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与业绩重要性的区别

2024年10月4日 | 阅读 4 分钟

引言

审计行业有两个关键概念:实质性(materiality)和业绩实质性(performance materiality)。它们在判断财务报表欺诈的严重程度方面都非常重要。尽管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特点,审计师在组织和执行审计时会考虑到这些特点。

Difference Between Materiality and Performance Materiality

什么是实质性?

“实质性”是指确定财务报表中某项信息或某项内容的重要性。它有助于审计师判断遗漏、不准确或错报是否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审计师根据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做出主观的实质性判断。

实质性与许多特征相关

实质性可以分为定性或定量。定量实质性是指审计师用来确定错报是否重大的货币水平。相反,定性实质性考虑了错报的性质以及它如何影响财务账户。

实质性是一个相对的术语。它取决于被审计实体的规模和类型。对于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来说重要的事情,对于一家小型企业来说可能就不重要了。

职业判断:审计师在确定实质性时必须运用他们的职业判断。他们会考虑几个变量,包括公司规模、行业、法律限制以及用户期望。

整体财务报表:实质性是在整体财务报表层面进行评估的。审计师不关注特定的明细项目,而是考虑错报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影响。

主观性:实质性的概念是主观的。关于什么构成实质性,不同的审计师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尽管如此,审计师必须遵守专业标准和程序,以保持公正性和一致性。

什么是业绩实质性?

业绩实质性或可容忍错报是实质性的一部分。它是审计师确定的金额,用于降低特定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业绩实质性,它决定了审计程序的类型、范围和及时性,通常小于整体实质性。

现在将考察业绩实质性的特征

较低的阈值:与整体实质性相比,业绩实质性是在较低的阈值下确定的。它使审计师能够专注于可能包含错误的特定财务报表部分。

特定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业绩实质性适用于某些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通过识别高风险区域并适当分配资源,审计师确保重大错报的风险降至最低。

抽样和测试:审计师根据业绩实质性来制定他们的抽样和测试方法。对总体进行抽样,并进行广泛的测试,以确保重大错报的风险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分析:在确定业绩实质性时,会考虑与特定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相关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师评估风险变量,并在必要时调整业绩实质性阈值。

动态性质:业绩实质性没有固定的数量。随着审计的进展,它可能会发生变化,以应对审计师对实体风险状况的评估、不断变化的情况或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新数据。

重要性与业绩重要性的区别

尽管实质性和业绩实质性是相关的概念,但它们在以下方面有所不同

范围:考虑到错报的累积影响,实质性是在整个财务报表层面进行评估的。另一方面,业绩实质性则侧重于特定的账户余额或交易分类。

阈值:业绩实质性为降低特定区域重大错报的风险设定了阈值,而实质性为确定错报是否重大设定了阈值。

应用:业绩实质性指导审计操作的类型、时间和范围,而实质性则评估财务报表的整体公允性。

主观性:审计师的主观判断是业绩实质性和实质性两者的组成部分。业绩实质性由于侧重于特定区域和风险因素,因此更为客观;而实质性由于考虑了对财务报表的整体影响,因此更为主观。

动态性质:与另一种概念相比,业绩实质性在审计过程中更有可能发生变化,因为它专门应用于特定的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然而,这两个概念都可能发生变化。

差异表

比较基础实质性业绩实质性
定义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受到足够重大错报影响的点。使用较低的截止点来确定余额或单个账户层面的错报数量是否重大。
应用广泛应用于财务报表。按账户或按余额应用。
注意事项考虑实体的特征、规模和环境。评估余额或单个账户层面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并予以考虑。
目的确保财务报表中没有重大错报。降低余额或单个账户层面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范围涉及所有财务报表。涉及财务报表中的特定余额或账户。
阈值与业绩实质性相比,阈值更高低阈值

结论

为了帮助审计师确定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性,审计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是实质性和业绩实质性。在整个财务报表层面,实质性是一种主观判断,它同时考虑了定量和定性因素。相反,业绩实质性是实质性的一部分,它指导针对特定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别的审计程序的类型、顺序和范围。虽然它们相似,但它们也具有审计师在组织和执行审计时需要考虑的独特特征。审计师必须理解这些概念,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一个主题3G与4G技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