活性氧(ROS)的产生。在开花期,ROS 水平达到顶峰,此时胚珠很容易到达花粉管。受精后,子房开始膨大并长成果实。对于多籽果实,需要许多花粉粒才能与每个胚珠发生核配(syngamy)。花粉管的生长由营养细胞质控制。即使在受精过程中,就像授粉一样,花朵在产生种子方面也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受精与授粉的区别

授粉和受精过程都是有性生殖的一部分,发生在植物体内以产生胚。然而,即使它们相互依赖,这两个过程也完全不同,并且存在差异,但这两个过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花粉从一朵花转移到另一朵花,而受精仅在授粉后发生。它们之间还有许多其他区别,如下所列;

比较基础受精授粉
定义受精是雄性精子和雌性卵细胞结合并形成二倍体合子的过程。授粉是将花药的花粉借助昆虫或动物传递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
花粉管的形成在受精过程中,形成花粉管,并帮助将雄配子输送到雌卵细胞。授粉过程中不形成花粉管。
过程这是一个生化过程。这是一个物理过程。
外部支持的帮助不需要在授粉过程中,需要一些传粉者来完成此过程。
种类没有受精的种类,但植物有时会发生双受精。有两种授粉类型——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
机制这是一个内部机制。这是一个外部机制。
序列授粉不需要与受精有任何关联,它发生在有性生殖的早期阶段。受精发生在授粉之后,并在授粉完成后发生。
下一阶段授粉后,会导致受精过程。受精后,发生种子形成过程。
发生在授粉仅发生在所有开花植物中。几乎所有生物都发生受精,所有鸟类、动物、植物,甚至人类。

下一主题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