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与不易燃的区别

2025年3月17日 | 阅读 3 分钟

我们经常听到易燃、不易燃、燃烧等术语,甚至在化学课上学过。但我们真的明白这些术语的意思吗?学生们经常在这两个术语之间感到困惑。易燃和不易燃似乎是相同的,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基本差异。

Flammable vs Inflammable

学生们可能会在这两个术语之间感到困惑,因为这两个术语都与火焰有关。所以,让我们先看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

序号易燃不易燃
1.易燃物质是指容易着火或能够被点燃的物质。不易燃物质是指更难燃烧或着火的物质。它们不容易着火。
2.示例
  • 汽油
  • 煤油
  • 丙烷
  • 丙酮
  • 乙醇
示例
  • 石头
  • 玻璃
  • 氦气

这些是易燃和不易燃物质之间的基本区别。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两个词的意思相同,因为它们都包含“燃”字。这可能是正确的,因为这两个词都意味着它们会着火。区别在于易燃物质容易着火,而易燃物质则更难点燃,也就是说,它们不容易着火。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家消防协会敦促人们使用“flammable”一词而不是“inflammable”。改变术语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可能会混淆“inflammable”一词。他们可能会认为“inflammable”可能意味着不易燃的物质。这就是为什么“inflammable”一词被改为“flammable”,以免人们混淆。

不易着火的物质称为非易燃物质。例如,氧气是非易燃物质。它是氧化剂,不会着火。但氧气可以引起火灾。借助氧气,火势可以增大。

“inflammable”一词源自拉丁语“inflammare”,其中“flammare”意为“着火”,前缀“in”意为“引起”。“inflammable”一词是由一位拉丁学者于1813年发现的。

但是,当涉及到易燃和不易燃物质之间的区别时,它们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物质着火的难易程度。在这两个术语中,“flammable”一词更为恰当且被广泛使用。另一方面,“inflammable”比“flammable”更古老,因为它首先被创造出来。人们被建议使用“flammable”一词以避免混淆。

值得注意的是,易燃物质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式存在。要确定特定物质的易燃性,需要考虑一些影响易燃性的因素。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因素:

  1. 闪点:闪点意味着易燃物质可以在低温度下蒸发并着火。闪点定义为易燃蒸气从物质中释放出来并使其着火的温度。例如,汽油在-43度的温度下会着火,而煤油的闪点为37度。
  2. 自燃点:易燃物质燃烧并继续燃烧的温度称为自燃点。任何易燃物质在受到剧烈加热时都会燃烧。
  3. 易燃极限:当易燃物质的蒸气存在于空气中,并与液体接触时,它们会着火。蒸气在空气中的一定水平存在。这些水平分为两个部分,即最低易燃极限(LFL)和最高易燃极限(UFL)。顾名思义,最低易燃极限是指易燃物质在最低浓度的易燃蒸气下着火的情况。另一方面,最高易燃极限是指易燃物质需要最高浓度的蒸气才能着火的情况。

因此,这些是确定物质易燃性所需的重要因素。易燃和不易燃物质的意思相同。它们唯一的区别在于燃烧的速度。易燃物质燃烧速度更快,而不易燃物质则逐渐燃烧。这是易燃和不易燃物质之间唯一的根本区别。因此,易燃和非易燃物质既不同又相似。


下一主题区别