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解体-现实解体与分离的区别

2024年10月5日 | 阅读 7 分钟

引言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和分离障碍是心理问题。 意识、感知和身份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差异。

Difference Between Depersonalization-Derealization and Dissociation

人格解体是一种感觉,仿佛与自己分离,好像一个人从远处审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当一个人经历不真实或与外部世界脱离的感觉时,就会发生现实解体。这种疾病可能表现为其他精神健康问题的迹象。

分离障碍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指意识、身份、感知和记忆受到干扰的各种经历。

患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个体经常形容自己感觉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特征是持续的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症状。另一方面,分离障碍是一个更广泛的术语,指导致心灵脱离意识、身份或记忆的各种心理过程。 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被认为是分离障碍的不同形式。然而,它们并非唯一的精神病性体验。

相似性

分离障碍包括人格解体。 人格解体以与自我和身份脱节的感觉为特征。它也与现实解体相关,即一种对周围环境感知改变的状态。

什么是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

人格解体障碍是一种分离障碍,也称为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或 DDD。它会影响一个人对自己的印象,以及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感知。 经历人格解体的人可能会感到与现实脱节,将自己或周围环境视为不真实。他们甚至可能经历一种梦境般的或脱离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从外部视角观察自己的身体。需要注意的是,人格解体可能由多种不同问题引起,包括药物成瘾、人格障碍和脑部疾病。

普通人群中,暂时性的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十分常见,终生患病率在 26% 到 74% 之间。患有人格解体障碍的个体可能出现以下一种或多种症状:

  • 感觉与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身体脱节。
  • 感觉自己从身体外部观察自己。
  • 周围环境似乎不真实、如梦如幻或扭曲。
  • 情绪麻木,难以体验或表达情感。
  • 时间感知扭曲,时间似乎过得太慢或太快。

这些症状会引起严重的痛苦,并扰乱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或学业表现。分离症状,如健忘和人格解体或现实解体,可能出现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急性应激障碍中。

病因和危险因素

人格解体障碍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然而,已发现许多可能促成其发展的因素:

  • 创伤
    童年时期的人际创伤或其他创伤经历,如事故、自然灾害或虐待,被认为是导致该障碍发展的一个促成因素。
  • 应力
    慢性压力或重大的生活压力,如亲人去世或重大生活变故,可能导致人格解体。
  • 心理因素
    某些心理因素,如过度焦虑或内向,可能会增加患人格解体障碍的可能性。
  • 生物学因素
    研究表明,某些脑部化学物质的不平衡可能导致这种情况,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什么是分离障碍?

分离障碍是指个体在心理上与自身的情感、思想、记忆或自我意识脱离的过程。 当一个人经历分离障碍时,他们会感觉与自己和周围的人脱节。一个人可能认为自己存在于身体之外,或者周围的世界并不真实。分离障碍是大脑应对严重压力或创伤的一种机制。 许多人在一生中都经历过分离障碍。经历过创伤事件(如虐待、事故或战争)的人,在事件发生期间或之后,经常会感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这种脱离感可能持续数天甚至数周。 每个人经历分离障碍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分离障碍通常会自行消退,无需医疗干预。 然而,有些人会发展为分离障碍,并需要医疗帮助来克服。

失忆、身份混乱以及人格解体-现实解体体验(如感觉与自己的身体分离或认为环境不真实)是分离障碍的常见症状。

  • 患有分离障碍的个体可能出现:
  • 记忆模糊或难以回忆个人信息。
  • 感觉自己“漂浮”在身体之外。
  • 情感淡漠或疏离。
  • 难以在镜子中认出自己。
  • 态度、行为或观点突然改变。

诱因和潜在病因

分离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童年早期创伤起着关键作用。该障碍可能作为一种应对机制,以应对压倒性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在童年虐待或忽视的情况下。

分离障碍的其他可能原因包括:

  • 极端压力或长期暴露于可怕的事件。
  • 已有的精神健康问题,包括抑郁或焦虑。
  • 药物成瘾或戒断。
  • 医学疾病,如癫痫和脑损伤。
  • 环境因素,如社会隔离或缺乏情感支持。

比较图表

比较基础分离人格解体-现实解体
社会观点分离是指一个人与社会其余部分分离的感觉。一个人感到与自己和周围世界都疏远。当你分离时,你可能认为你的身体不真实或与周围环境分离。这个人可能在社交上疏远,但他们仍然怀念自己。在人格解体-现实解体中,你可能认为自己正从身体外部看到自己,或者周围的环境不真实。你可能感觉置身于梦中。
症状当一个人经历分离障碍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迷失,快速失去记忆,受到创伤,恐惧等等。难以处理压倒性的情感。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例如无缘无故的极度悲伤。存在抑郁、焦虑或两者兼有的问题。当一个人在表达自己时缺乏信心,或者大脑变得麻木时,可能会发生人格解体。一个人可能难以将情感与记忆联系起来,并感觉与自己疏远。
时间分离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恢复。人格解体的恢复需要时间。
严重程度分离消退得很快,因此不严重。人格解体对身心都有严重的影响。
影响分离会对身体产生显著影响,包括疲惫、暴饮暴食、紧张和焦虑。人格解体会导致抑郁、焦虑和压力等严重后果。

人格解体和分离障碍的治疗方案

  • 心理治疗技术可以帮助治愈人格解体和分离障碍。
  • 认知行为疗法 (CBT) 是一种流行的治疗策略,已被证明在解决认知扭曲和非适应性行为模式方面取得成功,这些在患有各种疾病的人身上很常见。
  • 精神动力学疗法和家庭疗法可以帮助治疗分离障碍。
  • 药物是治疗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主要方法。
  • 整合疗法和创伤聚焦疗法 对于那些经历过严重的童年人际创伤的人至关重要,这可能是导致人格解体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

这些心理疗法旨在识别和解决与创伤事件相关的潜在情感和心理问题。

自我护理策略

为了控制症状和提高整体幸福感,人格解体和分离障碍都需要关注自我护理。以下是一些自我护理策略:

  • 寻求专业帮助
    寻找专长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师或咨询师可以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 练习正念
    正念练习,如冥想或瑜伽,可以帮助人们保持在当下,减轻人格解体和分离障碍的症状。
  • 建立支持网络
    与朋友、家人或支持团体交谈可以在困难时期提供情感和实际支持。
  • 建立日常规律
    保持固定的日常规律可以带来稳定感,使日常生活更容易应对。
  • 采取积极的应对机制
    避免使用毒品和自残行为,并采取健康的应对策略,如运动和创造性表达,都是改善心理健康的可能方式。
    将这些自我护理技巧融入日常生活可以帮助人们管理人格解体和分离障碍的症状,并改善整体健康。然而,重要的是要理解,每个人对这些疾病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对一个人有效的方法可能对另一个人无效。

长期后果

如果不及时治疗,人格解体和分离障碍可能导致严重的长期后果。

  • 人格解体患者可能出现认知情感上的自我分离,导致难以进行日常活动或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 分离障碍患者可能在记忆、注意力集中和情绪调节方面遇到困难,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整体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结论

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和分离障碍都涉及意识、感知和身份的丧失,但它们有不同的特征和后果。人格解体-现实解体障碍的特点是持续的与自我或外部世界分离的感觉,这可能对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而分离障碍则指更广泛的脱离体验,通常作为对压力或创伤的应对机制而出现。


下一个主题3G与4G技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